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明扬:舆论中心的“张巡人相食”始末丨新书

2022-05-18 19: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张巡的牙齿(二)

(选自丨张明扬《弃长安》)

书名:弃长安

作者:张明扬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页 数:320页

张巡并不是横空出世于睢阳。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张巡就主动站在了抗击叛军的第一线。

安史之乱爆发时,张巡正任真源(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县令。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叛军大将张通晤连破宋、曹等州, 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太守杨万石就投降了安禄山,还逼迫张巡跟着从贼。张巡带领全县官吏大哭于玄元皇帝祠,随后愤而起兵,跟随者有一千多人。在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张巡成为叛军恨不食肉寝皮的奇男子。

雍丘(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县令令狐潮归降安禄山之后, 适逢城中大乱,张巡带兵趁乱攻入雍丘,令狐潮弃城逃跑。从天宝十五载二月令狐潮率军反攻雍丘开始,到十二月初张巡主动弃城,雍丘守了十个月,常态是以两三千人的微薄兵力抗击叛军的数万人。其间叛军又是强攻,又是围困,又是劝降,又是切断粮道, 但雍丘始终岿然不动。

张巡在雍丘遭遇的最大危机是,守军得知长安失守后,军心为之浮动,有六名将领联袂找到张巡,劝他说:“雍丘兵力薄弱,难以长期抵抗,何况如今皇帝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不如投降算了。” 张巡当时假意答应,次日,他将天子画像悬挂在大堂上,然后领着官员将士一起朝拜。正当众人触景生情泣不成声之时,张巡突然命人将那六名将领带上来,先是责以君臣大义,然后一同推出斩首,极大振奋了雍丘军心。

张巡守雍丘最神奇的一幕是用草人借箭骗倒了令狐潮:他命人给一千多个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绳子串起吊到城下,做出一副夜袭的模样,叛军自然是万箭齐发……当守城将士把“黑衣人” 拉上城楼后,清点战果,居然得箭数十万支。

至德元载(756)十二月初,张巡主动放弃雍丘,率将士三千余人、马三百匹,移师向东,转战宁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睢阳太守许远闻讯后也亲自带兵赶来助阵,这也是张巡和许远在战场上的首次合作。在宁陵保卫战中,唐军大破叛军,据说斩首一万余级。

张巡在宁陵只待了一个月。很快,前方传来了叛军即将大举进攻睢阳的战报,许远立刻遣使向张巡告急。至德二载(757)正月,张巡带着仅有的三千人进驻睢阳,许远所部也只有三千八百人,两军合兵也不过六千八百人。

而在睢阳城下,是尹子奇带来的十三万大军。

在双方交锋的第一个回合里,张巡指挥唐军昼夜苦战,最多时一天击退叛军二十次进攻。激战十六天后,叛军在睢阳城下留下了两万多具尸体,被唐军俘虏的将领多达六十余人。在第十六天深夜,尹子奇趁夜悄悄拔营而走,睢阳士气大振。

张巡的神勇,令睢阳太守许远不胜钦服,他主动向张巡提议:“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请公为远战。”从此, 许远只负责粮草、军械等居中后勤事宜,将守城作战的指挥权悉数移交给张巡。

一个多月后,尹子奇卷土重来。张巡下令杀牛慰劳三军,随后率军主动出击。叛军发现唐军只有寥寥几千人,竟敢出城决战, 乐不可支,一派骄兵之态。许远城上击鼓,张巡亲执战旗,率军正面冲击敌阵,唐军锐不可当,倏忽之间就击溃了叛军,斩杀三十余将,击毙士卒三千余人,追亡逐北数十里。

第二回合,张巡再胜。

至德二载五月,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尹子奇仍然围着睢阳日夜猛攻。有一天晚上,张巡命令军队擂鼓列队,做出一副即刻夜袭敌营的姿态。叛军见状高度戒备,彻夜不眠,一直折腾到第二天凌晨,也没见唐军真的进攻。

天亮之后,张巡下令停止擂鼓,并解散了集合的队伍。叛军登上瞭望塔,仔细观察睢阳城的情况,发现唐军果然没了进攻的动静,这才让枕戈待旦了一晚上的士卒解甲休憩。就在此刻,张巡与麾下骁将南霁云、雷万春等十余人,各率五十精骑,突然从城门杀出,直冲敌营。刚刚歇下的叛军营中大乱,又被当场斩杀了五十多名将领、五千多名士卒。

