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风起陇西》摄影师韩淇名:影视剧是创造一个“世界”
“重复自己也没意思。”这是在采访韩淇名过程中,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绣春刀》到《刺杀小说家》,再到《风起陇西》,这位青年摄影师,也确实在身体力行他的创作理念。
《风起陇西》这个项目,对韩淇名来说很有吸引力,他喜欢看历史书籍,对三国时期更是有不少幻想和憧憬。当年在拍《刺杀小说家》时,短暂的休息时间,他也喜欢拿一本《三国演义》做消遣。用他的话说,三国题材对男生有天然的吸引力。
《风起陇西》剧照
然而,《风起陇西》这个项目,不管是对于导演路阳,还是对于身为摄影指导的韩淇名,都算是一个新挑战,二人之前的代表作,都以电影为主,而电视剧创作,在方方面面都与电影有所不同。
“虽然我和路导拍摄剧的经验不多。但我们一致的想法,就是要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呈现这个故事。”韩淇名说道,“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它只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本质都是要去讲述一个故事。‘风起’这个故事由剧集的形式呈现,首先要尊重剧的制作模式和呈现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讨论寻求某种创新和突破。”既要尊重电视剧创制作的方法流程,又希望做出创新和品质,绝非易事。
与导演和创作团队的讨论,逐渐清晰的是《风起陇西》是比较典型的谍战类型男性群像戏,时代背景又是大多数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三国时期。为了有更好的故事代入感和观众的沉浸体验,也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那个时期的样貌,肃杀、沉郁、古朴,是团队在前期摸索中对这部作品的定调。“大原则定了之后,所有的细节都是去配合它。”
韩淇名(右)
“能不动就不动”
韩淇名坦言,《风起陇西》这个剧本文戏很多,大家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用电影的镜头调度去完成,“一开始就没想在视听语言上如何炫技,比如像是工业化电影模式下那种上天入地的运动镜头,从技术上我们可以实现,但那样做并不恰当。”韩淇名认为还是要用精炼而常规的表现形式,“这个共识,一方面和时间成本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镜头调度和视听语言上,《风起陇西》应该是更加返璞归真一些的。”
《风起陇西》剧照
尽量减少镜头,不刻意强调摄影机的存在,不增加不必要的移动,一切的省略与弱化,都是为了呈现出一种古拙的感觉。就像我们写毛笔字一样,并不是只有写得特别漂亮才是美,有时候呈现出某种略显笨拙的状态,也不失为另一种美的存在。”韩淇名表示,只有在剧作提供了足够的戏剧动机和情绪支撑时,他才会去运用一些相对复杂的视听语言去辅助,而这个辅助也是极其克制和谨慎的,“总的来说,能不动就不动。”
《风起陇西》剧照
这种“能不动就不动”,也贯彻到了动作戏的拍摄中。此前导演路阳也曾对《风起陇西》的动作戏风格做过总结,要迅捷干净,不能有“武侠”的感觉,要更写实,且具备肃杀之感。基于这种理解,《风起陇西》和同样有不少动作戏场面的《绣春刀》很不一样。
韩淇名介绍,拍《绣春刀》的时候,他们用了特别多手持摄影来营造出动作场面的临场感,“那在《风起陇西》这个基调逐渐清晰的情况下,我们想把动作场面拍得更加的客观,渲染也是点到即止。我们手持运用的就并不多,就想把它拍得扎实,每个动作都让大家看清楚,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调度。”
《绣春刀》剧照
“控制光”
要接近想象中三国时期应有的古朴质感,“光线”的处理,是摄影灯光部门需要前期做好设计和考量的关键。“像古代应该以火光和自然光照明,那就要尽量去模拟出二者的效果。之前拍《绣春刀》,我们也做过这样的尝试,但我觉得不够彻底。”韩淇名说道,“之前我们拍摄受限于技术条件、制作时长的问题,可能在模拟自然光这件事上限制比较多,人为的痕迹还是会通过一些细节显露出来,这是之前我们创作上的遗憾。”
