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瞬息全宇宙》:上半年最佳影片,人生道理的万花筒
《瞬息全宇宙》讲了一个平常的故事——一个华裔中年女性,与自己的孩子、丈夫、父亲和自己生活和解的故事,但却用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方式——如果每一次选择都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当我们具备了穿越这些宇宙的能力时,是否还会留在当前的生活里呢?
这部影片,就像是把一些旧式的玻璃弹珠放进万花筒里,或者是把一些伦理箴言写在花花绿绿的便签上,一股脑塞进纸礼花,在天花乱坠的视觉冲击和脑洞大开之下,让人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老话题产生陌生感,并带着这份陌生感,重新探索那些话题和审视自己的人生。
遗憾,如果?
一个好的故事,往往都是从一个有趣的假设开始,因为真实的人生,经不起假设,所以人们更喜欢带有假设的故事,可以帮人们实现那些擦肩而过的梦想。
人们越是喜欢如果的故事,就越表达着对现实的遗憾,像一首歌里面唱到,“倘若那天,把该说的话好好说,该体谅的不执着,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绪挑拨,你会怎么做。那么多如果,可能如果我,可惜没如果,只剩下结果。”
可惜人生不是一个可以随时倒带的放映机,做过就是做过,但错过也就是错过。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每每身处困境的时候,都会心有不甘的问一句,如果当时没有那样,也许现在也不会这样。虽然大多数时候,人们把如果都当作对未来做出的一种假设,但触动人心的如果,反倒都是对之前的懊悔和遗憾。
《一代宗师》里,宫二淡淡地说:“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这些话我没对谁说过,今晚见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就都说出来了,就让你我的恩怨像盘棋一样保留在那,你多保重。”
而在《瞬息全宇宙》中,把这个“遗憾-如果”的梗玩到了最大值——如果人生当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宇宙的话,那么你会留在现在的宇宙里,还是去寻找那个让你心仪的选择结果呢?
选择,自由?
如果只存在一个宇宙,也就是我们当前所共存的这个的话,那么就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结果不可避免,这就是命。这种说法背后的潜台词,世界是一种牛顿-原子式的世界观的结果。因果关系仿佛是桌面上的一个个小球,一旦最初那个滚动起来,就会一个撞击一个,运动传递下去,有因有果,所谓的选择,不过是一种假象,世界就是一台因果机器而已。
抱有这样生活图景的人生是灰暗的,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是被迫的,而且无论做什么似乎对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世界这台机械大钟,精准且无情。但如果人们有多元宇宙的假设,就说明他们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还抱有一丝希望,哪怕都是所谓坏的选择,人们也愿意相信,这些选择不都是迫不得已的,有一部分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这也引出了一个更加古老的,从康德、黑格尔到以赛亚·柏林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选择是蒙蔽人的假象,还是能彰显自由的真谛。
为什么自由这个问题这么重要?因为它关涉每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在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究竟是发自内心,还是仅作为一个提线木偶表现着因果的刚性。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是否具有一种内在的价值,或者说人生是否有意义。
这个问题不论是否真的有答案,都不影响每一代人为了从自然手中将命运的控制权夺回来的努力,即便是做一个假设,我们也仍旧要相信自由的存在,否则所有人为生活所付出的努力都将成为泡影,就连写下这段文字和被人阅读也变成了无关个人选择的命定事件。
说到自由,就不得不提以赛亚·柏林所提出的两个自由的概念: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柏林认为,消极自由是把自由当作缺乏限制或者说强制的缺席,也就是说不被干涉的那种状态,因此限制越少,越是自由。
而积极自由,则是把自由等同于具体的行动上的自由,比如依照道德原则行动(康德式的道德自由观),遵从神圣的命令(宗教自由观),或者实现真正的自我。这种自由似乎是一种不自由中的自由,是与限制和强迫相容的,就好像卢梭的那句话“强迫某人自由”一样。
简单的来说,消极的自由就是有权利不做、免于做什么的自由;而积极的自由是有权利去做、依照什么去做的自由。前者更多的是对外界、对环境、对他者的一种要求,即社会或他人不能限制我做什么;而后者更多是对人内心、行为和观念的要求,即我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要直面选择,要求人的,必然是一种积极的自由。即便是每一次选择都会创造出一个多元宇宙的分身,前提终究是要去做出那个选择,而不是逃避。
反思,和解
站在自由面前,人又会陷入到一个自我怀疑的漩涡,我做的这个决定对么?好么?对得起自己和他人么?这又回到了《瞬息全宇宙》中的那个状况,我现在所处的情境就是我以前所有选择的结果,如果当时做了一个更好的决定,今天会不会就不一样呢?
