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涂尔干的这句话,让我觉得惊为天人︱我书架上的神明

2022-05-21 08: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Strausses 施展世界

欢迎来到“我书架上的神明”,在这个栏目中,我会不定期和你聊聊那些曾经影响过我的书。我不会系统地解读这些书,而是会以清单体的方式谈谈它们对我的启发。

今天这期继续和大家聊涂尔干。

1、上一期讲了我自己对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解以及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这一期再来讲讲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有一句非常点睛的话,说“宗教就是社会”。为什么这么说?涂尔干要去发掘的是,这个社会之所以能够彼此团结起来、凝聚为一体究竟是基于什么。肯定不是也不能基于物质,因为物质关系反倒容易引起人们彼此之间的冲突,而且物质关系太易变了;能够把社会团结起来的,一定得是某种精神关系。而这种精神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涂尔干发现,它是通过人们对某种故事的认同而建立起来的。基于故事形成的认同成为了社会凝聚力的精神内核。涂尔干又进一步问,最初的这个故事是什么?他得出结论,最初的故事就是宗教。

图︱《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书影

2、宗教是怎么起作用的呢?涂尔干提出宗教的一个最核心的功用是区分出神圣与凡俗,把这两者做一个二元划分。究竟什么是神圣?什么是凡俗?区分的标准、边界在某种意义上是任意的,并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具体怎么区分,是由宗教内部怎么讲这个故事决定的,故事的讲法决定了神圣和凡俗的边界。一旦区分完之后,神圣的那部分是绝对不可以触碰的,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禁忌。而凡俗这部分是可以触碰的,可以有各种矛盾冲突,讨价还价什么的都没有问题。凡俗的部分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神圣的部分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得以成立的基础,那是我们共同的底线。

3、共同的底线带来了一个绝对的共同体意识、共同体身份。在共同体的底线之上,我们仍然可以有各种冲突,但是这些冲突都会被转入法律秩序处理。而神圣那部分是不受法律所规范的,是一个绝对的、禁忌的、底线性的领域。神圣和凡俗,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社会当中的政治跟法律之分。基于我的理解,任何被界定为神圣的领域,都属于政治性的领域。一旦在政治性的领域里面发生争议或冲突,那是以力量(power)而不是以规则决胜的。对于神圣问题而言,人们没有讨价还价、妥协通融的空间。但是对于凡俗问题而言,属于以规则决胜的法律领域,人们可以讨价还价,前提是咱们得有共同底线。那共同底线由什么确保?由神圣的那部分确保,我们对神圣和凡俗的边界有一个共识,而这个共识是由宗教所赋予的。

图︱山上宝训,耶稣在山上讲道 (Carl Heinrich Bloch 创作)

4、不同的宗教对故事有不同的讲法,甚至同一个宗教里,每个信徒对故事的理解也可能不一样,从而对于神圣和凡俗的边界会有不同的理解。宗教教义学基于不同的解经方案,在同一部经的基础上,也能构建出不同的对于神圣-凡俗边界的解释,对应地,一个宗教里也会形成不同的教派。把解经这个事情对应到现代的宪制当中,宪法就是经,司法解释就是在起到类似解经的功能。

5、对经义有着同样理解的人,他们彼此之间就更容易达成共识,形成一个凝聚力。而有着不同理解的人彼此之间是容易冲突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底线不一样。神圣和凡俗的边界最初并没有一个客观必然的标准,在这个阶段它有很大的弹性;但一旦人们对于这个边界采纳了某种认知,对这个社会内部的人而言,此时是没有选择的,必须得接受。宗教就是这样通过故事构建起凝聚力。

6、涂尔干进一步说,故事光讲出来还不够,讲完之后还得能够在这个社会当中获得普遍接受,并不断地唤起大家内心当中的这个故事。所以涂尔干说宗教内部有两个很重要的支撑性要素。一个是教义,教义实际上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你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你得有故事才能把神圣跟凡俗的边界给划出来。再一个是仪式,通过不断重复的仪式把这个故事烙在你心里面,变成某种文化本能,从而使得社会能够更低成本地凝聚起来。通过教义和仪式这两个核心要素,宗教塑造了社会。反过来,社会就意味着对共同底线的认知,而共同底线的认知也就意味着对宗教的某种反向塑造。

图︱用餐前的祷告(Franz von Defregger 创作)

7、在涂尔干看来,宗教就是社会。这个思考是极其深刻的,而且在那个时代被他以这种方式提出来简直是石破天惊,所以我读到这段的时候惊为天人。对于涂尔干的这些研究和思考,我又另外做了一个英国、法国、德国的类型学区分。

8、英国是一个大社会-小政府的国家。它的法律来自于普通法,而普通法来自于社会当中所有人不断地博弈、互动留下来的那些磨合出来的规则。这种不断地博弈、冲突、磨合的过程既是社会自我生长的过程,也是法律获得表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律就是社会本身,所以英国的政治问题都是法律化处理。

9、法国则是大政府-小社会,最起码自近代以来,它的社会是被政府所主导的。而法国人仍然要去追寻,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情况下,社会跟政府之间如何找到某种均衡。所以法国这边,将政治问题社会学化处理。涂尔干就是政治问题社会学化处理的一个理论代表。

10、而甭管是大政府-小社会还是大社会-小政府,前提都是你得有国家,如果连国家都还没有的话,你是没资格讨论这些东西的。德国一直到19世纪后期之前,连国家都没有,它只能先在观念当中将国家构建起来。因而,德国是政治问题哲学化处理。我之前讲过的黑格尔和康德都是政治问题哲学化处理的代表。

11、从以上这几种典型的路径来看,现代演化路径不是唯一的,我们需要在多种路径的张力当中来看待、理解西方和现代。

原标题:《涂尔干的这句话,让我觉得惊为天人︱我书架上的神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