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像中的江南丨《春蚕》:烟柳画桥,诗意的江南有多美?
原作者:薇薇安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将千古的诗意柔进了江南。后人们一谈起江南,便联想到红花绿意,明山秀水。那种刻在水乡骨子里的悠远韵味。
红花绿意的江南风景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系列“江南题材”的电影伴随着人们对于诗意生活的畅想应运而生。这些电影展现着江南独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烟雾空濛中驶过的乌篷船,青石小巷中路过的女子翩然的背影,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俗世纷争的清幽之境。
1933年的电影《春蚕》是一部讲述三十年代浙江农村的默片黑白电影,由夏衍根据茅盾著名同名小说《春蚕》改编,龚稼农、高倩苹、艾霞、郑小秋、萧英等主演。这部电影第一次将新文学作品搬到银幕上,实现了电影和新文学的结合。
传统的江南叙事和典型的农村风貌构成了影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这里有着大片的桑林,大地丰沃、天空阔远、祖祖辈辈们都脚踏实地生活在这片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
老中农老通宝便是千千万万淳朴善良的农户中的一员。由于饱受战争的侵略,农民大量破产,收成惨败。老通宝和他的大儿子阿四、小儿子多多头、儿媳四大娘等一家人,怀着十分忐忑的心情,投入了“春蚕”的大搏战,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春蚕收成”中获利偿还借贷。
电影春蚕中《春蚕》农民们养蚕的场景
村里有一有夫之妇名为荷花,以前是大户人家的丫头,村里人都瞧不起她。然而多多头却不顾周遭的闲言碎语,坚持和荷花在一起。荷花知道老通宝视她为不祥之人,故意跑进老通宝的蚕房“克”蚕宝宝。
在原著小说中,矛盾更偏重于写实的刻画,以老通宝一家艰难求生的遭遇,揭露那个年代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和不懈的抗争。而电影的改编则将原著的现实主义弱化,融入了更多浪漫的色彩。江南乡村这一特殊的地域,在电影中不仅是单调的叙事空间,更充满着朦胧与美好的意象,一个融入着曼妙诗意和寄情的理想之地。
淅淅沥沥的大雨模糊了景致
“日暮莫回头,脉脉江南雨”。没有雨,便构不成水做的江南。为了营造空濛的意境,呈现古往今来那些诗句中“陌上雨廉纤”的诗情画意,影片中运用了大量雨的镜头:有如蜻蜓点水的濛濛小雨,也有如巨浪翻涌的倾盆大雨。农民们穿着蓑衣走过朦胧烟雨中的拱桥,鸭群悠然地游过映着点点的涟漪水面,斜风细雨中,绵延的景致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朦胧中,一位披着蓑衣的农民穿梭过雨帘
如果说,雨让整个故事的情节都融洽在一种诗意的氛围中,那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便是影片想要呈现的水乡空间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电影中,老通宝的一家坐落在一条清幽的小溪旁。院子门口正对出来,便是一座弯弯的小桥。它轻盈地越过溪流,河底历历可数的卵石,石间嬉戏的小鱼小虾、水波中浮动的碧绿丝草,将水乡的优雅闲逸衬显得淋漓尽致。
清澈的溪水边人们快乐地劳作、嬉闹
有了桥,柳树是必不可少的。自古以来,“柳”便是人们寄托情思缠绵的对象,它的枝条柔软,叶片细长,微风下尽显婆娑之姿,与江南水乡底蕴中的柔情优美丝丝相扣。且它耐水,适宜种植在温润的土壤,江南水岸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垂柳依依 ,木桥上老通宝正带着小宝回家
电影中的开篇便是的一派绿柳成荫的景致。缓缓移动的镜头将农村平原的美景尽收眼底:早春的阳光染绿了江南的原野,悠悠的白云如薄絮般铺满了湛蓝的天空。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远处蜿蜒而来。河岸边,杨柳依依,绿草浮动。农民们穿梭在绿意丛生的阡陌小道,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风景如画的江南平原
在这个用烟柳、流水、廊桥画就的田园中,人们过着有平淡朴质却又温馨的生活:年轻的农妇们蹲在河边的石阶上清洗扁篮,却时不时调皮地泼起水来;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的老通宝与小宝一起走过村口的木桥回家中,在破旧的灶披间一家人忙碌地进进出出……
江南人家破灶披间的忙碌景象
尽管,这些农民永远穿着粗布麻衣,素面朝天,身上无一华丽的装饰。他们行走的地方尘土飞扬,住着茅草屋和田舍,烈日之下干着枯燥繁琐且永无止境的农事,但电影的拍摄特意将人物与情节置于乡野如画的风景中,这些在小说中“灰蒙蒙”的日常,仿佛都变得鲜活起来。
除此以外,电影中的“月”“柳”“水”等意象层出不穷。比如,影片中有一段“荷花月夜偷蚕宝宝”情节。原著中只有寥寥几笔带过,电影却进行着重刻画,将江南月夜的情调烘托到极致。
静簌的深夜,荷花溜出房门穿过月光下的花径
明月高悬,静簌的深夜,荷花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淡淡的月光晕染在缥缈的夜空,杨柳摇曳,树影婆娑,倒映在泛着幽光的湖面。荷花左右张望,沿着葱茏的篱笆栏轻轻地向老通宝家走去。
月光下,老通宝家的茅草房显得十分幽深。凉风徘徊在古旧的窗柩,两边垂下的柳树再次衬显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荷花趁人不备,溜进房间抓了一把蚕宝宝就跑。多多头发现了动静,紧随其后。两人来到河边拉扯。朦胧的光线下,荷花的背影显得窈窕,纤弱,与沉寂的月色仿佛融为一体。
水面泛着微光,女子的倒影亦真亦幻
《春蚕》中的江南并不富裕,无论是人们俭朴的衣着,简陋的居住条件,还是农耕的生活方式,都透露着那个年代农村的经济危机和生活条件的落后。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着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基调之上,影片却处处给人一种不经意的抒情与美好。
绿树成荫,一位普通的农妇正在搬运养蚕的大匾篮
或许是“江南”这一词本身在文学中具有的诗意想象,加之影片对于江南空间细腻精妙的处理,使得《春蚕》的江南除了现实的一面,还融入了无限的田园意趣,有着无法被时间抹去的魅力。原著中深刻的苦难,仿佛也在这场“淅沥的江南大雨”中被慢慢地消解。江南仿佛一直以来都被寄予着温暖与治愈。它的诗意与美,恰是苦难中的那一丝令人留恋的温存。
参考文献:
1. 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1(05):132-139
2. 赵建飞.江南的三种再现——《春蚕》小说和电影的比较研究.[A].浙江传媒学院.2015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文中插图取于此电影。
影片信息:《春蚕》(1933年中国大陆),程步高执导,茅盾、夏衍编剧,龚稼农、高倩苹、艾霞、郑小秋、萧英主演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影像中的江南丨《春蚕》:烟柳画桥,诗意的江南有多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