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网络文明传播 | 向网络暴力说“不”!专项治理行动来了
近年来
一起起网络暴力事件
发人深省
泳池起纠纷遭网暴
2018年8月,安女士与13岁少年常某在泳池内发生碰撞,少年朝安女士游走方向做吐口水动作,安女士丈夫乔先生看见后打了少年一耳光。不久,乔先生夫妻个人信息被曝光,两人均遭遇网络“人肉”。因不堪网络暴力,安女士选择了自杀。
2021年,四川省绵竹市人民法院对德阳女医生遭网暴后自杀案宣判。法院审理认为,常某一、常某二、孙某某在网上煽动网络暴力,公然侮辱他人,致被害人安女士自杀身亡,其行为均已构成侮辱罪。三人分别获刑一年半、一年缓刑两年、半年缓刑一年。
取快递被造谣遭网暴
2020年,谷某在取快递途中,被郎某、何某偷拍并造谣出轨,将诽谤图片发至微信群,导致谷某遭受了网络暴力,严重影响生活。郎某、何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
各种语言和情绪充斥着网络
网络暴力事件已不再少见
网络暴力往往伴随着
伤害性、侮辱性、煽动性
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
制造传播谣言等都属于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
不仅打破了道德底线
还伴随侵权和违法犯罪行为
网暴他人与在现实中一样
都有可能构成侮辱、诽谤
寻衅滋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
如果我们正在遭受网络暴力
应当如何维权?
一、被侵权人应当及时保存证据,通过截屏、录屏等方式,对相关文字、图片、链接等进行保存,必要时及时去公证处公证。
二、为避免影响进一步扩大,被侵权人应及时要求网络服务平台删除、屏蔽、断开链接。平台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平台对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三、被侵权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要求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侵权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案。
网络暴力危害性大,后果严重
而一些平台在防范网络暴力行为方面
还存在责任认识不充分
角色定位不准确、履职尽责不到位
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一定程度导致违法和不良信息禁而不绝
如何有效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
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中央网信办出手了!
近日,中央网信办
就加强网络暴力治理进行专门部署
要求网站平台认真抓好集中整治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包括新浪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知乎等,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进行全链条治理:
➤一是建立健全识别预警机制,进一步细化网络暴力信息分类标准,强化行为识别和舆情发现,及时预警网络暴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网络暴力当事人实时保护机制,调整私信功能规则,及时过滤“网暴”内容,强化“一键防护”等应急保护措施,建立快速取证和举报通道,加大弹窗提醒警示力度,加强重点群体救助保护。
➤三是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以社交、直播、短视频、搜索引擎、新闻资讯和榜单、话题、群组、推荐、弹窗等环节为重点,及时清理处置涉及网络暴力的评论、弹幕等内容。
➤四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账号、机构和网站平台处置处罚力度,针对首发、多发、煽动和跟风发布等不同情形,分类处置网络暴力相关账号,连带处置违规账号背后MCN机构,严肃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网站平台,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五是强化警示曝光和正向引导,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处置情况,推动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友善评论、理性发声。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
但真实介入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
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
更不是“键盘侠”的乐园
只有擦亮“法治利剑”
打击网络暴力
才能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
对社会风气形成正确引导
进而更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原标题:《网络文明传播 | 向网络暴力说“不”!专项治理行动来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