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中画记|记住那些日子,期待人间烟火
终于,即将告别封控。如常的日子就要回来了。
人间烟火气,最是平常,也最是难得。6月1日零时起,上海将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
从4月1日到5月31日,61天时间内,作者以笔墨记录了一些封控时期的所见、所思与所想。
《烟火气》
人间烟火气,最是平常。
这一次,人间烟火气,真的要回来了。寻常可见的上海早餐“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粢饭,不见不食久矣……还有随处可见的生煎包、巴比馒头……奈何。
人间烟火,无非寻常,无非常识,而已。
《烟火气》 顾村言 图
《遥念明前》
忽然想起来,封控期间,都忘了明前茶这回事了。
知堂谈茶的句子一直是喜欢的,“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封控60多日,青菜一度都是奢侈品,何敢奢望明前绿茶?!
见友人发今年第一杯绿茶,遥念明前,涂写明前。
《遥念明前》
《每日功课》
2022年5月31日上午八点,准时核酸。
据说是小区的最后一次集中核酸。封控期间,或核酸,可抗原,几乎算是每日功课。
《每日功课》
《“最早的核酸”》
因为最后一次集中核酸,忽然想起最早的核酸。于我个人,好象是去年岁末在单位集中隔离,自此以后,一“核”而不可收,核酸从此没完没了。
未知最早的核酸始于何时?
有人打趣说,宋代。
——宋代当然没有核酸。但读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姚文瀚所临宋代文会图,有一细节,有童子以小签棍为一文士作掏鼻状,与当下核酸极似。有感于此,遂临写大意,且为古人戴上口罩,也是纪录这一段几乎天天核酸的日子。
《“最早的核酸”》
《蒜蒜日子》
从五月一日起,上海不少防范区的小区可以凭票出门放风数小时,然而其后又改为按门牌号单双号出门,或者直接限制出门。见运天先生发来书法《姜葱蒜》,亦书之,《蒜蒜日子,葱满希望》……
《蒜蒜日子》
《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公交地铁开通前,看到一篇文章《谢谢你们来过上海》,有热心上海市民为滞留虹桥火车站外的旅客免费送餐,热水、泡面,还有热乎的盒饭。文章中说:我们相约,除非对方愿意,不要问滞留者是哪里人,不要问他们“是不是还回来”,不要问他们“怎么来的火车站”。如果可以,对每一个人都说上一句: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19岁骑手》
读澎湃新闻的视频报道,19岁的小任,和他的57个兄弟,在上海免费送人到火车站。
5月8日,拿到通行证跑单的他见返乡人被加价或步行几十公里到车站,他决定免费载人前往。小任建了个群,共有57名骑手加入进来。
小任说:“这段时间,我看了太多人间真实,已经啥也不想了,钱也不赚了,也不打算待在上海了,这个地方好像不属于我。3个月的经历,我觉得我成长了,除了年龄还停留在19岁没变,其他什么都变了。”
《19岁骑手》
《虹桥站》
前些天,据说被称为“离沪潮”。
在公交地铁开通前,拖着大包小包,徒步七八个小时,前往虹桥(火车站),睡在虹桥站内站外,极众。据说,那些天,虹桥站附近的高架桥上,都是步行者。有人说,高架桥也没想到,有一天不跑车了,成了人行道。
《虹桥站高架桥上》
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在上海被封闭的江西老表,划着自制的简易筏船,说要从上海划回江西。此公不知是勇敢?抑或,只是寓世者。
《离沪》
《卡车司机》
看到一则视频,一位安徽的张姓卡车司机封控前送货到浦东金桥,因封控无法回皖,最后无奈住在路边,以车为家。
司机师傅用一块铁皮敲成一只简易的炉子,每天找些树枝点燃,用水则是附近的消防水,吃了数十天的挂面。(后来见人民日报采访,说张师傅确实因疫情被困数十日,住在车上,但基本不缺吃。他的老板也曾想方设法送来不少食物。)
现在,张师傅不知回安徽了没?
