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慰剂研究带来的灾难:一场对弱势群体的围猎
原创 Benedetti 神经现实 收录于合集#深度 | Deep-diving 340 个 #认知科学 108 个
几十年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揭示安慰剂效应的全面影响——一颗简单的小糖丸或其他非药物"假干预"就具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惊人能力。这类研究至关重要,它为这种强大的心理效应赋予了科学依据。但科学的进步也产生了反作用,催生了一个围猎弱势群体的替代医学产业。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描述了一个现象,即病人仅仅是相信和期望将获得药物治疗就可能产生好处[1],例如减少疼痛[2]。尽管乍一看很奇怪,但安慰剂效应根植于人类大脑中深刻而迷人的机制,并体现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照的力量。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30年来,我一直在与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努力地研究这些机制,他们中有各个领域的专家,从生物化学到生理学,从遗传学到大脑成像。我们已经了解到,仅仅是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就能激活人类大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比如缓解疼痛的阿片类物质和大麻素,以及增强愉悦感的多巴胺[3]。安慰剂、医生的话和药物都有一些共同的作用机制。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一些替代性药物确实可以对病人产生积极的效果,尽管不一定是通过其发明者所设想的机制,而是通过安慰剂效应。这适用于从奇怪的护身符到针灸的各种治疗方法——例如,已有研究表明,接受真正针灸治疗的病人的疼痛缓解效果与接受假针灸治疗的病人的疼痛缓解效果大致相同。
在理解安慰剂方面取得的科学进展令人着迷[4]。但是,所有这些研究还导致了一个不幸的结果[5]——利欲熏心的人或公司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武器: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他们不再需要证明他们提出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就可以轻易断言这些疗法有效。我收到过无数关于新疗法的古怪建议,包括护身符、药水、吉祥物和奇怪的仪式。他们的发明者声称这些疗法能够对健康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并常常寻求我的推荐。近年来,这类建议的数量急剧增加[6]。可悲的是,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科学研究正在助长这种新型的伪科学。
- Zim & Zou -
安慰剂不能治病
据我们所知,安慰剂不能治愈疾病,但有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例如,研究显示安慰剂可以减少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和肌肉僵硬等症状,但并不影响疾病的进展,大脑细胞的退化仍在持续发生。在这一点上有很多困惑,不幸的是,许多人声称他们可以用安慰剂治愈几乎所有的疾病。
下面是我们确实知道的一些事情。安慰剂和阿片类药物已被证明可以影响大脑中相同的疼痛抑制系统,并产生强有力的效果。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安慰剂与安非他命一样有效,都能使多巴胺的浓度翻倍。对于那些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人来说,安慰剂被发现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作用于相同的大脑区域。
先在一段时间内给人们同时使用安慰剂与药物干预,然后停用药物但继续使用安慰剂,就可以训练人们仅对安慰剂产生反应。例如,经过训练,病人可以对一种特定的味道产生反应,就像他们对控制白细胞介素-2(一种调节免疫系统中白血球的蛋白质)的药物产生反应一样。还有一些人经过训练后,可以通过吸入假氧气来缓解高原反应。
即使是"诚实安慰剂",即病人知道他们接受的是假的治疗,也可以起作用——就像我们在观看恐怖电影时可以体验到真实的恐惧和生理反应[7],例如起鸡皮疙瘩,尽管我们知道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是假的。
因此,如果一个销售人员说:"这种药水(或仪式,或护身符)会减少你的疼痛",这不一定是谎言,因为安慰剂效应确实可能刺激大脑中的疼痛缓解回路。但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如实地使用这些话术。
问题在于,这些营销人员经常会夸大药物的潜在效果,声称能够"治愈"而不是缓解疼痛,或者错误地暗示只有他们自己的昂贵产品才有这种效果。更糟糕的是,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产品包装成一种替代品,要取代能更有效地治疗严重疾病(例如癌症)的常规药物。换句话说,他们通过作出无法兑现的承诺来围猎弱势群体,而他们的依据正是与安慰剂相关的科学研究。
即使服用安慰剂可以减少疼痛等症状,这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例如,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疼痛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单独针对疼痛进行治疗,可能会妨碍医生的诊断,或延误重要的医学治疗。
- Zim & Zou -
安慰剂研究面对的伦理十字路口
对新的科学发现的滥用往往会带来伦理问题。在物理学中,核能可以被用来提供能源,也可以被用来炸毁城市。在生物医学中,基因组学研究可以用来改进药物,也可以用来强化有害的刻板印象。要决定怎么做并不容易,例如是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约束,还是限制其某些方面的应用。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有关安慰剂效应的伦理十字路口。
我们怎样才能阻止社会走上危险的道路?教育、沟通和诚实是医疗实践最好的朋友。病人和医护人员应该知道安慰剂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
研究界和医学界必须对许多常规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加透明,承认其中一些是有效的,而另一些则是无效的。比如说,许多非处方产品的疗效就令人怀疑[8]。诚实会增强病人对医学的信任和信心,这是对付黑心医生最好的解药。
参考文献
1.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mind/2017/rebranding-placebos
2.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health-disease/2020/types-of-pain
3.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pharmtox.48.113006.094711
4.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mind/2017/imagination-effect-history-placebo-power
5.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pharmtox-052120-104536
6.https://ascpt.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pt.1579
7.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637214211003892
8.https://theconversation.com/are-over-the-counter-painkillers-a-waste-of-money-71433
作者:Fabrizio Benedetti | 翻译:Andie
校对:玛雅蓝 | 编辑:山鸡
封面:Akvile Magicdust | 排版:光影
原文:
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society/2022/science-placebos-fuelling-quackery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