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为邦本③|曾雄生:从春秋战国到未来的农业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整理
2022-05-23 10:4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22年4月30日,三联新知大会第二场开讲,这一场主题是“农为邦本:中国农业一万年”,由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飞舟主持,座谈嘉宾是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教授韩茂莉、唐晓峰,中国人民大学考古系教授陈胜前,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教授曾雄生。本文整理自活动速记稿,有删节。内容经主讲人审定,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主持人:站在一个大历史或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农业会是什么样。曾老师写过一篇文章——《2050年我们如何养活自己》。

曾雄生:那个文章也不是我的,我只是翻译,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写的文章。大概在十多年以前,我负责了一个课题“亚洲的可持续发展”,亚洲的可持续发展更多是从能源、环境角度去做,但是另外有一个命题就是“文化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让我来做,从哪个角度去做?要说文化,亚洲最大的文化就是农业文化,我就说“农业文化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是面向亚洲的,当时邀请了韩国的学者、日本的学者、印度的学者,还想邀请一位西亚的学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知道有一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老先生叫安卓,他对亚洲的农业史做过很深的研究,他写过一本书叫做《700年到1100年的早期伊斯兰世界的农业革命》,而且他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还试着对西亚农业的研究延伸到现在,看到未来到2050年的时候怎么来养活自己。

我们讲农业,其实就是要讲自己脚底下的这片土地,我们要看看一万年来的结构。所以我们要更多关注大概在一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以后如何影响人类的发展。我们关注的是中国,所以我更想讲一讲农业和中国的历史。

我更多关注农业对中国文明的影响,首先要引述《吕氏春秋》里一句话:“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古人对农业的这么一种定义,通过稼,发现人与自然和天地之间的关系。从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去领略它对农业大国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古代流行一本小学生的萌读歌本,有一句话“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日本食物人类学家有一句话叫做“主食作物的种类往往决定耕种这种作物的命运”。中国也有一句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方也有类似的话,“we are what we eat.”意思也都差不多,所有都跟食物有关,食物又跟作物有关,种什么才能吃什么。

完全可以通过人与农业生产的细节来反映农业对于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影响。

劝农耕作的木牍,出土于四川青城山的战国古墓中,其正反两面都记载了秦武王二年命令丞相甘茂主持修定有关农田的法律的资料,可见当时统治者对农耕作的重视程度。

细节一、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听过很多,大禹的父亲鲧在面对洪水时采用堵的方法,但是大禹采用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疏导。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治水时,“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令:命令。益:伯益;予:给予大众各种各样水稻种子。这个水稻种子可以种在比较低洼的地方,就产生了农业。

细节二,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各国诸侯国之间互相争霸,在争霸时,仍然要采用农业上的一些策略。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以后,想找他报仇,大家都知道他卧薪尝胆,知道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生聚就是用十年时间去发展农业生产、增殖人口,十年教训就是用十年的时间去训练军队,增强自己的国力,这是基本的策略。跟越国进行战争的时候,他想到了农业,在种子上做文章。越王勾践借口饥荒,向吴国借粮万石。第二年丰收了,丰收之后要把粮食还给吴国,但是还给吴国时做了一个手脚,把种子蒸了,就是把种子的生命力去掉了,吴王看到越国还回来的粮食看上去很饱满、很好,就说越国还回来的种子是否可以作为我们明年的种子呢?第二年吴国就种植越国所还回来的种子,但是因为种子是蒸煮过的,没法再生了,所以吴国大饥。

其实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采用农业上的战略战术很多。还有一个例子,《战略策》中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在黄河流域的下游,西周在上游,东周本来想利用自己的条件来发展水稻种植,可是西周却控制了水源,导致东周不能种植水稻。

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说文解字》:“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伯益:大禹治水时把水稻种子分给别人去种的官员。秦国就是伯益之后所封之国。地宜禾:这些地方适合水稻种植。所以秦国的农业生产一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原因。伯益曾经在大禹治水时,他的祖先就是种植水稻的,所以在西北地区很早就有水稻种植。《诗经》:“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这可能也是中国文献中最早有关稻田灌溉的记载。到了秦国农业更加发展,采取了一个措施,“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战国末年,赵国有一个人劝赵国国君不要跟秦国作对,为什么?有一个理由是“秦以牛田,水通粮。”牛田就是以牛耕田,牛耕田在秦国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所以劝赵国不要跟秦国作对。