张巡欲趁势射杀尹子奇,但在乱战之中却又无法及时辨识、定位,便心生一计,让士卒找到一些细木棍当作箭矢射出。被射中的燕军毫发无损,误以为唐军箭矢告罄,急忙找到尹子奇邀功汇报。张巡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确认尹子奇后,便让神射手南霁云上弦发箭,尹子奇虽未被当场射杀,但箭入左眼,要不是撤得快,差点儿做了南霁云的俘虏。睢阳之围遂解。

第三回合,张巡又胜。

在睢阳保卫战的前三回合中,张巡将自己在雍丘保卫战中初露锋芒的军事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少胜多、昼夜苦战、以攻为守、夜袭敌营、削蒿为箭、斩首战术……张巡证明了他是这个时代的军事天才之一。军兴以来,唐军中表现比张巡更优异的将领可能也只有军神李光弼了。

张巡还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他会抽空针对围城叛军进行攻心战,以忠义为感召,前后说降了两百余人,这些人投诚后就成为睢阳最坚强的保卫者。

七月初,尹子奇又征兵数万,再攻睢阳。叛军军势复振,但坚守了半年的睢阳却进入了被围城以来最艰难的时刻。首先是严重缺粮,睢阳城内三万石存粮已濒临耗尽,张巡和许远不得不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全城军民每人每天分米一合(二两左右),不够吃就杂以茶纸、树皮为食;同时,尽管开战以来叛军在睢阳城下死伤数万,但睢阳外无援军,士卒战死一个少一个,到七月只剩下了一千六百余人,且是“饥病不堪斗”的残兵,实质上已经丧失了如之前那样主动出击的能力,唯余死守一条路。

为了从速攻城,尹子奇出动了一种特殊的云梯,据说类似于高塔,“势如半虹”,可“置精卒二百于其上”,一旦靠近城墙,梯内的叛军就可直接跳上城头。张巡迅速想出了应对方案,命人在城墙上凿了许多隐蔽的洞口,每三个洞口对付一座云梯,待云梯靠近,一洞负责钩住云梯使其不能后退,一洞负责顶住云梯使其不能放上城墙,一洞负责烧掉进退两难的云梯以及梯上的叛军士兵。

尹子奇每每想出一种攻城战法,祭出相应的秘密武器,张巡就可以回应出一种克制之法,两人的斗法背后,是这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城池攻防战。

尹子奇祭出“钩车”,顶装铁钩,专钩睢阳城上的木制敌楼, “钩之所及,莫不崩陷”;张巡就针锋相对地设计了一种“吊车”,在大木顶端扎上铁链、铁环,连钩带车一起吊上城头,再斩断铁钩,将车扔下城去。尹子奇使出“木驴”,大约相当于明清战争时 代的“楯车”,内藏士兵,外包牛皮,火攻和弓箭都无可奈何;张 巡将金属熔化成高温的“金汁”,倾倒在木驴上,立刻将其烧成焦 炭。尹子奇亮出“磴道”,就是用树木和沙土袋为材料在睢阳城西 北角修筑一条便于大军冲锋的攻城坡道;张巡就命人每晚将松明、蒿草等易燃物塞在坡道下面的树木中,连续十几天秘密操作都未被叛军察觉,等到时机成熟、风向有利时,张巡便下令火烧磴道, 无数火堆瞬间被点燃,大火一直烧了二十多天才熄灭。

尹子奇终于黔驴技穷,被迫放弃了强攻睢阳,命士兵在睢阳城外挖掘了三道壕沟,并设置木栅以阻挡唐军突围,明摆着是想把唐军困死在城中。睢阳粮草将尽,尹子奇需要的只是等待。

第四回合,张巡胜,但睢阳已是强弩之末。

进入八月,睢阳守军更是只剩下了六百人。张巡决定不再下城,他和许远各领三百人,他守东门和北门,许远守西门和南门, 与将士们在城头上同食共寝。在叛军已将睢阳围得水泄不通,唐军缺兵断粮之际,张巡深知,能救睢阳的就只有援兵了。

