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秀美雄安、绿色塞罕坝……这样的河北你“冀”住了吗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视察时,对河北提出了“四个加快”、“六个扎实”的要求,在协同发展、转型升级、生态修复、脱贫攻坚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指示。
这5年,对河北来讲不同寻常,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去产能、治环境、保民生;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京张携手筹办2022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所以,现在河北人的脸上那真是更有精气神了。
河北这五年 协同奋进绘新篇
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 在雄安新区
说到雄安新区,很多人可能充满了好奇,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区域到底什么样了?
目前,新区规划编制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总体规划框架正在深化细化提升,22个专项规划基本成型。
经过审核,首批批准在新区设立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等48家企业,全部为高端高新产业。雄安新区车站、高铁站、重要线路进行了确定,2020年形成交通建设的基础框架,未来将形成四纵三横的铁路框架,是四通八达的“轨道上的城市”。
据统计,目前关停散乱污企业10661家。新区将创新造林经营机制和模式,建设近自然“千年秀林”,在我国尚属首例。
河北为京津保护两“盆”清水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依、地缘相近。河北环抱京津,还在为两地提供了“两盆水”,一盆水是潘家口水库,主要是为天津供水;还有一盆水是官厅水库,供给北京的。
在潘家口水库,以前这里的村民发展网箱养鱼,还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网箱养殖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去年11月开始,当地全面清理网箱养鱼。到今年5月,原来纵横密布的网箱就被清理一空。
水库变美了,不养鱼也能有新的出路,西卜子村的魏淑侠大姐用政府补助的钱,翻新了家里的老房子,办起了农家乐。不到一年时间,她就赚到了六万块钱。村里还办起了30多个农家乐。“轨道上的京津冀”
咖啡还温热,车已经到站了。从北京到保定东站,160公里只需要41分钟。现在,在北京和保定之间来往的高铁列车每天有将近一百列,平均每十二分钟就有一列。以往更多的是河北人去往北京,而现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来到河北工作和生活,像这样每天进行着异地同城生活的人在河北有32万之多。
五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已惠及了12亿人次、近6万家企业和200个县市地区。目前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铁路等4条铁路已经建成通车,京张、京沈等6条线路正在加速建设,也许您早上还在白洋淀的芦苇荡里捕鱼捉虾,晚上就可以到北戴河的金黄沙滩上徜徉漫步了。此外,北京开往河北的公交线路超过了40条,京津冀相邻城市间1小时的通勤圈将成为现实。
装备制造业首次反超钢铁
过去五年河北举全省之力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叫做“6643”工程,对钢铁、煤炭、水泥和玻璃的压减,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其实概括起来就三个关键词,爆破、拆除、停产,过去全国每减掉两吨钢有一吨来自河北,过去五年河北炸掉的烟囱一共是有15000多根,如果把它们放倒排开,相当于从北京到武汉的距离。
目前,河北已经完成压减6000万吨钢铁的任务。而就在2016年上半年,河北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首次反超了钢铁0.1个百分点,“0.1”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意味着独霸河北工业10多年的“钢老大”退出了“头把交椅”,河北正在进入一个由装备制造业引领的新阶段。河北引进京津产业项目三万五千多个
在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3万多平米的办公场地中容纳着89家大大小小的创业团队,其中有很多来自北京的中关村,团队成员90%的年龄还没有超过30岁,他们期待智慧的种子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2014年以来,河北已经引进京津产业项目三万五千多个,引进资金两万六千多亿元,占同期河北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
26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实现合作不光是产业,三地之间的医疗合作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红利。这里就是医疗合作的前沿——保定市儿童医院,2015年这家医院被北京市儿童医院所托管,成为两地托管合作的第一家,有很多北京的医生在这里长期挂职。
2015年托管至今,这家医院已经有814人次的北京医生来到这里,诊治了5000多名儿童。把过去“医生不动患者动”变成了现在“患者不动医生动”。目前河北已经有260家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与京津实现了合作,其中就有132家医疗机构的27项临床检查结果实现了互认。“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大气环境治理过去几年一直是京津冀最费“流量”的话题。现在三地每天都会进行电话会商,遇到重污染天气来临时还会进行视频会商。
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实现了统一的预报预警,统一采取行动,河北还特别出台了《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和18个专项行动方案,从压煤、控车、抑尘等多个方面为了同一片蓝天而共同努力。
河北如此多娇
《还看今朝》明日带你看上海、河南
河北衡水湖白洋淀景区张北草原天路塞罕坝承德避暑山庄这五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诞生,中国第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在上海起飞。这五年,河南把粮食增产续写到12连增,脱贫攻坚让470万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这五年,河南从内陆走向开放。喜迎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明天上午带您走进上海,下午领您看河南。
等你为家乡代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是哪里人?家乡人怎么样,最大特点是什么,独有气质是什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描述下家乡人和全国其他地方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特征。你也可以拍一段视频和我们分享你的freestyle。你的文字和视频将有机会出现在央视特别节目《还看今朝》里。可以给我们留言,也可以将图文视频发送到haikanjinzhaoxmt@126.com
(原题为《还看今朝 | 秀美雄安、绿色塞罕坝......这样的河北你“冀”住了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