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罗荣渠诞辰九十周年②|在八十年代,理解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

罗荣渠
2017-10-15 14:28
来源:《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思想市场 >
字号

今年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学现代化研究的开创者、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罗荣渠先生诞辰90周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期将举办罗荣渠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研讨会。本文是罗荣渠先生1985年在北大《战后世界》暑期讲习班的一次专题讲演。

站在1980年代——前苏联解体之前,中国改革开放不久之后的这个节点上,罗先生从宏观大视野,纵向考察了16世纪以来400多年里,特别是二次大战后40年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及其深刻变化,横向剖析了世界各个区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第三世界的形成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影响。

罗先生是我国史学界开风气之先的拓荒者之一。他30年前对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格局所作的分析和展望,表现了一个历史学家的探索勇气和深刻洞察力,至今仍不失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罗荣渠教授在1985年的这次讲话由林被甸教授在现场录音并保存,经罗晓女士和韩琦教授整理,发表于杨栋梁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12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本篇经授权由澎湃新闻编辑校订刊发,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罗荣渠(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27——1996年)。 本文图片  亲属提供

资本主义兴起:世界格局从多中心到单一中心

第二个问题,关于战后国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就是我们再从横向研究来看,国际关系的格局来看,世界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关系的格局不但是跟十九世纪不相同,跟二十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也不相同。我们知道国际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格局。在近代以前,也就是世界市场形成以前,没有统一体的存在,世界是分成很多区域性的中心,中国在东亚,是一个中心。在西亚,两河流域,是一个中心。印度在南亚构成一个中心。欧洲也形成一个中心。世界是多中心的,是区域性的。中心这个地区里面,有的时候它也能建立霸权,建立帝国。这是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国际间也有战争,但是这种国际的斗争,它一般并不影响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除非有一种情况,它把整个国家灭亡了,那它当然会改变你的社会结构,要不然的话,这个国家尽管跟那个国家打仗,打赢了它不外乎抢夺金银财宝,中国人说要叫它纳贡,并不是要改变那个国家、那个民族内部的社会结构。

谒马克思墓。

而从十六世纪以来,这个世界的格局在发生变化,因为十六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它不仅仅改变了国际关系的结构,同时它深入到这些国家内部,使前资本主义内部的结构发生解体,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力量,殖民主义的力量。世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十六、十七世纪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形成了世界的初步的统一市场,但是这个市场真正把世界纳入一个无所不包的体系又经过了三个世纪。可以说是到十九世纪末,由于非洲和亚洲的最后瓜分,世界市场才真正地形成和统一。所以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都是这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体系。这个格局里面是以欧洲的殖民大国为中心划分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势力范围——整个资本主义征服了世界。但是它里面又包括一些大小不同的军事集团,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这样打起来的。这个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一方面把世界统一了起来,另一方面它把世界两极化。怎么两极化呢?一极是殖民国家,它以欧洲为中心。另一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平常我们所说的西方世界就是指欧洲的这些中心国家。所以按照现在的世界体系的理论,世界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区是这里(欧洲),世界其他地区是他们的外围或者边缘,外围和中心之间还有一个半边缘地区,半中心地区。这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分工,使这个世界重新改组,原来多中心的世界变成了围绕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体系而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后来加上北美)构成一种同心圆的边缘与核心的世界,这就是新的世界体系的理论。这就是系统论,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所以我们原来所说的世界也可以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所谓西方世界,就是指这个核心,东方世界就是指的殖民地落后的地区。西方与东方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个政治概念,因为西方是先进的,是资本主义的中心,东方是落后的。过去说不要忘记东方,所谓东方是指的整个殖民地的东方,它的概念是广泛的。

社会主义兴起:从一个中心到两大体系

这个从十九世纪末以来的这样一个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是从十六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的一个大变化,这个变化让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了,社会主义越出一国成为世界体系,形成两个体系的对立。

本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家知道这个社会主义就已经出现了,苏联。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苏联已经出现了,在整个国际政治里面它并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的重大政治,重大的发展都不可能受到苏联的影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越出一国成为一个世界体系,世界从这些国家里面分出了一部分。苏联应该是从核心地区分出来的,从这外围地区也分出来了一部分,变成了一个世界体系。世界第一次是按照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划分成两个世界。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也叫西方世界,跟社会主义的世界。这可以说从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一个大变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这两个大体系,如果从地理上来看,就是美国和西欧集团与苏联集团。这两个集团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我们知道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也有很多集团,帝国主义内部本来也有很多集团,它情况是不一样的。它有哪些不一样呢?