当时,睢阳附近有三支唐军: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贺兰进明在临淮(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南),但这些人都在一旁拥兵观望,畏葸不前。危急之时,张巡派南霁云率三十骑兵突围而出,告急于贺兰进明。这位被称作“南八” 的盖世勇将“直冲其众,左右驰射”,以仅阵亡两人的代价,冲出了叛军的数道包围圈。南霁云终于见到了贺兰进明,但这位御史大夫或是惧怕叛军势大,或是嫉妒张巡、许远的军功,据说还有唐军内部互相倾轧的因素,总之推说“今日睢阳已不知存亡,援兵去了还有什么用”。南霁云苦劝:“睢阳若已失陷,我愿以死谢大夫。且睢阳与临淮互为犄角,若睢阳失守,叛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临淮,两城譬如皮毛相依,怎能不救呢!”贺兰进明虽无意 救睢阳,但爱惜南霁云的忠勇,想将他收于麾下,便设宴款待, 还安排了奏乐。宴席上,南霁云滴酒未沾,泪洒当场,锥心泣血:“霁云昨日来时,睢阳军民已断粮一个多月了,我虽然想独食,但实在难以下咽。大夫坐拥强兵,却坐视睢阳失陷,没有半点儿扶 危救难之心,这岂是忠臣义士所为?”

南霁云此时忽然自断一根手指,对着贺兰进明说:“霁云既然不能完成主帅交给的任务,只能留下这根手指,以证明在下已经尽力。”举座悚然动容,泣声不绝。

随后,南霁云连夜离开临淮,临出城时怒射佛塔,箭入砖墙, 并当下立誓:“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南霁云赶到此前张巡曾守过的宁陵,会同这里的守将,率领城中仅有的三千士卒,火速增援睢阳。待突破叛军重重封锁杀入睢阳时,南霁云身边的援兵只剩下了一千余人,好在突破封锁时从叛军那里夺取了几百头牛。这是睢阳的第一支,也是最后一支援兵。城中军民至此知道外援渺茫,虽恸哭不已,但矢志不渝。

到了十月,睢阳已临近最后时刻,城中彻底断粮。有人建议弃城东走,张巡和许远本也不是为殉城而殉城的莽夫,如果弃城能够符合更长远的平叛大局,他们自不会拒绝。但他们商议之后, 一致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若弃城而去,叛军乘胜长驱直入,江淮就保不住了!何况,如今将士们都饿得无力远行,未必能突出重围。”身当乱世起伏之际,张巡、许远终不肯弃城而走,何尝不是一种士大夫深忧世运、心不能安的家国情怀!

继续坚守,这就是张巡和许远的最后答案。但是,他们仍然尚存希望,认为就算是战国时代原本敌对的诸侯,危难之时尚且互相救援,何况现在是同朝为官的贺兰进明等人呢,他们总不至于见死不救吧。就这一点,张巡和许远可能还是高估了人性的底线,固执地认为每个同僚心中都有“大局”这个东西在。

但是,粮食很早就吃完了,连茶纸、树皮也都吃完了,坚守总得吃东西吧?《资治通鉴》的说法是“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 罗雀掘鼠”。没过几天,麻雀和老鼠也都吃光了,张巡此时做出了睢阳保卫战迄今为止最具争议性的一件事:人相食。张巡杀掉了爱妾,许远杀掉了几个家奴,将士们不忍吃,张巡逼着他们吃…… 据《旧唐书·张巡传》所载,在睢阳守军的最后时光里,“所食人口二三万”。

为了守睢阳,张巡被迫放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包括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的道德底线。千秋功罪,谁人评说?

十月初九,当潮水般的叛军涌上睢阳城头时,饿病交加的唐军将士已无力举起自己手中的刀枪。四十九岁的张巡向西遥拜, 对着李亨的方向高喊:“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张巡此时可能还不知道,王师此时已光复了长安。

张巡等三十六人被杀时,许远被押赴洛阳,但很快,就在安庆绪逃离洛阳前被下令杀掉。和许远一起被杀掉的,还有哥舒翰。

睢阳城陷三日后,张巡、许远至死不忘的援军终于来了,由兼任河南节度使的宰相张镐亲自领军。张镐本有希望救下睢阳, 他曾严令濠州刺史闾丘晓引兵出救,但桀骜不驯的闾丘晓畏敌不 进,故意放慢救援速度,直接导致了睢阳在孤立无援中失陷。张 镐事后大怒,召见闾丘晓时以贻误军机罪杖杀了他。有一种说法 是,行刑前闾丘晓曾以家有老母为由乞活,但张镐冷冷地回答:“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

