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宏亮瞻局|虚幻的空权革命:从米格走廊到“猛禽”霸权(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17-10-16 13:0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黑手党”赢了?

第二代战斗机是幸运的,其设计思想与相关技术在越南上空大规模、高强度空战中得到了检验。米格-21作为一种前线战斗机在越南如鱼得水,“鬼怪”似乎就显得没那么成功。不过,美苏两国的战斗机设计师对“越南经验”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苏联人很清楚,米格-21沾了主场优势的光。然而,苏联空军不是北越空军——苏联空军在战争中必须承担繁重的远程打击任务,过短的航程与简陋的机载设备让米格-21根本无法在境外争夺制空权并为轰炸机护航——这其实就是F-4在越南执行的任务。在苏联人眼里,“鬼怪”仍然是一款不错的战斗机,它的任务弹性比米格-21好得多。

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越南战争日趋白热化的当口,米格设计局终于明确了其下一代战斗机研制方案,原先加装升力发动机的短距起降版米格-23计划浅尝辄止,最后确定研制一种采用变后掠翼的重型制空战斗机。

这是苏联空军装备从二战经验转向越战经验的标志。大量廉价、简陋,但机动性好的轻型战斗机将让位于一种高度复杂的昂贵空战系统,其背景则是苏联空军从“攻守兼备”逐渐向“进攻”战略的调整。

1972年,米格-23M进入苏联空军服役,这是第一款大规模装备部队的“鞭挞者”。它完全保留了米格-21的高空高速性能,但拥有先进的机头雷达、复杂的火控系统,以及较远的作战半径。米格-23同时也是苏联第一款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战斗机,基本性能与技术水平与F-4非常接近。但米格设计局也注意到F-4在越南所面临的窘境,即由于护航限制无法进入高空高速空战,被迫在中低空、亚声速格斗时又缺乏机动性优势。因此,采用变后掠翼的米格-23机动性比“鬼怪”要好一些。

美国空军的越战教训无疑是惨痛的,他们的技术优势根本就没发挥出来。一位名叫约翰·伯伊德的空军战术教官开始鼓吹如今已成“圣经”的能量机动理论。伯伊德与他的“战斗机黑手党”们希望研制一种简单、轻巧的战斗机。它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更快的滚转率、更高的爬升速度……总之,美国下一代战斗机必须在近距格斗的任何环节都占据能量优势,从而在一场“狗斗”中击败对手。

然而,美国军方对越战经验的看法却与伯伊德有一定差距。军方承认下一代战斗机必须扭转F-4在越南所表现出的格斗劣势,但仍冷静的坚持高空高速性能。况且要想在所有空战环境下都拥有能量优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比对手飞的更高、更快。

F-14和F-1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们完全保留了美式重型战斗机的传统——复杂、昂贵、航程够远,拥有强大的火控系统和高空高速性能。但在这两型战斗机,尤其是F-15身上又明显可以看出“能量机动”的影响,该机采用大翼面积加高推力发动机设计,空战灵活性远超上一代战斗机。以当时观点来看,早期的F-15除了故障率高的离谱外,几乎是完美的。

F-14可变后掠翼“雄猫”战斗机,因电影《壮志凌云》成为许多人心中先进战机的代表。美苏两国都从越战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苏联人没有盲目乐观,美国人也没有完全悲观,两强空军战斗机后来的发展路径“不约而同”。

82比0的背后

世界上第一款三代战斗机F-14“雄猫”在1974年装备美国海军,两年后F-15“鹰”进入美国空军服役。这一时期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也换成了米格-23。继越南的米格-21与F-4之后,它们之间又将演绎怎样的空战传奇?

在今天喷气式战斗机的划代中,米格-23的地位略显尴尬。苏联人将其划入第三代战斗机,在它之前是米格-21,之后则是米格-29和苏-27。这表明米格-23在苏联被明确定义为米格-21的换代机型,而非高低搭配。美国人则习惯将米格-23与米格-21一同划入二代阵营,米格-29和苏-27才是堪与F-15和F-16抗衡的三代机。

客观来看,米格-23的综合性能远强于米格-21,美国空军曾用来自埃及和民主德国的米格-23做过大量测试,并供盟国空军飞行员试驾。一个在F-16上飞过1200小时的荷兰飞行员认为,米格-23ML的垂直机动性和加速性都优于F-16A,水平机动性略有不足。米格-23MLD开始装备三代机标配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其超视距能力也比F-16A强——后者在AIM-120空空导弹出现之前,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超视距能力。但该型机仍装备涡喷发动机,这被认为是二代机的重要标志。

在美国人眼里,F-15才是定义了三代战斗机标准的革命性空战平台。其装有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气动设计虽然传统但升力特性优异,机头安装脉冲多普勒雷达,后期还采用了电传飞控系统。F-15所需要的,就是在一场新的“越战”中证明自己的强大,以及美国空军对越南经验的总结成果。

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及时提供了这样的机会。F-15和F-16一战成名,米格-23则“身败名裂”,并被西方媒体打上了“过时的上代战斗机”标签。82比0的神话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美国与以色列的宣传机器让美式战机在越战结束近10年后得以一血前耻。

82比0,这就是空战中“代差”的结果?

