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学史︱魔鬼与科学:柏拉图和笛卡尔的魔鬼寓言
在人们的印象中,魔鬼要么是存在于蒙昧之中的远古神话形象,要么是如今恐怖题材影视剧的主角,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若谈论起魔鬼,如果不是一种文学创作的话,那么肯定会被视为一种“无知”的表现。不过,魔鬼与科学这两个看似相去千里之遥的概念,也曾经存在着一种相当奇妙的联系,科学史上有两则与“魔鬼”有关的寓言,曾引发一系列科学问题。
柏拉图与“建造洞穴的魔鬼”
第一则寓言来自于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其作品《国家篇》(Res Publica)第七卷的开篇,借着苏格拉底之口,讲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故事:
在某处有一个地下的洞穴,有一条通向地上的陡途,在里面困着一群囚徒。他们自幼便被锁在这里,脖子和腿都被固定住,无法回头只能面向前方。这群人身后上方的远处有一团火焰在燃烧,在近处则有一堵矮墙,在矮墙上有一些模仿着各种事物的“戏法”(θαύματα),在墙后则有一些“变戏法者”(θαυματοποιός)。火光将“戏法”的影子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上。
这群囚徒中的一人被解开了束缚,他站起转身,然而脆弱的眼睛一下子被身后的火光所刺痛。他被人释放到了洞外,他的眼睛被更为明亮的太阳刺痛,以至于不能直视任何一物。不过,他逐步可以看一些阴影,然后可以看各种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可以看夜空和星光,最后他可以在白天正常看到各种真实的事物,以及真正的太阳,由此他获得了远超过洞穴之中的快乐。
然而,当这个人回到洞穴之中,开始劝说洞穴中的囚犯与他一同走出时,这些囚犯却并不肯相信他所见到的景象,相反他们觉得他破坏了洞穴之中的固有秩序,因此还想杀掉他。
柏拉图的洞穴喻
这个故事非常之有名,甚至有人觉得,柏拉图笔下的那个走出洞外又回到洞中的人,就是暗指历史中的苏格拉底本人,因此现代的一些学者会将之解读为一则政治寓言——“天下皆醉我独醒”的哲学家不受蒙昧的大众的欢迎。不过,肯定有人要问了,在这样一则看似政治惨剧的故事之中,难道不都是在讲人类的事情?魔鬼究竟栖身在哪?
在一般人的阅读习惯之中,哲学家与犯人是这则故事中的矛盾中心,却忽视了这样一个盲点:“变戏法者”从何而来?以及这个洞穴是由“谁”所造?在《蒂迈欧篇》中,柏拉图为我们讲了另外一个故事,并提供了另外一条线索:此间世界乃是以一个更为“清晰且真实”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由一“工匠之神”(δημιουργός)使用四大元素“模仿塑造”而成。正因为是使用了有形的元素,所以就“模糊”了精神的概念——正如我们在世间可以找到很多砖头和轮子,但找不到一个纯粹数学意义上的方形和圆形。
当我们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柏拉图似乎在暗示人们,此间世界实乃是一个“洞穴”,而这个洞穴的“洞主”似乎正是那位“工匠之神”。不过,他是否是出于恶意把人们关在这个“洞穴”之中?柏拉图认为,这倒也未必。在他看来,这位“工匠之神”可能心是好的,但是力有不逮,不能完全复制出精神世界中的完美景象。
话虽然如此,但是柏拉图的身后众人却未必这样理解,很多人认为这个“工匠之神”是出于一种嫉妒之心或者嗔恨之心,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将之当作一个监狱。他意在将曾经原本生活在天界的人类灵魂囚禁在这个“洞穴”之中,让他们只能沉浸在各种“戏法”当中,使得他们无法返回到纯粹的精神世界之中。在基督宗教诞生之后,尤其是在结合一部分基督宗教独有的“光暗对立”的譬喻,这样的一个心狭量窄的“魔鬼”形象便由此诞生。
柏拉图的恶魔
那么,这则寓言与科学研究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研究对象的可研究性,亦即明确研究对象的“规律性”。然而,哪些存在具有这种值得研究的“规律性”,却是一个问题。在柏拉图看来,最符合这种规律性的东西,便是“真正的知识”(μαθηματικός,μάθημα),它并非来自于“洞穴之中的戏法”,而是直接来自于洞外的“真实存在”。
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够算是“真正的知识”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答案就摆在这个“真正的知识”这个词当中,如果把这个词翻译成现代的语言,那就是“数学知识”(Mathematics,当然柏拉图的“数学”范围要比如今的数学范围所指更大一些,甚至包含了政治问题)。
这也就是说,在柏拉图以及其追随者看来,那位“工匠之神”或者“魔鬼”——无论是出于无能还是恶意——他总是想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现象,遮蔽住这种“真正的知识”,而科研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发现自然界之中那些具有不变的、规律性的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基础上确立起数学权威地位的人,如今很多关心“数学哲学”的数学家,大部分仍然会选择成为“柏拉图的学生”——他们认为,在整个自然界之外或者之上,存在着一个永恒的精神世界。