1994年10月在武汉大学讲学。

第一,它是两个社会制度、社会体系的对立集团,而在此以前,对立的集团是在同一个社会体系里面的。因为双方的不同不仅是所有制的问题,它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至到价值观念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基本上是对立的。这样一种深刻的分裂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这样一种分裂是人类历史上很深刻的分裂。因为过去也有分裂,而且过去也有意识形态的分裂,我们知道伊斯兰的世界跟基督教的世界不是分裂了吗?宗教的分裂不是意识形态的分裂吗?那个分裂虽然是意识形态的分裂,但是它并没有经济制度跟政治体制的根本分裂,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个分裂,意识形态跟它的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是统一体。

第二,这两个集团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治军事体系,就是结盟。美国和西欧集团形成北大西洋公约,它还有一个附属的体系是东南亚条约组织,是一个军事结盟的体系。苏联的集团是华沙条约,中国在里面是中苏同盟,它是由一个条约体系构成的。这个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也有,但它是和过去不一样的,因为它是一种全球战略的军事同盟体系,不是一个区域性的。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争夺的是一种全球性的战略。所以美国不仅在它自己的国内有军队,而且它在全世界,它的盟国以及受它控制的地方,都有军事基地,驻军形成一个保护伞。苏联也是这样,苏联的军队并不是只驻在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没在任何国家里有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的军队是驻在它的集团里面。在其他国家,甚至不在集团里面,它的军队可以驻到非洲去。它的军事代表可以到拉丁美洲去,形成它的一个保护圈。这样造成军备的竞赛是史无前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没有说把军队驻到别的国家,没有说在别国建立军事基地的。这是第二次大战的新现象,所以后来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第一次大战里的军事集团,协约国,同盟国,他们里面的军事力量虽然也有强弱之分,但是他们的力量大体上是差不多的,或者你稍微强一点,我稍微弱一点。而现在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国家,一个特等的国家,现在叫做超级大国来形成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

罗荣渠于1993年10月在昆明参加首届郑和研究国际讨论会。

美国在十九世纪末已经在经济上跃居世界的第一位,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在资本主义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占重要地位,它自己也没有很多的兴趣去干预这些,同时它也没有力量去干预。世界的心脏地区是在欧洲,所以欧洲支配一切——英国和法国支配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欧洲的衰落,美国的崛起。世界资本主义的中心转向美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的中心,是建立在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被削弱的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所以美国的霸权跟历史上的霸权不一样,并不是像亚历山大或者罗马帝国通过长期的征服而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这一点我们过去很少有人提到,因为大家重点要说明它是霸权,不管它是什么样的霸权。所以美国的这样一种霸权它是很脆弱的,它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很特殊的时代条件之上,所以它的霸权顶多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开始急剧下落。但是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大国,控制着两大洋,控制着欧亚非国家很大的地区,这样的国家在世界历史上从没有过,所谓罗马帝国,所谓什么帝国那都不能相提并论。十六世纪,十七世纪西班牙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但是它跟现在的美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虽然美国在外国并没有很多直接的殖民地,但是形成这个核心大国的格局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不是一般的核心大国而是超级的大国。同样的苏联也是这样一个状态,苏联在战前的国际上它谈不上重要地位,因为它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里,它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可以说在两次世界大战里它都是在争取自己的生存权,但二次大战整个改变了苏联的地位,二战后期苏联说话的腔调是不一样的,成为支配世界的重要政治力量,二战后越出一国成为世界体系。苏联是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还因为它是幅员广大地跨欧亚两洲的一个大国。苏联在历史上有一点跟美国是不一样的,它是大陆帝国的继承者,俄罗斯就是一个大陆帝国,而美国过去不是这样。所以这两大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体系的斗争是当代世界格局的一个根本性的大变化。它影响着战后整个四十年来世界的各种斗争。但这两大体系,两大强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苏联是一个陆上的帝国,中心大陆的强国——根据世界政治地理学,欧亚大陆被称为中心大陆,苏联占有中心大陆的中心部位,所以叫中心大陆强国。属于苏联体系的国家在地理上是与它连成一片的,苏联然后与它周围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国家构成大陆战略体系。连成一片是它很大的优势。而美国是一个海洋外围的强国,它对于中心大陆来说处于外围,它的体系不连成一片。美国和苏联并不处于直接冲突的地位,它们两隔得很远,而是通过各自控制的地区——那些边缘地带的争夺进行斗争(主要是在中心大陆的边缘地带)。当然从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已经打入美国的边缘地带了——古巴、尼加拉瓜,这是美国的边缘地带,现在已经是互相进行渗透了,但是长时间以来这个斗争是在中心大陆的边缘地带进行。我想这几点是战后两大体系的特点。