《卡车司机》
《出汇贤居》
“汇贤居”一度成了热词。
5月24日下午看到有汇贤居小区居民说,汇贤居居民的出入小区,“一切都是我们中国业主居民自发的行动合理合规,由业委会出面找街道居委沟通。昨天上午街道派人来小区面谈了,我们围观。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谈妥了我们申请无疫小区拿出门证的流程。今天最后做一次全员核酸(现在小区广场正在进行),达标的话按程序最后拿到出门证。”
《出汇贤居》局部
《蓄须志疫》
两个多月未见“托尼”老师了,一头乱发,好在胡须可以每天剃。
看到刘益谦先生晒出了蓄须的照片,说:“馆长让剃了,我想留到上海恢复正常时,也算防疫留个念想。”
友人陈利兄说,他也平生第一次蓄须了,“我从4月1日开始就再也没刮过胡子,此生从未蓄须。现在胡子长的二厘米,短的一点五,开始担心剃须时电动剃须刀可能弄不掉要用刀片刮了。"
请陈利兄发一照片,果然,昔日白净微胖之利兄,胡子拉碴,不无惆怅,却别有风度。
《蓄须志疫》
《瘦骨岩岩犬默然》
见一街头流浪狗,吃一碗不知是谁扔的方便面,真骨瘦如柴。
《瘦骨岩岩犬默然》
《消毒水与猫》
见友人发来他所在小区的图片,一些流浪猫死了,或在草丛,或在路边……原因是,消毒水喷得太多。
《消毒水与猫》
《逗个猫,全校报》
读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等校区)关于近期学校疫情防控有关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5月22日下午,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孟某在徐汇校区内近距离用小草逗流浪猫,且未佩戴手套,给学校疫情防控带来风险,影响较为恶劣。特此对孟某进行全校通报批评,取消个人本年度评优资格;个人提交书面检查,自行承担隔离产生的一切费用。
《逗个猫,全校报》
《和平饭店》
看到一段视频,上海外滩,和平饭店门前。有”放我出去“的声音。关闭着的铁栏杆门内,立一被隔离的女子,且问拍视频者,真开口便是历史与沧桑。
《和平饭店的隔离者》
《武康大楼》
见一知名摄影家拍“网红历史建筑”武康大楼,配有一段文字,大意是:5月16日,见武康大楼:很多警戒线,还有蓝大褂红袖章在巡逻……几十年前,此楼曾是悲伤的象征……
以笔墨写之。
《5月16日的武康大楼》
《遥念东山》
苏州人沈周爱画枇杷,题画诗有:“弹质圆充饤,蜜津凉沁唇。黄金作服食,天亦寿吴人。”
每年五月都要去苏州东山,只因白玉枇杷。今年却只能在想象里的了,但邻居的枇杷却触目可见。
那枇杷树太高了,三四米高,难摘。邻居老太太每次见面,总是笑着,然后邀摘枇杷。
那天实在不忍再拒绝老人家,遂借了梯子,于今年第一次爬树,摘了几大袋,周边的邻居,人皆有份,皆大欢喜。
插一枝于书房笔筒。
有友人调侃说:“这是枇杷清零行动。”我说,上过树才知道,没办法清,太高了,最关键的是,树顶的,够不着,根本清不了。
《摘枇杷》
《云观展 圣·阿维娅》
封控时期,艺术云观展颇丰富。读法国中世纪雕塑《圣·阿维娅》(被监禁的女人),写是图。
《圣·阿维娅》
《出门》
五月开始,两天可出小区一次,每次三四小时,或可曰“放风”。
除保供超市外,店铺尽皆闭户,拍了不少封条与锁,看到一家原本24小时营业的超市,门封着,上面悬一绳索,晾一汗衫,于风中飘扬。
超市门前
《防范区出入证》
《五一以后的扁担》
五一以后可隔日出门购物,出租车电动车公交车均无,购物惟靠徒手,扁担因之在一些家庭派上用场。
五一以后的扁担
《团购芍药》
芍药花开,虽在闭居中,好在可以团购芍药。
五月一日起,一个月来第一次出得小区大门。黄昏时分,暮色渐起,市井寂然,超市货铺皆封,路边杂草丛生,四顾萧条,念及外滩之草,真有“黍离”之悲。
想到的居然只是姜白石的那首《扬州慢》,写的也是空城——金兵肆虐后的扬州芜城,真写尽了一千多年前的兵荒马乱: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团购芍药》
《“电话亭女士”》
4月底,读到一篇“电话亭女士”的报道,“4月1日,上海浦西封控第一天,她牵了一只穿着红色衣服的狗,背着包,提着一些东西,走进了小区对面的红色电话亭。整整一个月,她都住在里面。直到4月29日,两个身穿防护服的男人把她赶出了电话亭。”5月4日,读到中青报记者对话上海“电话亭女士”,她说:“吃喝别人给,身上是名牌,活得简单自由。”
《“电话亭女士”》
《漪安奶奶的日记》
读到澎湃新闻一则报道,记上海疫情下,一老一少,“我们俩”的故事:上海人漪安今年虚岁90,武汉人涂小鹿是一个“90后”。一个住10楼,一个住25楼。
楼下楼上,也许五年十年也未必说上几句话。直到疫情来了,做志愿者的小鹿敲开了独居老人漪安的家。从抵触到接近,两个人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也从对方的世界里汲取到能量。
母亲节,小鹿给漪安送了一束风铃花;漪安给小鹿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拥抱你,我的姑娘”。
漪安奶奶有一个日记本,看到她以苍老的手打开时,有字有画,温馨而唯美,让人感动。
《漪安奶奶的日记》
《一棵卷心菜》
读到一则报道,说是一棵卷心菜,被一个九十岁的老太太吃了一个星期……
卷心菜
《抢菜》
3月27日宣布浦东浦西划江“鸳鸯封”。3月27日〜整个4月,每早六点,手机抢菜——是不变的主题。有时揿手机半小时,不过抢两根黄瓜。
手机抢菜
4月中旬见杭人抢菜,一男子前后左右各背大包小包,几可封“菜神”,作《抢菜图》,题“上海史无前例封控,惟恨未如此公抢菜之多背包也。”
《抢菜图》
《闭居赖此物》
闭居期间,经常抢菜失败。幸得门前春笋每日生生不息,可解食蔬之急。
《闭居赖此物》
《有葱真富贵》
封控在家,青菜与葱一度都成了稀罕物。
“有葱真富贵,无病即神仙”。林兄策划“葱荣岁月·云摄影展”,啸聚海上,自娱娱人。遂养葱于案头之壶,留影《令壶葱》,且涂写《有葱真富贵》。
摄影 《有葱真富贵》
《有葱真富贵》
2022年4月1日-5月31日,上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