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合唱点亮乡村,李克梅:公益是做正确的事,让社会更公正

2022-05-17 16: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浮琪琪 社会创新家

撰文/浮琪琪

中国合唱童话县,从推动到实现,李克梅用了十年。

湖南省安仁县,它曾是省级贫困县,如今得了这一颇具梦幻色彩的名字。这个地处湘东罗霄山脉的小县城,以校园合唱艺术为名,山城童声起伏,不再沉寂。

带来改变的是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德清基金会”)发起人李克梅。在安仁县,几乎没有教师、校长不认识李克梅,她在这里推动合唱教育普及十年,见证了合唱给乡村、学校、孩子带来的深刻变化。

合唱教育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形式,更是一个具有重要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的社会工程。“合唱本质上是为培养一个有素质的公民,帮助社会变得更公正美好。”李克梅对《社会创新家》说。

李克梅,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1

合唱教育下沉村小

尽管被称为“创一代”,先生是三一集团总裁,李克梅与大众眼里的“企业家夫人”形象相距甚远,反而对公益、乡村情有独钟。

早在2004年,李克梅与先生唐修国发起德清公益,面向乡村学生从事资助公益。浸润乡村十多年,2016年,夫妻二人又发起成立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公益方向从学生资助转向合唱教育。

以合唱为公益切入点,这一转向在公益领域独树一帜。以合唱为媒,源于李克梅个人的独特眼光与志趣。妹妹李卫英还记得,从小家里歌声萦绕,“姐姐们一边洗衣服一边唱‘洪湖水’,唱京剧,爸爸锻炼身体时也会唱歌……家里气氛非常快乐。”

李卫英是李克梅的胞妹,也是德清基金会的副秘书长,长期参与一线执行工作。越贴近乡村,她越体会到,乡村缺的不是物质,而是向内心注入快乐与力量的美的教育。

在一次校长座谈会上,有校长直言当下学校最大问题是死气沉沉。孩子们闷闷的,连读书都不想大声。在乡村,孩子们大多属于留守儿童,性格内敛,怕见生人。

溆浦县校长座谈会

看重艺术陶冶人心的力量,李克梅希望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感知力与表达力。在她主导下,德清基金会联合发起“快乐合唱3+1”项目,将合唱教育引进18个县/区的学校课堂上。

“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这是我们亏欠他们的。”李克梅对《社会创新家 》说。

课堂上的孩子们

为提升师生积极性,德清基金会定期选派乡村合唱团外出参加国家级合唱展演。合唱团的学生去过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等多个城市,在华丽的音乐厅舞台展现合唱的魅力。去年,德清基金会策划了新项目——人人皆可参与的“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筹备了30多支乡村童声合唱团,近1800多人次参与,但活动最终因疫情取消。

倍感遗憾之际,李克梅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解决了推广合唱教育始终面临的难题——下沉村小。此前,德清基金会“快乐合唱3+1”项目覆盖了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但村小却难以触达。村小学校分散,学生稀少低龄,音乐师资长期匮乏,完全不具备开展合唱教育的基础。早些年李克梅就为湖南老家安仁县华王乡的学校捐赠了两架钢琴,硬件充足却无用武之地。

疫情一来,远程教学、云课堂愈发流行,这启发了基金会与湖南长沙天心区徐杨名师工作室合作,工作室教师每周在线为安仁县华王乡大塘村小的孩子们上音乐课。同时,县级学校的专业音乐老师每周前往村小,兼职担任合唱团指导。为保证教学效果,省级专家团队受邀评课,立体式帮扶合唱教育下沉村小。

合唱排练中的孩子们

在日常授课的基础上,为快速提升华王乡整体音乐教育水平,李克梅计划在大塘湾的田间地头举办“菜花冲合唱节”。合唱节正在紧密筹备中,预计将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开演。华王乡被列为村小试点,李克梅想借此探索出足以在其他村小复制推广的项目下沉模式。

