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中国之旅
1963年9月,23岁的杰出记者和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Galeano)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北京。在其职业生涯中,加莱亚诺因杰出的作品而获得认可,如《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Venas Abiertas de América Latina)和《火的记忆》(Memorias del Fuego,迄今为止,这些作品与其他书作均被译成中文),在多个国家屡次获奖。年纪轻轻的加莱亚诺得以进入编年史作品的创作,得益于他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各国开展的旅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中国之旅。
彼时,新中国奉行“人民外交政策”(也被称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接待来自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著名政治和知识分子。在此框架内,加莱亚诺开始了探索新中国的旅行,访问了中国最偏远的角落。
加莱亚诺到达中国时,正值其职业和思想的自我探索时期,这与他作为记者和《前进》周刊(Marcha)编辑不无关系。自1939年至1974年,《前进》周刊作为一份对乌拉圭和拉美其他国家极为重要的报纸,既是伟大知识分子的宝库,也是批判性思想发展的文化中心。
作为中国之旅的成果,加莱亚诺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纪实报道》的书。凭借其冒险探究精神,以及拉美主义和第三世界主义的视野,以反思、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混合风格,加莱亚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与答案,旨在分析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作用,特别是它对美洲大陆的重要性。
其作品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于其文化贡献。作者以客观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并在与革命的真正主角——中国人民——接触之后,使得乌拉圭及拉丁美洲的公众得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动态。
加莱亚诺与中国当地人——包括士兵、学生、政治活动家、工人等——的谈话,以及对清末代皇帝溥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采访,侧面展示了其好奇与不安分的性格。对加莱亚诺来说,溥仪皇帝是1949年以来中国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历史变革的反映;至于总理,其对中国60年代历史发展的洞见,尤其是对亚非拉革命、冷战背景的认识,极大地引起了作者的兴趣。
他对找寻真相的渴望,以及承认自己永远无法接近真相的坦诚;他认识到自己的观察目光带有“西方”社会特征的谦逊;以及他挖掘表面解释之外的现象的能力,使他的作品成为记者职业生涯好奇心与献身的最佳证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莱亚诺的作品在乌拉圭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史上具备重大的意义,充分反映了“人民外交”在拉丁美洲的影响。他在旅行后进行的文化交流被记录在他的书作中,也是该政策的成果写照。
反过来,加莱亚诺在《中国:纪实报道》一书中的观察和分析,也拉近了两种文化的距离,表明了像中国这样一个地理上遥远的国家,可为乌拉圭知识分子提供当时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问题的答案。
// 本文作者介绍
Di Paulo, Liber (张哲海)
阿蒂加斯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共和国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史学位、中国上海大学全球学(中国研究)在读硕士
Pagola, Georgina(潘惠敏)
阿蒂加斯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中国上海大学全球学(中国研究)在读硕士
文章转自公众号乌拉圭驻华大使馆
原标题:《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中国之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