- +1
中小学师资高学历促进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就业需要多方努力。推动高质量就业中,一些传统的认识亟待突破。
近日,大城市中学招聘学历门槛抬高至硕士,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化,引起热议。这或者是因为在三四十年前的印记太深刻。在我们小时候,幼儿园阿姨的学历是幼师毕业(虽然当年幼儿园的分布不是那么全面),小学教师标配是中师学历,初中教师多为师专毕业,高中教师多为师大本科学历。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对于教师学历,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的能力不太受到质疑。当时,只有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可能上中师。当然,不是所有优秀初中毕业生都会去上中师,但中师的录取线多高于重点高中。后来,这种情况被政策改变了。初中毕业生高分只能上重点高中,而不能上中师或其他中专。现实中,也有人曾经为了上中专进某个待遇比较好的部门系统,而故意少考分数,以防止被重点高中录取,但确实没有见到有人为上中师而这么做的。
师专和师范类本科招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踩线录取(除了特定的一些专业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知网),结果就有不少重点中学毕业生相互调侃,我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本班学习成绩远不如自己的同学去教。
但就总体而言,中学师资在当年不太是个问题。回想起来,从恢复高考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入学率较低,就人力资源而言,师专生其实也是很不错的,能上师范本科就更好了。
只是后来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一般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已不具有特别的竞争力,就更不用说师专生了。在招聘师资学历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一些重点中学对招聘的师资来源有了更严苛的规定,如要求必须是北师大、华东师大等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的本科,至于本省的师大,往往只是优秀毕业生或排名在先的少数比例学生才符合基本要求。门槛的抬高,确实有助于改善中学的师资结构。
直到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中小学教师文凭越来越高,全面升级,小学甚至都有本科生在任教,大专生占比似乎越来越低。
原因何在?师资的供给侧改革因素不可忽视。不少有名的老中师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中师甚至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或转型为同等层次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或升级为大专或并入当地的本科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或者是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也叫做幼儿师范专业))。
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1980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1988年全国中师学校数量达到1065所,1995年有897所。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力争使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
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中,就师范教育的体系改革作出部署: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和布局调整,形成以高等师范教育为主体,其他高等教育学校共同参与的具有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师数量锐减,2001年只有570所,2008年中等师范学校缩减至192所。中师最终退出教育舞台,主要是政策因素。这种政策当然也是由社会对师资需求的提高决定的。与此同时,应社会需求,不少师专也升格为本科。
教育是百年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现实中,歧视中小学教师的倾向仍不同程度存在,中小学教师好像总比大学教师低一等。如今,中小学教师学历高了点,有人就不太习惯。本来这是值得欢呼的。当然,师资学历提升不应该是拔苗助长,不应该是一窝蜂的一刀切要求。不是每名教师都要走文凭升级之路。教师学历不在高低,适合中小学教育需要就好。现有教师学历全面提升不见得有必要,适合教学就好。老中师知识很广,加上后续教育,学历早已不等于能力。合理的体制机制在职称评定引导上,对于老中师学历的教师来说,也应该更加公平一些。
重点大学博士毕业生,放弃重点大学的教职机会,去重点中学任教,也曾引起轩然大波。从择业角度来看,一些重点大学博士生甚至教师应聘中学教师,有个人现实的生活因素,孩子入学问题、住房问题、薪酬待遇等等,不一而足,但就总体来说,这种情况还不多见。对于中学来说,能有这样的师资,哪怕他们担任的是基础课教学任务,也更接近理论前沿,对于学生,对于师资结构的改善,都是好事。好的中小学,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基础知识,还要带学生去看外面世界。有能力带学生看世界的教师,与没有能力是不一样的。更多的高学历教师充实中小学师资,只会是好事。无论如何,我们都盼望在中小学能看到更多更高水平的师资。
对中小学的重视,还可以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大学特别是好的大学教授到中小学去参加交流。这在理念和视野上,势必对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互补,对中小学教师在理念和理论探索上有所启发,对中小学生拓展视野也有益,对未来人才培养可以起到提前引导的作用。
大学教授深入中小学,还有一种情形。大学教授出于专业缘故去教儿童,如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并有“中国儿童教育第一人”之称的陈鹤琴(1892-1982),这样的事未来仍会有。在大学从事初等教育研究,不接地气,如何有更好的研究成果出来?
中小学教育也是学问,为什么就不能有更高深的研究?我们期待,更多有高深研究经历的高学历教师到中小学任教。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中小学教师学历高点,水平高点,专业性强点,对于社会发展是好事。我们不再调侃班里成绩不太高的同学在教自己孩子的时候,那时基础教育就真的变好了。再往下想下去,如果有更多中小学教师回流大学(现在也有,多数是通过升学升学历实现),而且凭借的是学术水平,再一次从中小学“毕业”,到大学任教,那么这样的场景该多美好啊!更多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流向大学或科研机构,这样的图景也曾有过。文学家朱自清、历史学家钱穆、美学家朱光潜等,都有在中小学任教的经历。双向流动机制一旦形成,就更说明中小学师资的进一步优化。
当然,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也不见得就一定要流向大学,毕竟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有差异。每个人专长不一样,有的教师更适合传授稳定的知识,有的教师更能适应多变世界的知识变化,那么其教师岗位适应面是不一样的。总体说来,大学可能更需要前沿的知识,一名大学教师如果没有好的科研,往往很难胜任岗位要求;中小学教师知识传授的内容相对稳定,但好的中学往往也有一定的前沿知识需求。一名教师能够从事自己适合的教职,其实并不容易做到,能做到的话,这同样是美好的事。
高质量就业一定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就业。劳动力流动可以促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小学教师,我们还应该关心乡村,而不只是大城市。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能更多地流向乡村乃至偏僻乡村,这种情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名师被下放流向乡村,结果是当地乡村中小学教学水平突飞猛进。现在我们也在采取措施,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城乡的交流任教,但至少如今乡村中小学的优秀率占比实在太低,教师去乡村任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还不够,与乡村振兴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显然,这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提供更加实质性的支持,让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真正有效地流动起来。
眼下,就业是个大问题。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就业之计也不妨有新思路。高质量就业可以更好地助力社会发展。高学历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这也是高质量就业的一种方式。
(作者杨志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贸经济》《财经智库》副主编,著有《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大国轻税》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