合唱教育普及以来,学生们的变化显而易见。他们敢大声说话,敢登台演出,整个人变得开朗大方。安仁县军山中心小学音乐老师袁小林时常将合唱视频发给孩子们外出务工的父母。“家长们很惊喜,没想到孩子在学校这么开心,这么自信。”

2

缔结“伙伴式”关系

在学校推广合唱教育,保证班班有合唱,事实上是一个涉及多部门,需要多头打交道的复杂工程,最难的是如何调动相关方投身其中。李克梅探索出了一个符合地方生态的项目模式。

最核心的是找准合作方。德清基金会选择了一个得力的引路人——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借助官办教育基金会的背书,德清基金会被“领进门”,相对容易地与各地教育局洽谈项目。为获取教育局支持,德清基金会举办局长、校长座谈会,倾听局长和校长们对项目的想法与需求。

“参与感”被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等受邀出席合唱展演、担任合唱团团长。项目参与方被赋予多重荣誉和成果:媒体宣发报道、中国童话合唱IP县、项目汇报手册……“一定要体谅对方,帮助对方形成成果,找到他参与公益的价值,如此项目就变成他自己的事儿,不用费劲儿地推了。”李克梅说。

参与各方开会讨论现场

为与合作方建立“伙伴式”关系,2021年元旦前,德清基金会筹划了一场“致敬盛典”。配乐、颁奖仪式 、致敬词、项目成果手册……颁奖典礼就在基金会一百多平的办公室举行,“我们这么小的机构有什么资格颁奖,但赞美别人、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让他们看到自己精神光彩的一面,需要什么资格呢?”李克梅对《社会创新家》说。

而感动所有人最有力量的“武器”是孩子们的歌声。当童声在舞台上汇聚成最动人的合声时,“一股力量直逼人心,让人想要投身这个事业当中。”李克梅说。

合唱中的孩子们

得益于与项目参与方的“伙伴式”合作,仅有三位全职人员的德清基金会将合唱教育引入18个县/区的学校,惠及70多万名孩子。

合唱教育改变的不只是孩子,项目地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的态度也大为改观。他们从“推一下动一下”到主动参与其中,合唱也成为众多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主打项目。

“汝城县的局长跟我说,三年来汝城的合唱团在市里都是稳拿第一,说话间透着满满的骄傲感。”李克梅回忆。

3

公益是社会工程

与其他公益机构相比,德清基金会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基金会的创始人出任秘书长。相较聘用职业经理人,李克梅更想躬身入局,最大效率地实现自己心底的公益冲动。

李克梅曾有过一段居家任全职太太的经历。妹妹李卫英形容她将全家老少、亲戚朋友照顾得十分妥帖。在李卫英眼里,姐姐并非“小女人”,而是颇具“创一代”的胸襟与眼界。“她对财富有深刻的思考,想要回馈社会,不局限于家乡,她还在探索公益如何推及中国乃至其他国家。”李卫英说。

回馈社会的冲动驱动李克梅投身公益事业。她视合唱远超过艺术范畴,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社会工程。

在李克梅看来,乡村青少年是最值得关注的群体。对孤独的留守儿童而言,合唱不仅是文化教化,更是抚慰心灵的力量。沉寂的乡村因合唱焕发生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被活化出“精气神”,整片土地也“亮”了起来。

江华县关水阁完小飞仙源合唱团的孩子们

音乐教师袁小林九年来带过四五百名合唱学生,合唱不仅陶冶了他们的脾性,也改变了人生轨迹。许多学生对音乐生发兴趣,规划将来以音乐为学习方向。“很多合唱团毕业生上大学选择了音乐专业。”

“合唱不仅有艺术的力量,也有人际合作的社会属性,核心是培养内心丰富有素养的公民。”在李克梅看来,这像引擎一样终身为孩子赋能。

合唱排练中的孩子们

而越贴近乡村,李克梅越看到社会复杂的截面,“看到高层、中层和底层,差距除了个人努力也有客观原因。公益号召大家做正确的事,让社会变得相对更公正。”李克梅说。

正是看到公益的社会价值 ,李克梅坚持出任秘书长亲历亲为,“秘书长未必懂我,我冲在前面,就是把我这个劲儿用在实现公益的社会价值上。”

