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你知道吗?

2022-05-17 14: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

//

01

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02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社会实体,一种社会力量,包括宗教行为、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组织等。

03

什么是正常宗教活动?

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04

宗教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是什么?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2)我国宗教坚持实行独立办教的原则。

(3)我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

(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05

5.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1)尊重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2)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3)各宗教一律平等。

(4)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5)国家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6)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

(7)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要相互尊重。

06

《宪法》对宗教工作的有关规定:

《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教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07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3)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4)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

(5)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8)加强和巩固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9)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

08

“四个认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原标题:《这些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你知道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