笛卡尔与“建造梦境的魔鬼”
另一则寓言来自于“理性主义”思想的开端、一位同样伟大的哲学家勒内·笛卡尔。他在自己的作品《第一哲学沉思录》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寓言:
在这个世界之上,存在着这样一个“邪恶的精灵”(genius malignus,即通常意义上的魔鬼),他尽其所能地创造了一个梦境欺骗着正在睡眠的笛卡尔,甚至于构造了一个在笛卡尔大脑看来完全真实的梦中世界——天空、大气、大地、颜色、形象、声音,甚至于在这个梦境之中,魔鬼还给笛卡尔伪造了一幅完整的“身体”——手臂、眼睛、肉体、鲜血乃至于感官,没有一样不像是“真”的。这样一个魔鬼是如此的强大,他甚至“伪造”出了这个梦境世界之中的数学和逻辑规律。
《第一哲学沉思录》
假如事实真的如此,在这场梦境之中的笛卡尔应当如何打破这一场梦境?笛卡尔给出的答案是,我要怀疑我自身是否是存在的!假如这外在的一切都是假的,内在的一切也都是假的,那么我自身是否也是假的?笛卡尔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即便一切都是虚假的,但当我一念所发之时,我便肯定是存在的(Je pense, donc Je suis)。换言之,一个怀疑者是无法怀疑其自身的,当“我怀疑,我便思考了,我便存在了”(dubito, ergo cogito, ergo sum),简化之后,便是那句著名的对笛卡尔思想的总结——“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
在这则寓言之中,笛卡尔甚至比柏拉图走得还要远:柏拉图的“工匠之神”虽然是创造了各种自然现象,但终究无法否定“数学”和“逻辑”,亦无法创造一个几乎真实的梦境世界;而笛卡尔的魔鬼甚至有能力将数学、感官以及身体都纳入了一个梦境当中。
笛卡尔讲述这样一个极端的寓言,在目的上和柏拉图一样,同样也在寻找“真实之物”(verum)。不过,他敏锐地发现了从柏拉图时代、中世纪时代,乃至他的时代,人们都经常忽略的一个点——类似“数学”这样一切看起来明白清晰的概念(toute conception claire et distincte)的基础何在?这个问题或许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当时的哲学家兼科学家们来说,却是一个几乎让他们欲罢不能、为之上瘾的问题。因为如果不能解释清楚这一点,他们的整个知识体系都会崩溃。
笛卡尔是如何通过“我存在”推演出各种学科的“存在”呢?简单地说,他透过“我存在”这样一个概念,首先推断出一点,即便这世界、这天空、这大地乃至于“我”的身体都是“虚假”的,但是我自身的存在使得我的思考具有了意义,并且这思考是连绵不断的。换句话说,“我”是活着的,不管是“缸中之脑”,还是“黑客帝国”,总之一句话,“我”是持续不断地活着的。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由魔鬼所掌握的梦境的话,那么当“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时候,亦即发现这个系统bug之时,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魔鬼应该有能力打断“我”这样的思考,或者消灭“我”的存在。正如《黑客帝国》的主人公会被矩阵之中的各种各样的“杀毒软件特工”所追杀一样。但是,“我”没有被消灭,并且仍然在怀疑,这便说明“我”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实”且具有意义的——哪怕这仅仅是一场梦境,但仍然需要一个“我”来做,哪怕“我”的身体是虚假的,它仍然需要“我”来支配。此时此刻,再怀疑这个世界本身的真实性意义就不大了,因为这世界就是以真实而有序的面貌呈现给你的,由此你的身体是真实的,你的所见是真实的,而这世界本身亦是真实的——这也意味着创造这个世界的不是一个恶意的魔鬼,而是一个善意的神明。
笛卡尔的恶魔
那么,这样一则寓言对于科学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前所述,笛卡尔因为肯定了心灵或者精神的存在,就同样肯定了数学这样的“清晰明白的精神性知识”是有效的,并且我们可以将它应用于物理学之上。
在笛卡尔看来,虽然“精神”或者“心灵”是没有空间性的,而“自然”和“物理”中的一切都是空间性的,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却在善意的神明的安排下相互达成了某种“默契”和“一致”。也就是说,尽管在自然界之中找不到一个纯粹完美的三角形或四方形,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借助它们的一些数学特点来修建一座建筑,或者计算一段距离。甚至于说,笛卡尔认为这样一种借助“物理”和“几何”的思路仍然不够“自由”和“精神”,于是他画下著名的“直角坐标系”,将之前借助几何图案来表达代数的思路颠倒过来,把这些图案统统代数化为数学公式。
我们今天都知道,笛卡尔这一数学方案的提出对于科学研究有着多么巨大的助力,而它的起点就是这则关于魔鬼的寓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