李克梅也致力于将公益理念浸润整个家族,成为代际传递的文化基因。

2022年春节,李克梅的先生唐修国提议家族三代深度了解基金会的公益事业。家族二十多人齐聚一堂,李卫英制作了PPT介绍基金会项目。“我先生对我们刮目相看,没想到公益捯饬得如此有章法”,李克梅自公益起步便有意识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其中。

早在2012年举办公益夏令营,李克梅就发动全家老小参与接待50多名孩子的筹备工作。后勤物资被搬进家里分配整理,家族老人全程参与开闭幕式,亲戚朋友兼职志愿者。

参加合唱夏令营的孩子们

“我儿子高二就开始当志愿者,曾经一周早出晚归瘦了十斤。我爸妈生病时坐在轮椅上也参与开闭营。”李卫英回忆。而德清基金会的吉祥物“米多多”也由家族里一个亲戚的孩子志愿设计。

李克梅想要将公益发展为家族文化的纽带与基石。“家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一个以公益为根基的家族,可以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

4

时尚的核心是创新

身为企业家夫人,李克梅不热衷于对外在过分的矫饰,然而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看起来总是容光焕发。李克梅将其归功于公益,公益是最好的“美容”方式,她做公益从来没有疲惫感。

“整个人都亮起来了,不感觉自己老,虽然白头发已经有了,但我从来不惧怕。”李克梅说。

公益深刻影响了李克梅及周围的人。妹妹李卫英本是一名大学老师,公益让她感到人生“开阔太多”,“我看到人的行为是如何改变社会的,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门。”李卫英也察觉到公益改变了李克梅的脾性,完美主义的急性子被打磨得温和舒缓。

不只是脾性改变,公益全方位激发了李克梅的个人潜能,使她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多年间,她从一线公益实践中学习,也不间断参与各类公益培训课程, 逐渐形成一套公益方法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动形成经验,提升理论 ,推广复制,再反馈、修正与迭代。

安仁县城关中小米多多合唱团亮相TED活动

李克梅想打造一个气质时尚的基金会,而时尚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体现为解决公益痛点的能力。

为提升项目本土落地效果,基金会创设“当地申报-调研--开展--交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保障音乐教学效果,基金会打造教学音乐会,汇集中外五种音乐教学法;为提升师生积极性,乡村童声合唱团被选送国家级舞台展演;为最小化疫情影响,基金会开发在地面向人人的“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2021年基金会又打造米多多公益直播间,用最潮流方式使大众零距离感受公益;为持续下沉村镇,基金会开辟村小帮扶试点……甚至在机构管理方面,李克梅也率先在机构内实行弹性远程办公制。

参加合唱展演的孩子们

谈及基金会的未来发展,李克梅还有很多创新性设想。她提出 “公益超市”的构想,计划将项目拆分量化,譬如细分为演出服捐赠、电子琴捐赠、合唱梯台捐赠、火车票捐赠等多个条目,捐赠人可以像逛超市一样从中挑选。德清基金会目前运行12个项目,李克梅将其视为“中药铺”,将根据每个项目县的实情与愿景,像“配中药”一般配置不同的“方子”。

今年60岁了,但李克梅想做的事情还很多。她正在探索慈善信托,将德清基金会定位为“小而美”,不计划升级为公墓基金会。“不管大小、公私,推动公益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普及,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此外,李克梅又给自己出了新课题——提携年轻人,为公益行业培养人才,同时寻觅合适的秘书长。“如果我一直担任秘书长,那我就是天花板,我做得不好会影响基金会。得培养一批年轻人,帮助他们在公益界大有作为。”

未来三五年,李克梅在夯实基金会架构的基础上,将开始着力从资金、人员两方面为基金会做好长远规划。“等我老了,我不会后悔没有多努把力,我已经努力了,之后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李克梅对《社会创新家》说。

原标题:《用合唱点亮乡村,李克梅:公益是做正确的事,让社会更公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