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考上容易离职难,乡镇公务员的“铁饭碗”并不好端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易数读 ,作者网易数读
网易数读.
网易旗下栏目,用数据说话。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有人说,小镇做题家的最好归宿是乡镇公务员。在体制内谋一份工作,至少能体面、安稳地过日子,虽然不是走路生风的时代精英,但也不用做苦哈哈的社畜,整日为了绩效掉发。
据教育部数据,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076 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1]。赛道拥挤带来的激烈的竞争让年轻人们看到了铁饭碗的魅力,僧多肉少之下,考公的热门指数也年年走高。
不过,除了报考帖,还有吐槽帖,许多乡镇公务员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退:“考编不异地,异地不基层。”
在各种考公的经验帖里,乡镇公务员,或许是唯一一个叫人快跑的。
01
乡镇公务员,有些热度比肩国考
公务员和一千万你选哪个?
这是某社交平台上的一个热门提问。不仅题主的父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务员,不少年轻人也更倾向于选择眼前的铁饭碗。甚至有人说,就算给 1 亿,也选公务员。
作为公务员的一种,乡镇公务员具有公务员基本的特点和好处:稳定的体制内、体面的身份和不错的福利。
“不孝有三,不考公为大”,在父母眼里,哪怕是“混”个乡镇公务员,也相当于手握一张长久的饭票。
我们统计了全国 15 个省市的乡镇公务员招录情况,不算上选调生下放的乡镇级岗位和街道岗位,整体来看,乡镇岗位约占公务员招录人数的五分之一。
以福建省为例,招录人数最多的是县、市、区层级的岗位,占比过半,为 53.51%;乡镇岗位紧随其后,占比 20.56%,是招录人数第二多的机构层级。
分地区来看,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由于城市化率较高,街道岗位要多于乡镇岗位。而贵州、广西和江西,2022 年招录的乡镇公务员比例在统计的省份中占比最高,接近四成。
其中,贵州不仅招录的比例最多,竞争也更为激烈。
贵州向来是考公大省,近三年,贵州乡镇公务员的平均报录比达到了 103.13。此前,我们在统计国考分地区热度时,贵州 2017 - 2021 年的报录比也高达 92.79。
有的乡镇岗位已经是千里挑一的竞争程度,2022 年贵州省七星关区青场镇人民政府乡镇机关仅招录 1 人,最终缴费的有 2102 人,报录比超过了 2000,比很多国考岗位竞争还要激烈 [2]。
而其他地区,例如甘肃,乡镇公务员报录比也曾高达 58.39,辽宁和天津则出现了乡镇公务员热度上升的趋势。
乡镇公务员,确实要比国考简单一些。乡镇公务员招考门槛更低,很多岗位都是“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学历(大专以上),不限户籍。
比如 2022 年,安徽省招录的 624 个乡镇岗位,只要求专科和本科学历,对研究生学历并不做要求;江西省招录的 1660 个乡镇岗位里,只有 4 个要求中共党员身份 [3][4]。
另外,乡镇版的申论试卷主要围绕着三农、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等乡镇主要工作来命题,复习方向更加明确一点,难度相对更低。
和国考相比,乡镇公务员实在是太友好了。即使是没那么出众的人,也有机会捧上这人人挤破头的“铁饭碗”。
02
进了围城后,我好想逃出去
不过,遍览网上,冰火两重天。
外面的人卯足了劲想考乡镇公务员,甚至还有人放弃几十万年薪回乡考公。然而“围城”里的人却天天在想辞职,甚至有的患上了抑郁症。
2013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调查了全国 10 个省份在职在岗的基层公务员,发现 79.89% 的基层公务员存在轻度工作倦怠 [5]。
考上了如释重负,没多久焦虑重现。不少在职的乡镇公务员反倒觉得手里的铁饭碗有些烫手了。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山东省 1801 名在任的乡镇公务员,超过一半都有离职的意愿。不过,更多人并非是想砸掉手里的“铁饭碗”,而是希望通过升职和调动来实现逃离的目的。
作为众多具体行政事务的直接“操办者”,基层公务员的任务并不轻松。理想中的公务员可以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处理公务,但骨感的现实往往是上山下乡四处跑。
有人发帖吐槽国庆 7 天假期要值 7 天班,“乡镇公务员真的不是人”。连着一周白天黑夜连轴转的“ 5 + 2、白加黑”,让不少乡镇公务员感慨:“这还不如大厂的 996 福报呢。”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开不完的会议、写不完的材料,虽然身兼数职,扶贫、农业、统计、民政、就业培训多手抓,但是揣进兜里的工资并不多。
在这份对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的调查里,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任的乡镇公务员,影响他们离职意愿的最大因素就是薪酬待遇。
2016 年,安徽歙县王村镇一名副镇长因业余时间跑滴滴被人举报。这名当天只赚了 4 块钱就被举报的副镇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很多人不知道,基层公务员的生活很清苦的”。[6]
公务员的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部门 2022 年的预算来看,津贴和补贴是公务员收入的大头 [7][8][9]。
