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来沪留学生逾1/4来自一带一路
10月11日,上海市印发《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明确了上海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的功能定位、实施路径,尤其是聚焦六大专项行动,提出了60项实实在在的行动举措。
外籍学员在上海电力学院“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培养基地开展工程训练。 上海观察 图根据上述《行动方案》,上海要建设的桥头堡,是服务全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走进来”的桥头堡,要坚持以内外联动的大视野,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对接,推动形成我国全方位开放、东中西联动发展的格局。
人文合作与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近年来,上海依托国际大都市的人文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在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广泛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了民意基础。
据统计,2016年在上海42所高校(科研机构)外国留学生共计6万余名,其中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留学生1.6万余名,占来沪留学生总数的26.6%,上海“一带一路”国家留学人数持续增加。同时,上海还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题培训项目,资助“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人才来上海学习进修,培训议题涵盖航运、能源、农业等多个领域。
“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世界主要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通道国,能源合作因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沿线上许多国家的能源电力基础和人才储备相对薄弱,上海电力学院从对接政府部门、服务企业需求、合作国外高校三个层面,全方位构建“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自2015年以来,先后为多个国家能源电力企业培养300多名各类人才。
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员工为“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培训基地点赞。 上海观察 图据上海电力学院副校长翁培奋介绍,目前,该校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越南、老挝、缅甸、蒙古、津巴布韦等各国本科及硕士留学生200多人。
已经毕业的越南籍研究生及本科留学生大部分被中电国际投资的越南永新电厂录取,成为项目前期建设的骨干,并有望成为项目建成运营时期的领导者或主要业务骨干。永新电厂是中国当年在越南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培训培养包括了中文课程学习、电力类专业课程学习、电厂生产实际工作实习等。
在巴基斯坦,上海电力学院为中电建集团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首批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了菜单式从理论、实践到运营的培养,包括两个月火电机电炉控制各专业课程,以及同类型电厂的仿真实习实践。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批落地的能源项目。
据翁培奋介绍,学员进入电厂实习环节后,学院的教师仍会对其给予指导。在实习电厂的选择上,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应与当地电厂采用同类机组,二是管理人员有相同文化。比如,中电建在当地投资的电厂,来沪接受培训的学员会进入中电建旗下的其它电厂实习,以确保管理文化的统一性。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能源电力系统企业已在海外多个国家投资建厂,包括在葡萄牙、巴西、莫桑比克、安哥拉等葡语系国家已有很多投资项目,急需掌握并熟练运用葡萄牙语的电力类专业人才。为此,上海电力学院安排在能源、电力相关主干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葡萄牙语选修课等相关工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