秦国的农业一直是最发达的,现存最早的几篇农学论文,就出现在秦国,《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有四篇论文是反映那个时候有关农学的一些思考。

我们看历史文献还发现,最早反映现在反季节栽培的文献也出现在秦国。秦实现统一以后,秦国历史上有“焚书坑儒”,都说秦国时期文化专制主义,在秦始皇统治时搞过“焚书坑儒”,但是仔细看所谓的焚书是有讲究的,“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农业方面的书籍、医药方面的书籍,甚至属于科技方面的书是不烧的,不是一股脑都烧了,是有选择性的。为什么历史由秦国来完成统一,可能跟农业有关系。    

秦朝之后到了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读《春秋》时就发现,孔子在这本书里其他粮食作物都不写,只有麦、禾一有收成歉收情况下就记载。他从这样的细微末节中发现,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发现以后,他要广泛推广小麦的种植,所以我认为汉代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到了小麦时代。汉代之前,尽管五谷有了、六畜也有了,但要说一种代表性的农作物,基本是小米,汉代以后到唐朝之间基本进入小麦时代。

小麦在中国的本土化。韩茂莉老师讲了小麦是一万年以前从西亚地区起源,大概在五千年左右,由西亚慢慢扩展到了东亚,进入到中国。可是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的北方已经种植小米了,中国的南方已经种植大米了,从西亚传过来的小麦就与本土就有的小米跟大米产生一定的冲突。最初中国人接触小麦完全是按照种大米、种小米的方式去种植小麦,基本是春种秋收,可是这种外来植物秋天种才比较适合,所以早期的种法并不完全适合。而且中国人最初接触到小麦时,仍然按照中国人吃大米和小米的方式去吃小麦,基本上就是蒸煮直接吃麦饭,没有加工技术。到了汉代以后才发生了一些改变,把它由春种改为秋种,因此就有冬小麦的出现。食用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是整粒蒸煮,然后变成麦饭——和中国原有的小米、大米饭没法比,到汉代以后采用面食技术,有了磨子之后,可以加工成面粉,这样食用品质才提高。

经过春麦到冬麦的粒食变面食华丽转身之后,小麦取得了“一谷之下,百谷之上”的地位,就击败了中国北方原有的小米、黍子、糜子等作物,并影响到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汉代以后中国的农业历史按照作物来划分,可以称之为小麦时代,在这之前是小米时代。

这种麦作对中国的影响,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屯田许下,出现了专门的法律去保护小麦生产,由于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进一步南下遭到了在长江流域的孙、刘两个政权的抵抗,孙、刘联合抵抗曹操,因为长江流域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我把这个历史现在看作是两个水稻农业政权和一个旱地农业政权之间的较量,三国鼎立的历史看作是两个南方稻作农业政权和北方旱地农业政权之间的较量。

到了西晋时,国家实现短暂的统一,表面上吃旱粮作物的北方战胜了吃稻米的南方,但是吃麦子的北方并没有真正对正在兴起的当时吃米的南方形成碾压之势,于是又出现了所谓南北对势的历史状况。

尽管北方对南方是鄙视的,因为他是文化的中心,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对南方是鄙视的,但是南方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兴起却引起了北方的关注。《齐民要术》专门记载了很多当时南方的因素,除了水稻之外,专门有一卷写“非中国物产”,所谓非中国物产大部分都是中国南方的物产,就引起了一些关注。这种关注在政治上的体现,到了隋朝以后,就开凿了大运河,目的是把南方的一些物产运往北方,主要是稻米,因此水稻到了唐朝之后,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越来越看得出来了,所以到唐朝时就开始“仰江淮以为国命”,江淮地区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国家已经离不开江淮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了。所以稻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到了唐朝以后,我认为中国的历史如果以作物来说,进入到了所谓稻米时代,稻米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稻米形塑了国家的版图