如果纠结在这个漩涡当中,人就会在自由前面畏手畏脚,进而无法做出任何坚定的选择来印证那个自由,对于此种状况,黑格尔关于自由的三个阶段倒是可以给现代人以充分的启示。
黑格尔认为在进入世界之后,一个自由的人必须具有自我察觉的能力,即从所有具体的处境当中抽离出去并且离开处境察觉到自身的能力;他必须有能力从任何行动的过程中后退出来,以反思不同的选择及其后果。如果人没有这种力量,那他就不会是自由的,因为他对于自己的动力没有任何感觉,他也没有力量对于应该做出的行为进行理性的评估。
而在反思之后,一个自由的人必须在一个特定的处境中做出一个特定的选择,并且行动。如果没有选择和行动,一个人就不可能是自由的;为了选择和行动,他必须选择特定的东西,做某些特定的事情。
最后,一个人在让自己和所有选择保持距离,并且对之进行反思后,让自己投身到某个选择之中时,还要进行自由的最关键的一步,即把自己等同于做出的那个选择。换句话说,必须接受一个处境作为值得他付出努力并全身投入的。
也就是说,一个积极的自由要通过反思进而到行动,最后还要跟这个选择和解,将其认定为自身的一部分接受它。这种具有限制的自由选择,让人接受生命中的某一处境,而非在所有承诺之间漂浮不定,也让人认可自己是自由的,只因为他选择当前的处境作为反思和深思熟虑的结果。
所以说,自由,必须在世界上变成现实,而不可能通过从世界上逃离而获得。必须在我们和世界之间达成和解,限制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投身到生活的某些特定处境之中。
黑格尔认为实现这种自由的主要困难是,一个人必须要斗争,又要屈服,既要限制他自己,又要挣脱他自己,既要全身心投入,又要保持批判,真正的自由就在于这些极端之间发现微妙的平衡。
回到《瞬息全宇宙》,女主正是在当前的人生中不断的去怀疑,如果当初没有离家会怎样,没有跟丈夫结婚会怎样,没有开洗衣店会怎样,没有跟孩子的矛盾会怎样等。在这些质疑中,她渐渐滑入了不自由的漩涡,任由世界操弄。
当然,所谓的和解,不是那种随便世界怎样,被动的接受,然后拿出阿Q的精神来跟一切和解,也不是像祥林嫂那般把故事讲了千万遍之后寻求的内心平静。和解必须在于对选择有审慎的反思,并郑重的做出选择的承诺和行动之后。
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在自由行为之下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意义,才能在意义之上与当前的处境和解,并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黑格尔也曾说,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世界应该怎样开处方,而仅仅是让我们和世界为什么必定如此达成和解。而哲学的反思也不是唯一的道路,艺术和宗教同样可以让人与当下和解,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而已。
所以《瞬息全宇宙》的女主,在艺术化的偶然中,在类似宗教式的拯救之旅中,开启了对人生的反思,而反思之旅的重点,则是如回家一般的和解。
评价,承认
和解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就如女主一直在衡量的,如果这样会不会更好。所以人无法在处境当中获得平静的原因,就是始终带有一颗评价的心,不断的对自己所作出的选择进行衡量,不仅在同一时刻进行,而且还前置的进行假设,如果我不这样做,能不能够进入一个更好的处境?
“更好”这样类似的得失心,始终让人在任何一种处境中瘙痒,而且人们也会不自觉的将这种思维运用到他人身上,觉得别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会更好,站在一个看似关切的角度,指点他人的选择,甚至是人生。就如片中的女主对自己女儿生活的一种干涉,或者说不认可。
如果去争论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的好,可能要耗上千年的文明史,也不见得能得出结论。但根据大多数人的经验能够得到一个简单直观感受是——好与坏,是相对的,其判断的标准,往往取决于做出判断的人的立场、世界观或价值关联程度。
就如片中女主不愿意承认女儿的女朋友一样,这种看似为了女儿好的判断,实际上大部分源自于女主的传统观念,以及觉得女儿这种状况会让自己在亲友面前蒙羞。而基于这种判断之下对女儿自由的干涉,不但影响了女儿与其自身处境的和解,也给她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做?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幸福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而幸福名下,最关键的一项应该包含自由,自由之中,要达成与现状的和解,就必须要适当的放弃那种绝对的价值判断。好与坏,并不能作为判断的核心依据,甚至要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无法真正去判断好与坏。
这样会不会滑入相对主义,甚至像女主的女儿一样进入一种虚无主义?
这世界简单的划分可以看做是自然与社会的组合,对于自然的东西,我们自然可以判断,因为它们有着明确的自然法则和标准,最差也有实物可以作为直接的对照。而对于社会当中的判断,就很难在概念中,比如自由、平等、博爱中来去判断出一个好坏的程度。
在此,还是可以借助一个黑格尔的思想,即自我认识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只有通过相互承认才是可能的。换言之,自我只有通过对方认识自身,正如对方只有通过自我才能认识对方。
在社会层面的判断,很难断定一个好与坏,而更多的应该是“承认”,特别是互相承认。比如对于性取向的判断,哪一种好,哪一种坏?这几乎是无从说起的,但问题的关键就是如果彼此承认,那么就不再需要好与坏的判断,彼此的存在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就好比女主最终承认了女儿的性取向,并基于此承认了女儿的身份,而女儿也由此得到了跟自己生活以及跟母亲的和解的机会。母女间,就获得了一个彼此承认的、存在的基础。
说到存在,《瞬息全宇宙》中还有个脑洞大开的桥段,母女变成了两颗岩石,女儿认为这样什么都不重要了。想起《奇异博士》中博士第一次见到古一法师时候说:我拒绝是因为我不相信什么脉轮或能量的童话故事,也不相信什么信念的力量。根本不存在灵魂!人类是无知的,仅此而已。你也不过是这宇宙中一粒微小而无关紧要的尘埃罢了。
但母亲却在变成石头之后,缓慢的向女儿移动,看似违背了那个宇宙的自然法则,但人生在世,不仅仅经历着自然,也在经历着自我和自由,当人获得一种对自由的全新认识,得到与选择的和解,并愿意与他人达成互相承认的共识时,世界就不再是那个冰冷的规则世界,而是一个温暖的七彩宇宙。
《瞬息全宇宙》可以被当作一个现实主义作品,这样片中所呈现出来的疯狂设定,只不过是举办新年party时多喝了几杯的中年女性微醺的梦一场;但我更愿意相信,存在着浪漫的多元宇宙,储存了我们每一个选择,并把我们推向一种完全不同的处境,基于这个多元宇宙的视角,我们才更能理解选择、自由、和解、承认与人生的意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