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就“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022-05-20 2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5月20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的发布会图文实录。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我们邀请到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先生、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先生、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寿小丽:

下面,请蒲淳先生作介绍。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 蒲淳:

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改革,优化监管,提升服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切入点,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市场主体总量历史性地跃上了1.5亿户,个体工商户达到了1亿户的新台阶,成为促进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为经济行稳致远积累了最可贵、最可靠、最可信赖、最可预期的战略资源。

我们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把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着力点,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公平竞争政策的决策部署,统筹完善竞争规则和强化竞争执法,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更加注重遵循市场一般规律,更加注重强化法治化举措,更加注重防范化解竞争失序风险,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我们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贯彻“四个最严”的要求,强化重点领域全链条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涉疫产品质量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为扩大内需营造了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我们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把促进质量提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建立健全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产品服务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既成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市场高效运行和公平交易,同时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贸易便利等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记者朋友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14万亿经济总量、1.58亿户市场主体和14亿消费者广泛参与的超大规模市场,做好市场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全力维护市场秩序,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为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蒲淳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媒体朋友们开始提问。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注意到,我们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统一大市场”也成为一个热词。请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系是什么?谢谢。

蒲淳:

全国统一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第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基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稳定、公开、透明、安全、法治化、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第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经济循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前提。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便捷获取市场资源、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为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提供基础支撑。

第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加快推动标准、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增强对全球先进资源要素吸引力、促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接轨,使我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取得新优势。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部署,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丰富市场监管领域制度供给。研究探索与成熟市场经济监管要求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平稳有序、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

二是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开办各项便利化举措,更好发挥营商环境改革对于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三是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切实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四是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重点领域,深化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秩序的治理,着力优化市场消费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信心。谢谢大家。

红星新闻记者:

党中央多次强调,深入推进实施公平竞争政策,使各类资本机会平等,公平进入,有序竞争。请问我国在维护公平竞争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蒲淳: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对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持续优化公平竞争治理,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公平竞争制度机制日趋完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快修订,制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配套规章7部,发布平台经济、经营者合规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指南7部,发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反垄断相关职能整合到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挂牌成立国家反垄断局,实现了反垄断执法体制统一。2021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第一次形成我国公平竞争顶层设计政策框架。

二是市场竞争生态持续改善。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统筹运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价格监管、广告监管等各类法律法规,综合运用规则引导、行政指导、跟进执法、附条件批准等梯次工具,有序平稳推进重大执法活动,逐步解决了平台“二选一”等竞争失序突出问题。十年来,共查办垄断协议案件195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82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3822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三是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了四级政府全覆盖,从源头防止出台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十年来,共清理存量政策文件340.2万件,审查新出台政策文件127.8万件,纠正废止5.3万件。持续强化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依法查处妨碍商品自由流通等案件363件。同时,深入推进竞争领域制度型开放,在全球竞争治理中贡献中国方案。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平竞争治理体系。我们将更加注重坚持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不断健全公平竞争制度,设置好“红绿灯”,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领域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提升竞争监管效能。加强竞争倡导和企业合规建设,引导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谢谢大家。

海报新闻记者:

今天是5·20世界计量日,我们知道,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支撑。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强标准和规则对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未来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谢谢。

蒲淳:

今天是个很特殊的日子,5·20,也是世界计量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既是国内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市场规则和标准对接,有力促进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一是务实推进市场监管规则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框架下,推动标准协调和合格评定结果互认合作,助力外贸发展,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应对,对影响我国出口行业企业较大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评议,有力地维护了我国企业的合法合理权利。

二是积极促进标准认证的有效衔接。在标准化方面,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九大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从2016年的81.45%上升到96.15%,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到75%,主要装备制造业、重要消费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重要产业领域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了90%,有力支撑了内外贸一体化。在认证认可方面,我国已经与3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签署了127份合作互认类安排文件,加入了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极大便利了我国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发展,简化出口转内销CCC认证程序,材料备齐,7个工作日就可获得CCC证书。

三是全面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导企业按照相同标准和质量要求,在同一生产企业生产既能满足境外特定目标市场要求,又可进行内销的产品,目前“三同”适用范围已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已有“三同”产品近1万种,企业约3000家。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强标准和规则的对接,持续抓好贸易重点热点领域国家标准研制与实施推广,不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动贸易增长、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不断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针对重点领域开展多双边互认合作,扩大国内企业和从业机构的参与度,使之从国际合作互认中获得更多实惠。针对我国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加大强制性产品认证推介力度,便利我国产品出口。三是加快推进内外贸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加强对“三同”的政策引导、质量提升和服务保障,支持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或第三方评价等方式满足“三同”的要求。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据统计,我国市场主体存量已达1.58亿户,其中有1亿户是近十年来增加的。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将采取哪些实招?谢谢。

蒲淳:

谢谢你的提问。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切入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一是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供给。推动出台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次全面统一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制度,为市场主体平等准入、自由迁移和便捷退出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二是深化市场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改革。实现了从注册资本实缴制到认缴制,从“先照后证”到“证照分离”,从市场主体准入到产品准入,从高效准入到便捷退出,从畅通登记注册环节到改革涉企准营事项。从企业来回跑、现场办到一网通办和电子证照应用,有效降低了企业投资创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是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过多干预。将企业年检制改为年报公示制,全面建成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建立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着力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四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进一步推进涉企收费规范治理,有力推动国家惠企政策落实,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促进重点行业保供稳价,优化质量技术服务,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报请国务院批准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成本,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开展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通过驰而不息地改革创新,企业平均开办时间由1个月以上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平均耗时由100天下降至60天,简易注销只需要20天左右。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到现在的1.58亿户,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完善行业准营规则和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更好发挥涉企基础制度对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着力完善和落实企业帮扶政策,研究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健康发展。

谢谢。(03:13)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