在辽和北宋时期,辽国和宋朝边界是在河北边界,而且宋初时曾经想通过水稻种植将他们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主要是契丹、辽国之间固化在河北沿边地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曾经以水稻种植为边界,种植水稻的地方都是宋朝管辖的,不能种水稻的地方就归辽国、契丹。这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北宋中后期气候转寒,这种依靠水稻种植来维持宋和辽国之间的边界越来越靠不住,所以到了南宋时,宋和北方少数民族就变成了以淮河为界。北宋的时候,宋辽边界基本上是在游牧业和农业之间,到了南宋时,宋和金的边界是以水旱农业为界,北方是旱地农业,南方是水田农业,大概是这样一种情况。

水稻的重要性不仅形塑了中国历史上朝代的一些边界,还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理。2014年,有一篇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研究了北方旱地农业农民和南方水田农业农民心理的不一样、文化认同的不一样,他说北方的农民由于种植小麦等因素,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而南方稻作地区农民由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形成了相互协作,更多倾向于集体主义。

新作物与人口问题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稻麦等传统作物在不断扩展领域的同时,韩茂莉老师讲世界有三大农业起源地,除了中国、西亚,还有美洲,美洲起源的作物到了明清时期开始进入中国,新作物就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口的增长。但是美洲新作物到底对中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现在学术界有争论,有的人认为很大,有的人认为不是那么大,我个人认为不是那么大。

的确,在明清时期,随着美洲农作物的传入,中国北宋时人口曾经达到过1个亿,到了清朝,中国的人口由2亿翻番到了4亿。但是这些新增长的人口都是靠美洲传过来的新作物,靠马铃薯、玉米这些养活的吗?显然不是的。我觉得清代人口迅速增长仍然主要是靠传统的稻麦来养活。传统稻麦怎么养活的?第一,提高单产,明清时期,中国的水稻单产是有所提高的;第二,主要是靠扩大水稻跟小麦的种植面积来维持。这里专门考察水稻的扩张、稻作农业的扩张,我在自然科学史所做研究,我们这个所以科学史研究为主,我做的是农业史,而农业史做得最多的还是水稻栽培史。

我在最近几年做了关于水稻在北方的研究,我们一般认为在宋朝时,中国南方的稻作农业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已经定型了,但是发展定型之后,必然会对周边的地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发现一个现象,宋代以后,源于南方的一些技术开始向北方传播。与韩老师讲到的情况正好相反,韩老师说历史上北方人大量南迁,她尤其讲到水稻的移栽,是北方带到了南方。可是当南方稻作成熟时,南方成熟稻作技术又开始回馈到了北方。

韩茂莉:明清一代的移民是反方向的,从南开始往北移。

曾雄生:对。所以中国南方的稻子技术传到北方,导致北方一些地区的水稻种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专门研究过三种类型的北方水稻,山西晋祠稻、北京京西稻和天津小站稻等,分别代表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山西晋祠稻基本是中国北方的稻作类型,山西很早就有稻作,据说在四千年左右的时候,陶寺遗址里就有稻作遗存的发现。北京京西稻基本是跟明清皇家政治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稻是供皇家食用的;天津小站稻基本是以军事屯田作为背景所发展起来的稻作农业模式。这三种模式基本上代表了唐宋以后,包括宋初,在宋辽边境之间屯田种稻,它实际上也是屯田种稻的一种模式,基本上就是这三种模式导致了北方稻作的发展。

我发现这三种模式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受到了南方稻作的影响,因为宋代以后开始回馈到了北方。我专门写过一本书《水稻在北方》,关注的是华北地区的情况,主要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一些情况,实际上当时中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水稻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看了地方志的记载,中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很多地方最早稻作的记载就是出现在明清时期以后,在这之前这些地方都没有稻作的记载。

尽管明清时期有外来作物,又有中国本土作物不断扩张,但是中国的农业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比如1910年,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1911年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1917年,毛泽东《湘江评论》里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到这个时候并没有解决农业问题。

前面一再讨论一个问题,农业尽管在整个国民经济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好像农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其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农业的重要性依然如故,每天要吃饭就离不开农业,这是不用讨论的问题。

