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感受乌克兰的“去俄罗斯化”

2022-05-17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作者:于振起

1988年7月,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2005年8月,中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大使;2005年10月-2007年10月,中国驻保加利亚共和国大使。

音频

正文

历史渊源

基辅城建于公元5世纪下半叶,早于莫斯科城近700年,是东斯拉夫文明的摇篮。

公元9世纪末,东斯拉夫人以基辅为都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国家——基辅罗斯。东斯拉夫人皈依东正教也是始于基辅。

基辅索菲亚教堂

公元988年,当时的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决定把东正教定为国教,从此结束了东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的历史。

基辅罗斯灭亡之后,东斯拉夫人分化成三个支系∶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1654年,为了争取沙皇俄国对乌克兰反抗波兰统治起义的支持,乌克兰哥萨克首领博格丹主持召开的哥萨克代表大会,通过与俄罗斯合并的决定,并就此与俄罗斯签订了著名的《佩列亚斯拉夫协定》。

基辅索菲亚教堂

在此后的200多年,由于沙皇俄国对乌克兰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使得乌克兰人内心对俄罗斯始终存有不满。另外,乌克兰人认为自己是东斯拉夫文明的发祥地,文化上要高出俄罗斯一筹,不甘心寄俄罗斯篱下。乌克兰领土面积居欧洲第二位,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前苏联都位居第二。乌克兰的黑土地占世界总量的1/3,土壤肥沃,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因此,乌克兰人还有一种欧洲大国心态。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宜的国际国内政治气候条件下,这些历史和民族心理因素迅速发酵,成为促使乌克兰走向独立的重要动因,也成为乌克兰独立后与俄罗斯关系一直不顺的内在原因,同时也造成了乌克兰国内俄罗斯族人聚居的东部与乌克兰族人聚居的西部政治上的分裂。

语言

我们抵达基辅的时候,正值乌克兰300多年来首次获得独立之时,民族情绪高昂。官方为了凸显独立,对俄罗斯采取极端排斥态度,形成一股“去俄罗斯化”浪潮。最突出的是确立乌克兰语为唯一官方语言,排斥原来的官方语言俄语。所有的乌克兰电视台都使用乌克兰语,绝大多数报刊也是如此。

乌克兰官方人士在正式场合都讲乌克兰语,甚至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也只讲乌克兰语。我在参加了一次这样的新闻发布会后,单独约见新闻司司长,向他提出一个建议∶如果贵国不愿使用俄语,也可以用英语进行翻译,否则,新闻发布会对外交使团来说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据我了解,使团里懂乌克兰语的人寥寥无几。对方觉得我的建议很有道理,答应向上级转达。后来乌克兰外交部采纳了我的建议,每次有外交使团参加的活动都配备了英文翻译。

这种乌克兰语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我们的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乌克兰语虽与俄语相近,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我们基本听不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聘请了2名当地秘书,由她们负责乌克兰语的口头和文字翻译工作。

在乌克兰,俄罗斯族是仅次于乌克兰族的第二大民族,人口约1100万,占总人口的21%,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乌克兰官方的“去俄罗斯化”政策使得长期享有优越地位的俄族人心理上感到失落,他们难以接受沦为二等公民的地位。不会讲乌克兰语的俄族人在干部晋升、劳动就业等方面还受到各种限制,从而引起俄族居民的极大不满。

乌克兰的“去俄罗斯化”政策不仅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也激化了与俄罗斯的矛盾。

对外政策

乌克兰在国内推行“去俄罗斯化”政策的同时,在对外政策上特别是独联体政策上也与俄罗斯对着干。叶利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首的关系紧密的独联体,这样俄罗斯就可以以新的形式继续当老大,为此积极倡导建立独联体经济联盟。乌克兰却不买账,拒绝签署《独联体经济联盟条约》,后来又联合独联体内三个离心倾向较重的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组成“古阿姆集团”,使得俄罗斯推动独联体一体化的目标彻底破产。

“古阿姆”集团四国签署建立自贸区议定书

与此同时,乌克兰积极向西方靠拢,提出融入欧洲的目标,表达了加入北约的意向。乌克兰在前苏地区地位重要,其上述外交取向符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战略需要,因此西方支持乌克兰便成为必然。

尽管叶利钦当初出于埋葬苏联的需要支持乌克兰独立,但也不愿接受一个与自己作对、与西方亲近的乌克兰。更何况,俄罗斯不可能对乌克兰境内上千万俄族人的状况无动于衷。这样,俄乌关系变冷就成为必然。

克里米亚

俄罗斯对乌克兰施加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支持克里米亚的分离倾向。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270万居民中约70%是俄族。该半岛有前苏联在黑海的重要出海口,还是黑海舰队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该半岛原属于俄罗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在1954年以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为由,决定将俄罗斯的克里米亚作为“礼物”划归乌克兰。当时俄罗斯与乌克兰同为一个国家,这种划归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更改,没有引起什么政治问题。

然而,乌克兰独立后的“去俄罗斯化”政策引起克里米亚地区俄族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脱离乌克兰,独立或回归俄罗斯。

2014年克3月16日晚,民调初步结果显示,赞成重归俄罗斯的选民占总投票人数的93%。在乌克兰克里米亚辛菲罗波尔市,人们在克里米亚政府大楼前的列宁广场上手举俄罗斯国旗,参加全民公决庆祝晚会。

1992年5月,俄罗斯议会通过决议,公开宣布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关于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定违反宪法和立法程序,不具有法律效力。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还亲自跑到克里米亚,呼吁那里的居民举行全民公决,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俄罗斯一些政治力量也公开表态支持克里米亚独立,主张收回克里米亚。

能源

俄罗斯对付乌克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能源。乌克兰属于能源短缺国家,石油需求的 90%、天然气需求的80%都依赖进口,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

随着俄乌关系的恶化,俄方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也越来越少,致使乌克兰冬季供暖系统无法保证民宅的正常供暖需求。记得1994年冬天情况最为严重,当时我住房内的暖气基本不热,白天室内温度不到20度,夜间更低,只能靠电暖器取暖。夜间睡觉时要盖上厚厚的棉被,外加一条毛毯。过去由于供暖充足,冬天民居室内温度都在摄氏25度以上,当地人习惯进屋穿衬衣。现在这样的人为“寒冬”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磨难。

两对矛盾

自乌克兰独立以来,影响这个国家局势的一直是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乌克兰东西部之间的民族和政治裂痕;二是俄美双方在乌克兰的角逐。

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

2004年年底的所谓“橙色革命”实际上是这两对矛盾在新形势下激化的表现。这场较量的结果是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在西方的大力支持下,战胜了俄罗斯支持的来自乌克兰东部的亚努科维奇,当上了总统。然而,总统选举的结束并没有带来政局的稳定,而是造成了新的不稳定。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政局时有动荡、经济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两对矛盾作用的结果。可以预言,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看到这两对矛盾对这个国家的影响。

- 未完待续 -

文字 | 《驻外札记 一个知青大使的外交生活片段》 于振起著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霖霖

原标题:《感受乌克兰的“去俄罗斯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