就在这一年的早些时候,王昌龄从被贬地龙标辗转回乡,路过亳州时被妒忌他才华的闾丘晓莫名杀害。张镐杀掉闾丘晓,对张巡、许远和王昌龄而言都是迟来的正义。几个月前,也是张镐,营救了因房琯案受牵连的杜甫。但像他这样的义人,却是靠杨国忠的一力推荐才走上仕途的。

睢阳保卫战,历时九个多月,按照《资治通鉴》的口径,“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李翰在《进张巡中丞传表》中称:“贼所以不敢越睢阳而取江淮,江淮所以保全者,巡之力也”“若无巡则无睢阳,无睢阳则无江淮”。

但如果不是李翰的作传辩诬,张巡的“人相食”在李亨时代恐怕都过不了舆情这一关,“议者或罪张巡以守睢阳不去,与其食人,曷若全人”。除了一声叹息,知巡罪巡,其唯春秋。

除了名垂青史的张巡、许远,阻止叛军南下还有赖于一位略显低调的功臣:鲁炅。鲁炅死守江汉地区的屏障南阳一年,南阳失陷后又退保襄阳,《资治通鉴》评价说,“时贼欲南侵江、汉,赖炅扼其冲要,南夏得全”。

江淮和江汉地区的保全,令大唐的战争经济在至暗时刻得以运转。睢阳最后陷落时,叛军政权刚刚丢失长安,即将弃守洛阳, 自顾尚且不暇,已经永久性地失去了攻略江淮的时间窗口。

新书速递

书名:弃长安

作者:张明扬

书号:978-7-5455-6606-2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页 数:320页

作者简介:

张明扬,作家,历史写作者,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近二十年,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最想穿越的时代是盛唐,为盛唐诗人门下走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变局下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从而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编辑推荐:

1.新锐历史作者张明扬作品,多位名家倾情推荐

张明扬作为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二十余年,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本书也得到虞云国、许纪霖、刘擎、张宏杰、周濂、郭建龙倾情推荐。

2.注重史实与细节,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

作者着重笔墨于安史之乱中几位关键人物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之上,提炼出与之相应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合理延展,补充史书叙述中的空白,于细节中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3.通俗历史读物,轻松好读

书中依托史实,抛开对全局历史的叙述,着重描绘安史之乱中人物群像,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作者秉持严肃的历史态度,用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把刀光剑影中的山河破碎化作数幕场景展现,不似冷硬的历史作品,倒更像是一部文学创作,令人开了头便要读完方休。同名有声书也在喜马拉雅同步上架,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4.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

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略窥盛世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的辉煌。

名人推荐:

明扬写大唐的溃败,专注事实与细节,通过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暗流涌动的讲述,让人一边感叹“原来如此”,一边赢得“不过如此”的内心平静。读史书的乐趣莫过于此。

——周濂

在国内历史作家中,张明扬态度严肃,文笔细腻,独成一家。他摒弃了前一代作者容易犯的戏说的毛病,做到叙述必建立在史料之上,同时善于设身处地、合理地解剖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不失活泼。并且,他还能从更高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层面上寻找问题的本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带来额外的惊喜,在他的前一部著作《纸上谈兵》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战争理论和技术的熟稔,但这一部作品,虽然也是写战争,却更让人感受到人物和家国命运的悲怆。《弃长安》主体描写的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读来却好像一个世代那么漫长,因为它标志着一次中国人文理想的破灭。这本书必须和着酒来读。

——郭建龙

目录

楔 子 出长安记(756 年六月十三)//001

第一章 李林甫的盛世(736—752 年)//023

第二章 杨国忠的预言(753—755 年)//065

第三章 安禄山的鼙鼓(755 年十一月初九)//105

第四章 颜杲卿的舌头(756 年正月初八)//127

第五章 哥舒翰的膝盖(756 年六月初八)//149

第六章 杨玉环的香囊(756 年六月十四)//175

第七章 李亨的中兴(756 年七月十二)//201

第八章 张巡的牙齿(757 年十月初九)//235

尾 声 回到长安(757 年十二月初四)//273

大事年表 //302

后 记 //306

主要参考书目 //309

原标题:《张明扬:舆论中心的“张巡人相食”始末丨新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