到了1959年,都解放十年了,毛泽东依然说,“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这一观念他仍然没有改变。

毛泽东从1917年时就提出他最关心的吃饭问题。十年之后,毛泽东就试图来解决吃饭问题。他怎么解决问题?第一,发动武装斗争,秋收起义,第二年又在砻石会师。秋收起义,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知道农业跟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砻石会师,有南方生活、生产经验的人都知道,砻是一种生产加工工具,砻是脱壳的一道工序,水稻脱粒之后就变成稻谷,稻谷脱壳变成稻米,脱壳的工具就要用到砻。时间和地点好像是有讲究的。这是毛泽东解决吃饭问题想到的。历史上所有战争的发生都跟争夺粮食有关系,《韩非子》里讲到,战争主要是为了抢夺粮食。

1941-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候,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我做过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农业讲究精耕细作,“精耕细作”这个词什么时候才有的?很多人认为这应该是很古老的成语,实际上不是,我看文献里最初出处大概是1943年年底,从1943年开始,“精耕细作”这个词才真正流行起来。到了1957年,毛泽东说:“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具体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到了六十年代,“农业八字宪法”又概括为“科学种田”。

“农业八字宪法”宣传画

“农业八字宪法”

从五六十年代“农业八字宪法”“科学种田”,到现在农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尽管中国用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超过20%的人口,以前有一个说法,是中国用不到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4的人口,这两个数据上多少有些差异。反正就是说中国很了不起,中国农业非常发达。尽管如此,中国农业到现在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吃饭问题,农业到现在仍然面临很多困境,首先人口还在增长,尽管咱们这几年舆论界讨论现在“少子化”现象,将来人口会越来越紧张,但是有学者预测:中国人口到2025年前后还会有一定增长,到了2050年时才会下降到13亿左右。就是说在可见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口还是呈增长状态。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中国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耕地越来越少,而且地力也在下降,气候变化也日益影响到农业发展。还有一个更突出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短缺。现在农村“空心化”严重,我们家还在农村,现在农村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将来谁来养活中国?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越来越少了。

中国农业还面临需求变化的问题。原来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由于经济发展以后,吃饱之后更多想吃好,所以对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

我关注水稻比较多,水稻里面有籼稻,北京人叫粳米,粳米就是南方的早籼稻,最近这些年早籼稻的消费量越来越少,但是粳稻消费量在增长,说明经济改善以后,想吃好一点的稻米。

与此同时,农业的功能在延伸,除了物质生产,还希望农业提供一些休闲娱乐、生态保育方面的功能,所以现在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未来农业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借助多伦多大学老先生的研究,他觉得今后农业的发展目标将要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注重品质,比如有些人得了糖尿病,糖尿病一般要尽量少吃碳水化合物,农业科学家就试图培育出一种糖尿病病人能够吃的大米,功能性农产品将受到青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要受到追捧。这是将来农业的一个方向。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毛泽东说依靠精耕细作来解决吃饭问题,但现在单单提“精耕细作”还不行,应该是基于科学的精耕细作来解决吃饭问题。基于科学的精耕细作,比如现在流行的分子育种、设施农业——最近几年发展很快的设施农业,在沙漠上盖一个棚子就可以种植,还有数字农业,提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科学农业除了最先进的技术以外,也包括传统的经验,如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古代以来一直是行之有效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很大程度上中国是依赖于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来维持的。比如北方先是种小米,后来种小麦,到了南宋以后大量依靠稻米,很多时候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

另外还要节约用水,改良土壤,甚至一些地方性的经验,比如现在搞农业文化遗产的人经常说“稻田养鱼”,这样一些技术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还有不为人所认识到的地方品种资源。因为地方性的一些品种完全适合一些地方人的口味,我来自江西,江西人喜欢吃米粉,现在的农业科学家就育出一种特别适合压榨米粉的水稻品种,可以从地方性农作物里取得这种品种资源。