1982年6月12日,也就是贝卡谷地空战刚刚结束2天后,以苏联国土防空军副司令叶夫根尼·尤拉索夫上将为首的庞大军事代表团来到贝卡谷地展开调查。出于保密目的,苏联人没有对外公布调查报告。但随着苏联解体,我们终于可以了解当年苏方的部分调查结果。

根据相关解密档案,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空战中实际损失的战斗机只有47架,以色列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3架飞机被击落,其中12架是被米格-23击落的。米格-23击坠记录中的绝大部分由R-23中距空空导弹完成,其中包括6架F-16A,甚至还有一架E-2预警机。另外米格-21也击落了5架以机,其中包括一架F-15。其他6架击坠记录则来自地空导弹。叙利亚方面在空战中损失了18架米格-23和29架米格-21。

大马士革在战后也公布了自己的战报统计。其宣称在6月的黎巴嫩上空损失了72架飞机,其中空战损失60架。在战后清扫战场时,共发现14架以军战机残骸。另外,一名亲临空战现场的英国记者曾目睹至少4架以方战机被米格机击落。

在以叙两国战报和俄方解密的苏联调查结果中,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统计都较为笼统,如以方没有公布具体的每一架击坠记录,而叙方公布的72架损失出现在整个6月,其中还包含了直升机。只有俄方的调查报告有具体击坠记录。当然,具体并不一定真实。但该报告却是目前唯一可以做细化分析的材料。

在苏方报告中,双方总的空战交换比为2比1,以色列空军仍占绝对优势。考虑到双方机型代差,飞行员训练水平差距,以及以军在电子战和情报侦察方面的绝对优势,这样的交换比完全在情理之中。具体到机型,米格-23的空战交换比为2比3,只能说略处下风,而且叙军参战的米格-23均为出口“猴版”(编者注:苏联生产的武器大都有高低两个版本,即人版和猴版,其中出口型装备大多为低配的“猴版”),与苏军自用版性能差距较大。相比而言,米格-21的交换比只有可怜的1比6,可见苏方认为米格-23是比米格-21领先一代的战机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米格-23用视距外导弹击落了6架F-16A,充分发挥了与早期F-16A空战时的不对称优势。

一定程度上“蒙冤”的米格-23战斗机。虽然以军在贝卡谷地空战中的确取得了大捷,但战场具体情境绝非简单的82:0所能概括的。米格-23的战场表现证明了苏联空军的远见,但F-15的巨大优势仍令苏联震惊。在苏军弥合与美军战机代差的过程中,横空出世的苏-27在后来成为苏/俄三代机的代言,而米格设计局从此意外地走向没落。

速度,还是速度

贝卡谷地空战让美苏双方都有了一次检验越战经验的机会。无论哪一方的报告都足以证明,F-15所确立的第三代战斗机标准符合实战要求。然而,它并非是对高空高速空战理念的颠覆,只是进一步填补了上代战斗机的机动性短板罢了。F-16A明显更贴近伯伊德的理想,但如果苏方报告更接近真实的话,那么其实际空战表现就完全无法与F-15相提并论。贝卡谷地战后,美国开始为后续生产的F-16机型升级雷达和空空导弹,在使其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同时,也基本将F-16剔除出了争夺制空权的阵容,转而让其承担当年F-105所执行的对地打击任务。

在看到己方的战场调查报告后,米格设计局应该对米格-23感到满意。不过F-15所表现出的强大空战统治力还是会让苏联人着急。此时米格-29已处于最后试飞阶段,真正能与F-15抗衡的苏-27则要到1985年才服役。

直到今天,第三代战斗机仍是各国空军的主流机型。F-15和苏-27看起来已经足够完美,第四代战斗机又将如何超越?相比而言,美苏双方都能从越战经验中找出本国二代机的缺陷,再在三代机的研制中有针对性地予以弥补。而贝卡谷地空战以及之后的历次局部空中冲突似乎只是一再证明了三代机的强大,却没有暴露出问题。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空军逐渐在ATF计划中明确了四代机的性能要求。然而,它看起来更像是当初设计二代机时的纸上谈兵——F-105和F-4设计者最初“渴望”的超声速战术核武突袭,到两款战机退役都没机会实现。具体来说,所谓“4S”中的超机动性和网络中心战能力其实没什么新意,无非是利用高推重比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以及全新的传感器和数据链系统进一步放大现有三代机的性能罢了。只有隐身算是个新话题,它可以在突防或者类似米格-21式的掠袭中急剧缩短被发现距离,从而拥有实施不对称打击的优势。

速度的重要性在4S中再次得到体现。不过四代机的高速与二代机追求最大速度的概念不同,四代机要求更持续的超声速飞行,即在不打开加力的情况下以1.5马赫以上的速度巡航。上文中曾经分析过米格-21和F-4如能持续超声速飞行的空战情景——如果说第三代战机因技术瓶颈还无法做到的话,第四代战机终于如愿以偿。

世界现有的四种四代机。武器发展史上,几乎任何一种作战平台都会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如速度与隐身,性能与成本。尽管四代机之间的空战尚未实际发生,但在矛与盾的对决中,胜利的天平似乎永远倾向于结合具体的时空条件,扬长避短的那一方。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每周一期,不见不散。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