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讲演。

三个世界的格局

战后世界格局的第二个大变化是帝国主义的全球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这个是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又一个大变局。殖民体系是从十六世纪以来建立的,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完成的。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个体系瓦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就是要为争夺霸权,争夺殖民地来进行的,但是这次战争很奇特,原来有殖民地的这些国家在战争中把殖民地打丢了,原来没有或者殖民地少的国家,像苏联跟美国倒是获得了很大的权力,这个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对于这个问题,欧洲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没有准备,没有想到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他们自己的殖民地都打光了。所以丘吉尔就说:“我当这个英国的首相不是来给英帝国送葬的。”结果他确实是给英帝国送葬了。丘吉尔回忆录里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所以这是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历史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一九一九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世界占有世界人口的69.4%,占有世界陆地面积的72%,三分天下有其二。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还在受苦受难就是这个意思。整个非洲大家知道只有四个国家是名义上的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南非,其他整个非洲都是殖民地大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的独立基本上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完成的,非洲的独立在六十年代。西方国家把这个叫做“非殖民地化”过程。我们叫做“殖民体系的瓦解”。这样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体制(所有制)方面是资本主义的,因其过去都属于资本主义的外围。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它是以独立的姿态出现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都要拉它,所以它最初是属于一种游离状态。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中间地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中间地带。它并不构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到了六十年代,由于整个殖民体系的完全崩溃,这个力量越来越壮大,这些国家越来越多,同时中国从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了,站到这一边去了,所以这边的力量就越来越大,就构成了三个世界这样一个格局。

这三个力量它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三个世界的格局不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就形成了,开始时还是两个世界的格局,还有一些游离的,这些游离的慢慢地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形成三个世界的格局。那么变化在哪里呢?首先,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在四、五十年代那个时候,这个理论就是由于有帝国主义的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结成一个阵营,以苏联为首,来保卫自己的生存,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之下来发展自己。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存在的必要性是非常明确的。当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跟资本主义不一样。社会主义的模式也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走苏联的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但是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表明事实并不是这样,苏联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并不是它所承诺的,苏联老大哥对这些兄弟并不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五十年代我们知道最早分裂出去的是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跟苏联的分裂当时被认为是它背叛了社会主义,那是很严重的指摘。五十年代的波匈事件,特别是波兰事件中发表的社会主义各个国家相处的原则,非常明确的、公开地指出了苏联的大国主义的错误立场,还有后来中苏的破裂。另外,关于社会主义模式,过去认为是一条路,事实上看来国家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硬要搞一个僵化的模式来套它这也是不可能的——这个走在最前面的也是南斯拉夫。南斯拉夫首先因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多种模式、多种道路而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这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的模式问题。

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分裂,所以这个世界发生了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同样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在战后初期的时候,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不管在工业生产、国际贸易、美元储备、原子弹上,它不仅控制着整个西方世界,而且称霸整个世界。它占有全世界生产总量的二分之一。但是美国的霸权仅仅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衰落下去了,最大的变化就是西欧的复兴,而且开始实现一体化。二次大战以后欧洲的衰落是几世纪以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衰落的重大现象,但是经过二十几年以后,它又开始复苏了,现在以欧洲一体化、欧洲共同市场的形式出现。这真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我们在国内对这个问题感觉不深。我到比利时去,他们马上就说欧洲共同市场在我这里,欧洲议会在我这里。他们认为这是大事情,介绍我去参观。我们在这里都是漠然视之。欧洲一体化是什么?就是超国家吗。我们过去批判的考斯基的超国家理论,在我的看来这就是超国家。另外一个日本,它作为战败国,殖民地输光,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但是仅仅二十几年的时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内部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美国、欧洲、日本三极化的局面。在世界总生产的比重里面,现在西欧已经超过美国。在世界总生产的比重西欧占26%,美国占25%——它原来占二分之一,现在是四分之一。而日本和它的东亚邻国占17%。所以在世界的力量对比里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超过了所有的国家,接近美国。据估计到2000年它就会超过美国。当然现在也有不同的说法,最近美国的经济情况有好转,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又上升一点,资本主义的升降是经常有的,所以形成三大力量。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极化,社会主义国家分裂成中苏,世界的五极化就是这样提出来的。社会主义一分为二,资本主义中心集团,核心集团,西欧集团一分为三。

罗荣渠部分著作。

战后世界格局的第三个大变化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力量的壮大。这些游离分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是处在两大集团之外的编外集团——两边都想拉。社会主义说民族解放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天然盟友。资本主义说你的经济体制是自由世界的,是资本主义体系。但是它哪边都不愿意待,因为它们有天然的反西方情绪,民族主义情绪,因为长期它是殖民地国家。但另外一方面呢,它在历史上,在经济上又有很多亲西方而不亲社会主义的地方。在初期时候社会主义对它的吸引力要大一些,现在看来并不是那样了。这股力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苏分裂以后,政治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它在世界政治里面独立发挥作用。从不结盟国家发展下来,不是处于过去的附属地位。所以过去我们说两个体系,三种力量,现在仅把它作为一种力量我觉得作为世界格局来看是不够的,应该把它看作是世界格局性的变化。它现在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实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这个作用还是越来越大。因为那两个世界在缩小,铁板一块在缩小,内部的矛盾在增大,所以逐渐形成三个世界的格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