未来人们对农业的期待性越来越高,我们再继续搞绿色革命,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的同时,还要开展“白色革命”,中国可能要面临转化,中国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未来种植业解决温饱问题没问题,但是要吃好了,还要有一定动物蛋白在里面,所以继续绿色革命的同时,要开展外国人流行的“白色革命”,印度也搞过,在绿色革命之后搞一个白色革命,就是牛奶这样的,发展畜牧业,也是中国农业需要的发展方向。

讨论

主持人:曾老师从春秋战国一直讲到现在,到未来,主线很明确,其实背后有一个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另外非常有意思的是讲到小麦和水稻的斗争史,稻麦之上其实都是政治和社会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

刚才曾老师讲的美洲的作物明清时代进入中国以后,您认为没那么大的影响?   

曾雄生:其实现在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还是以吃米吃面为主,谁吃番薯、玉米为主?玉米现在种植量很大,但主要用作饲料。将来这倒是会变得作用更大一些,因为要发展畜牧业,畜牧业需要饲料,将来玉米的重要性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从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由2亿增长到4亿的背景下,中国仍然还是以传统的稻麦为主,甚至到今天还是以吃米吃面为主。   

韩茂莉:曾老师提出这个观点,现在的问题不说了,大家都经历过,如果放在历史时期,因为玉米、红薯是明晚期进来的,从清代到民国,你提这个观点有数据吗?  

曾雄生: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研究,是有一些数据的,但我没有详细去看。    

韩茂莉:因为我看到的地方志比较多,大概把明清地方志两千多部,跟农业有关的不但都摸了一遍,而且都录下来了,占得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像华北地区旱地作物为主,他们会种小麦,可是农民很少吃小麦,跟你老家不一样,你老家的平原种稻子就吃稻子,但华北不是的,很多都变成商品了,过年吃面,平时吃粗粮。   

唐晓峰:我生活的前三四十年,粗粮还是占很大部分。我们北方的生活经验,确实改革开放之后才敞开了吃细粮,此前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吃白薯,玉米面都没有,我们前半生基本是粗粮为主的时代。    

曾雄生:您指的粗粮是什么?

唐晓峰:玉米。

曾雄生:这也是事实,但中国人口的重心依然是在南方,就在你们吃粗粮时,它所养活的人可能有一定的数量。按照《天工开物》宋应星的说法,70%以上是靠吃稻米来养活的。后面的情况,尤其建国以后的情况,吃粗粮占多少比重,局部地区人口不好说,有些占比高一些,有些占比低一些。我们小时候也不是太富裕,接近于半温饱状态,但基本都是吃米饭的,红薯也吃过,但是一两顿当时觉得好玩才吃的。

韩茂莉:你们当时插队也吃不上白面,我们小时候在北京70%是粗粮,这个印象很深。  

唐晓峰:北方人口底数占多少,有一个数量平衡问题,按数据说话。从生活经验来看是这样的,黄河流域基本上就是这样。从范围来讲,吃粗粮的范围不小。

韩茂莉:而且现在很多人都说棒子面有营养,我说这个营养我年轻时都补够了。

唐晓峰:“八字宪法”是当时一个口号,完全纯粹是从农业技术出发,还有精神面貌,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学大寨,有几个口号,我觉得口号基本把那个时代,比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是机械化,这些该提到的几乎都提到了。另外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该提到的都提到了,但仔细看“土、肥、水、种、密、保、管、工”里,除了“工”“种”其他六个都是靠人的勤奋,所以当时我们在农村的时候想到发展,只好卖力气。后来承包制之后,把集体勤奋变成个人勤奋,还是走勤奋道路,这个不行,这个提升的空间有限,最终解决我们农业大翻身是靠的新的品种,化肥、农药,这都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社会最后来支援农业,科学农业不是农民自己干,是科学界、知识界、社会相关各界来支援农业,靠农村内部勤奋的话,联产承包就到头了,最后真正解决问题不是在这个地方。

我们原来关键是锄地提高产量,一遍、两遍、三遍,最后锄什么地,(化肥)一洒,草就没有了。原来说青纱帐可以作战,可以跑进去的,现在根本跑不进去,那些大玉米戳在那儿,人是钻不进去的。这个变化完全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薛瑞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