而这一次,《风起陇西》确实呈现出了某种自然光效,夜色中摇曳的烛火,白昼雨天的暗淡等等,光线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风起陇西》的古朴肃杀之气。但在真实拍摄过程中,自然光的运用经过了韩淇名和摄影团队严格的改造与模拟。“自然光的不可控性,反而决定了它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所以剧中呈现出的‘看似自然’,其实从设计和执行层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风起陇西》剧照
夜戏中大家看到的“烛火”照明,并非使用真正的烛火拍摄,“因为现有的机器感光度是做不到的。而且要完全用烛火打出主辅光轮廓光甚至环境光,也是不太可能的。”韩淇名道,“真烛火大多是作为背景点缀,主照明的烛光是模拟的,我们设计了很多小道具,比如烛台上面做了机关,找了尽量小、但发光功率比较大的灯泡,再增加频闪器,模拟出那种火光的闪动效果,后期再通过特效处理成烛火,这样光源的方向和影子就可以在真实的位置上。”
而日戏的难度,在于外景拍摄时自然光的变化无常,单说每日从早到晚的光线变化便足够难搞。在观众看来,一场十分钟的戏,其实际拍摄可能是一整天,那外景中自然光的变化,就会导致同一场戏的不同镜头,光效差异极大。“我们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光线上的控制”,韩淇名表示,现在大家在《风起陇西》中看到的很多日间外景,都是先把场地用黑布罩起来,然后随着太阳位置变化,不断调整黑布的遮罩位置,再辅助灯光设备,来将一场戏需要的光效锁定在某个时间段。“基本上每拍一条,就得重新调整布光。”
《风起陇西》剧照
“出新”的“代价”
为了完美呈现出一开始给《风起陇西》定下的影像风格,这部剧集,还采用了国产电视剧比较少用到的2.35:1的宽画幅,相对低饱和的低调摄影。喜欢的观众,称赞“高级感”“电影感”,然而,不喜欢的观众,却吐槽“太暗”“不习惯”“看不清楚”。
韩淇名解释,“高级感,电影感”这种词汇,创作过程不会听到任何人去这样描述,所有的效果预设都是服务于这个故事和人物的,所谓的电影感,绝对不是这个创作中最原始的本意。为了更好地还原我们心目中的那个时代,营造出那个氛围,在表现手段上,我们不会无故地摒弃某种表现手法,也不会因为“电影感”刻意一定要采取某种手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制作规律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宽画幅的选取主要是考虑人物群像的呈现,也希望能在镜头中更多展现环境以帮助演员带入情景。非高饱和、柔和高反差的低调处理,则是为了营造肃杀压抑的谍战氛围。
“观众觉得太暗了”这一点,韩淇名表示,这是他最想回答的问题。他坦承,拍《风起陇西》之前,他跟路阳导演沟通这部作品最终呈现的面貌时便有过顾虑,“是预想到会有争议的,但确实没有想到争议这么大。”
《风起陇西》剧照
“画面暗不暗这些,观众都有评价的权利,有欣赏的角度,观众不管什么反应,我都是能理解的。”韩淇名表示,“咱们说白一点,能不能用更安全稳妥的方式去拍?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他还是坚持,“摄影师是很单纯的工作,在我看来,创作就是要追求新的东西,要把自己想象的实现出来。”
“我不是任性不顾观众的体验,而是既然确定了一个创作方向,在拍摄中就要不动摇地去执行。执行就怕什么?就怕你本身没想得特别明白,然后过程中你又瞻前顾后了,那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是:你的风格也没呈现出来,你也不知道拍出的一个什么‘四不像’,这是很可怕的。”韩淇名认真道,“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比如你的创作态度不够坚决,你的创作思路经常陷入自我怀疑。”
“要在创作上走得更远,出一些新的东西,那确实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去面对质疑,甚至影响到职业生涯。所以它也格外需要勇气。这一点上,导演,制片人,资方都给予了我足够的信任和发挥空间。”
而在《风起陇西》播完后,韩淇名和路阳还做了复盘,如何吸取这次创作的经验。“像电影的话,大家关一个小黑屋里在大银幕上看,这个暗部细节可否完全呈现是有优势的。但电视剧的播出,确实要面临不同播放媒介的差别以及播放环境,播放终端的宽容度够不够等因素。对于把暗部的细节控制在曝光曲线极限位置的情况,有条件的话,我们播出前做一些测试。做不同的播放版本,比如专供电视播放的,Pad或手机播放的。”韩淇名坦言,“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更好地呈现片子原本的样貌。”
《风起陇西》剧照
“新朋友”带来的惊喜
