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谈《稻禾》:我们都有共通的乡愁
10月13日晚,台湾云门舞集《稻禾》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上演,为今年两岸艺术节打响“头炮”。当晚演出结束后,云门舞集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林怀民表示,《稻禾》已在全球演了一百多场,一些西方观众虽然不熟悉稻耕文化,却也感动落泪,“原来,对农村,对人与大自然有机的互动是共通的,我们都有共通的乡愁”。
林怀民于1973年创办云门舞集, 于1999年创立云门2。“云门”
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黄帝时代。舞团的基本训练包含静坐、气功、内家拳、现代舞,以及芭蕾。
在《稻禾》的表演中,林怀民以泥土、风、花粉、谷实、日光、火、水等自然界的元素在稻禾一生中的体现作为隐喻,影射生命成长和延续中的兴衰荣枯、周而复始。春天到临,犁翻焦土,收割之后,延火烧田。舞蹈终结前,女舞者在焦土冒烟的景观中,如牛负犁,沉重移步,重新引水入田,温馨的客家歌谣映照田水倒映蓝天白云的影像。
林怀民向观众坦露,他有深深的“稻米情结”:七十年代的《薪传》徒手“插秧”,九十年代的《流浪者之歌》真米登场,云门舞集四十周年时,他又回到稻田。
林怀民为了创作《稻禾》,林怀民可谓“煞费苦心”:他和舞者们亲自到台湾池上的稻田里干农活,体味稻禾生长的各个阶段,将稻禾现实的生长历程转化为舞台艺术,用直观易懂的舞蹈描述稻禾周而复始的生命故事,并由此体现人与大地、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
同时,因为筹备《稻禾》,云门舞集选中台湾池上叶云忠先生的田,这块被云门舞集选中的稻田一望无际,当初当地村长带领村民努力争取让电线走地下,造就了如今几十公顷浩瀚无瑕的稻海。云门舞集请电影摄影家张皓然蹲点拍摄稻米的一生,用于《稻禾》的投影图像。两年的时间里,张皓然多次在池上驻点,记录一方稻田的生命周期——初秧,结穗,收割,焚田,春水重新灌满田地。
不仅如此,客家山歌《新民庄调》《大门声》《苦力娘》,圣桑的《夜莺与玫瑰》、贝里尼的《圣洁的女神》、石井真木的《单色画Ⅱ》和梁春美为《稻禾》所作的鼓乐等风格多样的音乐在《稻禾》里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林怀民认为要关注农村,尊重土地。他主张农村代表人跟土地、跟大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城市人精神的窗口,要护住,不能让水泥高楼无限制地蔓延,扼阻了呼吸。二十一世纪的人只有安顿了土地的“呼吸”,心才能跟着安定下来。
据介绍,自2013年《稻禾》创作以来,先后在台湾、巴黎、伦敦、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了上百场。
(原标题为《 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谈<稻禾>:我们都有共通的乡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