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视热评:从“袁梦”到圆梦,用每一次进步告慰袁老

王石川/央视新闻
2022-05-22 19:34
舆论场 >
字号

“风吹稻香时,一粥一饭间,想您!”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际,无数网友纷纷缅怀,寄托思念。袁隆平雕像前满是鲜花,这是人们自发表达崇敬之情。有网友动情地说,每一阵飘着稻香的风里,都有您的祝福与守护。

“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世人致敬袁隆平、感念袁隆平,是因为他秉承“粮”心、一稻济世。有个细节是,当年,国家粮食非常短缺,袁隆平调整研究方向,服从国家需要,专心研究水稻育种。面对“无人能养活中国人”的谬论,袁隆平团队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给出“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的响亮回答。从这个角度看,世人怀念袁隆平,是出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朴素心理。

这种怀念,又不只是感恩。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对于中国来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袁隆平研发和参与研发的水稻品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袁隆平毕生所为,正是为了让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如其所称:“我们搞农业的,一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我们的努力。”

足可告慰袁老的是,我国多个水稻品种种植都喜获丰收。据报道,去年11月,在浙江龙泉,袁隆平生前参与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巨丰5号”获得好收成,巨型稻平均高度可达2米,单穗实数粒比普通稻多3倍。今年5月,海南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迎来早稻测产,平均亩产为910公斤,下半年晚稻平均亩产590公斤,就能实现袁隆平提出的双季稻平均亩产1500公斤目标。

众所周知,袁隆平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归纳为“袁梦”。“巨型稻平均高度可达2米”,让禾下乘凉不再飘渺。据统计,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假以时日,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将变为美好现实。从“袁梦”到圆梦,杂交水稻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慰。

有人说,袁隆平是一个属于土地的人。袁隆平说过这样的话,“书本知识很重要。我是搞水稻研究的,但是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面才长得出水稻,要实践!”这话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值得好好品味。志存高远,无论梦想多么宏大,都需脚踏实地;无论飞得多高,都不要忘本。更重要的是,也只有稳稳站在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沃野中,瑰丽的梦想才能开花结果。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对袁隆平的缅怀不只是在某一天,而是长长久久;感怀袁隆平,也不只是因为他在水稻培育上卓有成就,还有他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我们要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用每一次扎扎实实的收获来告慰袁老。

    责任编辑:王建亮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