而津贴又有地区津贴、岗位津贴两大类。岗位津贴实行统一管理,地区津贴则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消费水平而存在差异。
所以,同样是乡镇公务员,有的家庭可年入 20 - 30 万元,但有的却只能拿着基本工资度日,省与省之间最高和最低津补贴相差可达 3 至 4 倍 [10]。
乡镇地区的消费水平并不高,花钱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只是,对于担着好几份活、常常分管多个业务的乡镇公务员来说,到手的收入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
也难怪有网友吐槽:“忙的时候能在单位住一周,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到头来却连加班费都没有,每个月挣那点工资都不够油钱的。”
在这个时候,宽松的报考条件反倒成了自嘲:只有学历低的人,才会选择乡镇公务员这个最“次”的体制内工作。
03
想逃,但是逃不掉
不过,即使有辞职的念头,真正付诸行动的乡镇公务员并不多。考上容易离职难,这座围城并不是想逃就能下定决心逃的。
豆瓣上一位辞职了的网友被人称作“勇士”;大多数人也只有念头,并没有实际行动。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对近 10 年山东 401 名离职的乡镇公务员进行了流失途径调查,鲜有人真的辞职,99.7% 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体制内流动的方式离开的。
从前还能通过遴选和借调的方式逃离,但是现在这两条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了“五年服务期” [11]。想要离职或者再报考其他公务员考试,就得先满足国家规定或各地招考要求条件里提到的最低服务期限。
这条规定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2008 - 2013 年,山东淄博市乡镇公务员的流失率达到了 44.2%,2014 年后由于签订了五年服务期下降到 0% [12]。
服务期满后,乡镇公务员可以选择参加遴选考试。
不过,如果不是下放基层锻炼的选调生,就要面临岗位少、竞争大的难题,考不上的人就只能继续留在乡镇岗位上,等到熬够资历晋升的那一天。
中山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西部地区 G 县基层公务员的 385 个晋升案例,发现首次晋升到副科级的平均年龄是 39.7 岁,首次晋升到正科级的平均年龄是 43.5 岁。
而从科级晋升为县处级的概率只有 3.1% 至 3.4%,这非常有限的晋升机会大多数被分配给了市级部门。不要说乡镇级的公务员了,就是县级的公务员都鲜有能摸到晋升处级机会的时刻。
也就是说,升到正科级,已经是大部分乡镇基层公务员的极限了。即使很早就当上了正科级干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也很可能是在同个级别的不同岗位上打转。
升迁有天花板,遴选是优中选优,连辞职也要再三思量。很多人选择乡镇公务员,图的就是个稳定清闲和工作体面,但现实是:这份“铁饭碗”,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端。
更何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没拿到乡镇公务员的入场券,连熬日子的资格都没有。
即使你真的热爱基层,愿意扎根基层,要做乡镇公务员,也要做好熬日子的准备。毕竟,大多数乡镇公务员,都是在岗位上勤勤恳恳,过着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生活。
[1] 闫伊乔. (2021).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 人民日报. Retrieved 28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429204/6314630.
[2] 中公教育. (2022). 2022贵州省考报名人数.
[3] 安徽省公务员局. (2022). 202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4] 江西省公务员局. (2022). 江西省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
[5] 郑建君. (2013). 中国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6] 广州日报. (2018). 副镇长开滴滴被查:当天就赚了4块钱 我给公务员丢脸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18 from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8-12/30/content_5353490.htm.
[8] 国家统计局. (2022). 国家统计局部门预算(202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22). 财政部2022年度部门预算.
[10] 胡颖廉. (2014). 公务员薪酬改革“前世今生”: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瞭望》新闻周刊.
[11]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 & 社会保障部. (2008).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
[12] 王莹,张杰,于真真, & 孙倩. (2019). 激励视角下乡镇新录用公务员流失问题探析——以山东省为例. 中国人事科学(12),19-28.
原标题:《宇宙尽头是考公,但乡镇公务员除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