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122

世界粮食日|世界人民爱吃什么?东西方饮食差异明显

澎湃新闻 覃照莹 张轩婷
2017-10-16 08:31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10月16日是第37个世界粮食日。这一纪念日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成立,旨在在世界范围内消除饥饿,保证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间,粮食产能数倍的提升,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多元。2013年,中国平均每人每天摄入卡路里3084千卡,是1961年的两倍还多。同时,中国人在以谷物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基础上,对糖、红肉和脂肪等摄入量逐步增加,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不过,东西方的饮食结构依然有着明显差异。

在亚洲国家中,谷物摄入量占据着主导地位。2013年,中国人的谷物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一半,这一占比与过去相比已呈下降态势。而西方国家普遍摄入卡路里更多,油脂类和谷物类的摄入量常常不相上下。以美国为例,2013年,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3652千卡路里,其中摄入最多的是油脂类食物(890千卡),其次是谷物类(801千卡)。

世界人民更爱吃米饭还是面食?

长期以来,对米饭或面食的偏好,一直是中国民间的热议问题。从联合国的谷物摄入量数据来看,中国人现今对米饭和面食的热爱的确难分上下,大米所占比例要稍高一些。同样是位于亚洲的日本、印度等国,对待这两类主食也是十分重视,但对大米的偏好稍稍强烈一些。而作为典型西方国家的美国、法国以及澳大利亚,小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最爱吃蔬菜的中国人

中国人还是世界上最爱吃蔬菜的国家之一。2000年以后,中国人均蔬菜消耗量常位居世界第一。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数据,2013年中国人均蔬菜消耗量为347.83千克,仅次于亚美尼亚(348.89千克)。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蔬菜消耗量都未超过280千克。

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这些粮食都产自哪里?

据农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人饭桌上的主食,绝大部分还是在中国耕地上产出。其中,河南、黑龙江、湖南等省份的产量十分突出,为产粮大省。而在粮食生产以外,中国的蔬菜产量十分惊人,仅山东省2015年便产出了超1亿吨,这与中国人对蔬菜的高消耗量也是相对应的。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22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热评论
    那一楼到底出钱不?
    2024-10-21 ∙ 湖北
    回复
    举报
      人民民主,用词恰当。
      2024-10-21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 我爱我家确实,人民民主是解题的关键。
        • 2024-10-21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那一楼到底出钱不?
      2024-10-21 ∙ 湖北
      回复
      举报
        人民民主,用词恰当。
        2024-10-21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 我爱我家确实,人民民主是解题的关键。
          • 2024-10-21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别背着我们谈
        • 春节后热点城市楼市成交逐步恢复
        • 央行:强化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
        • 远洋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英国和中国香港两地法院批准
        • 【午盘】A股早盘低开高走收涨,机器人产业链爆发
        • 杜甫的诗《蜀相》中,“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上一句
        • 网络流行语,指孩子回到学校上课的日子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