从入行到现在,韩淇名自认,技术层面上,每部戏都有遗憾,每部戏也都会有提高和完善,但对他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对影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理解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于技术怎么样,专注于怎么把画面拍得更完美。经过了多年职业的拍片过程,我会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故事和人物:我要如何通过摄影去帮助故事和人物的完成。”
“影视剧是创造一个虚拟世界,但这是一个你想让观众相信并沉浸的虚拟世界。它的建立关乎技术,但更多关乎创作意识。怎么营造这个世界的真实感,人物的真实感,这是随着职业生涯的进展,我作为摄影师需要更多去思考的。意识上有所突破后,技术手段上才有更好的实现。”
凭借《刺杀小说家》,韩淇名去年入围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等多个影节的最佳摄影奖提名
要建构一个令人相信的虚拟世界,在韩淇名看来,摄影必须是一个“前期”的工作,“你必须在前期筹备的时候,就把创作思路、创作目标想清楚。”但他也表示,就算想得再全面细致,每天到现场,还是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拍摄环境,要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而这其中,往往需要摄影师的临场判断。
一种突发情况,是创作本身带来的,“演员和我们摄影师会互相影响,当你感受到了演员的情绪之后,再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你可能会判断,设计好的常规拍摄方式不是最佳,可能本来设计好的方案会临时调整。”
剧中,陈恭杀黄预为妻子报仇的一场戏,本来按原方案,这场收尾的镜头,要重点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演。“但当坤哥(陈坤)身处那个环境,我们从远处看到他的时候,直觉告诉我们要让观众看到这个场景的全貌。我们临时决定换上长焦镜头,远远拍摄陈恭复仇后浴血萧瑟的身影,摄影机也担心打扰到他这片刻的安宁。工作人员也是自觉地不敢发出太大的响动。这一幕也确实达成了剧中陈恭这个人物的一段高光时刻。”
还有一种突发情况,就是客观条件的变化。剧中李严最后被马岱抓捕的戏,饰演李严的尹铸胜老师要全程在马上进行表演,为了演员的安全起见,这场戏原计划是拍完全景后,演员换到道具马上进行近景的拍摄。结果拍摄当天出了状况,拍这场戏时天色将晚,“时间不够,我们得抢那个光,只能在跟尹老师沟通好后,架了三个还是四个机位,一整条捕捉他的表演。”
拍摄中,马突然尥蹶子,众人吓了一跳,幸而尹老师马术精湛,没有出事,而面临绝境的李严,与在包围中高高跃起嘶鸣的马,也形成了某种影像的互文,成了“神来一笔”。现在想起那场戏,韩淇名还是有些后怕,“那匹马其实不太好控制,幸亏尹老师会骑马,不然一般人真不行。”他强调,这场戏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经过了论证和安全保护,而在前期方案设计中,绝不会设计这么冒险的拍摄方式。
《风起陇西》剧照
“每一次出现突发状况,就会想下一次如何规避或者更好地解决,第一次我想到十分,拍出来五分,下一次就争取做到七八分,一次次逐渐接近我心里的那个十分。”他这样形容在一次次“突发”中历练的过程。
但聊到工作中最喜欢的瞬间,韩淇名还是认为,是“出现意料不到的东西”的时刻。“做一个新项目,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你得先了解他的外貌、气质、性格,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和他相处好。这个新项目架构过程中,或者说,了解这个新朋友的过程中,会引起兴奋吗?会,但没有他突破你的想象时,来得兴奋。”
“当一个场景,一个效果,已经无限接近你的前期架构了,有时候意想不到的偏差,这个偏差可能反而更接近它‘应该’是的样子,它更加生动,更加实在了,这会让我很兴奋。就像我们的朋友,我以为我已经很了解他了,在某些时刻,会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其实并不可能完全对另一个人了如指掌,真实并不完全存在于我们现有的认识里面。这是拍戏有意思的地方”,“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韩淇名想了想,补充道,“其实要说最喜欢的瞬间,可能还有收工的时候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