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纸质书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原创 赵强 北京开卷
这几年我听到、看到了不少唱衰纸质书的议论和新闻。甚至有人预测纸质书会在十年内消亡。还有的出版人问我:以后谁还会看纸质书呢?大有出版业何去何从的哀叹。我还见到一个名气很大的国际教育培训机构,发布的《全球学习者调查报告》声称,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未来十年内中小学及大学的教室将趋于“消失”,纸质课本也逐渐淘汰,自助式网络学习会成为主流教育趋势。
此外,网络与媒体有关纸质书日趋没落的消息也让众多的读书人、出版人为之焦虑。甚至很多走入出版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纷纷把出版社当做了跳板,在出版社为其解决了户口、增加了职场工作经验之后,毅然决然地离开出版业。我问过很多离开出版业的年轻人,都是不看好纸质书的未来,认为在出版业打拼会耽误自己的大好青春。
为此,我十分痛心和愕然。纸质书真的如很多人所看到、所听到的那样,是“哀鸿一片”吗?
01
最新数据:纸质书仍然是读者第一选择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6%,较2020年的81.3%提升了0.3个百分点。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这也是我多年关注的国民阅读调查,不多见的纸质书回升。
另据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中,有11.9%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较2020年的11.6%增长了0.3个百分点;有8.7%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较2020年的8.5%增长了0.2个百分点。这个消息也令人振奋,毕竟有一成多的成年读者阅读了10本以上纸质书,显示了纸质书对众多读者巨大的吸引力。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从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来看,纸质图书仍然是第一选择。2021年,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20年的43.4%上升了2.2个百分点。这个增长幅度和近一半的成年读者首选纸质书,也让我们看到了纸质书的不可替代性。
02
纸质书最能抵达阅读本质
我以为,保持自己独立的阅读良好状态,非纸质书莫属。记得前几年有一个美国作家说纸质书不出五年就会消亡。如今五年早已过去,纸质书不但没有消亡,仍然是全民阅读的主要介质。
不可否认,如今阅读的概念有了新的外延,在手机上阅读、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听书、看讲书视频等新的方式都是广义的阅读。对此,这个报告也给与了数据上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数字阅读依然同纸质书阅读并驾齐驱。不过,二者只能是互补和共存的关系,没有谁能够取代谁。甚至也不会出现纸质书终归走向彻底衰落的窘境。我以为,随着读者的日趋成熟和理性,随着出版业优质图书供给的加强,随着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多,随着实体书店的服务升级,纸质书的明天会更好,还会继续回归。
说白了,读纸质书让我们有了阅读的神圣感和成就感。只有沉下心来真阅读,而不是为了掀起高潮表演式阅读,那么阅读带给我们的欢愉是不可抵挡和否定的。
阅读纸质书,还会让我们边阅读边思考,这样的结合,会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效力和张力,让阅读变得更加涤荡人的心灵,带给我们视野上的宽广和知识的充盈。而且读纸质书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反复咀嚼,也就是慢阅读、深阅读。
03
纸质书让我们的阅读更加从容
记得前不久文汇报记者采访了专家谈了给中学生阅读的建议,认为面对如今的快餐式阅读,更应强调啃书,不能以新的阅读方式,如听书、读屏来代替读纸质书。因为“读书是一种参与,读书的过程便是参与到作者的创作当中。看文字参与度最高,听书的参与度相对较少。”对此,我深表赞成。认为这种啃书方式对全社会读者都有着现实意义。读书不但要啃书,尤其要有针对性地精读。
如今,在自媒体纷至沓来的时代,要让一个读书人静下心来,一年真正读几本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关于阅读的意义,每个人自小就听了不少,有的还能振振有词去背诵。然而,恕我直言,很多人的阅读除了带有功利性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表演意味,把阅读当做一种摆设,不是发自内心的阅读渴望,而是为了打卡、发朋友圈、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布置而做出的阅读。这种阅读由于不是真心阅读,作用是不大的。更有甚者,还有一些网红和名人,鼓吹快速打卡式阅读,其实说起来就是把书翻翻,看看内容梗概而已。
与此同时,各类数不胜数的自媒体似乎都在大谈特谈阅读,连一些不怎么看书的影视明星,居然也振振有词地为粉丝推荐阅读。看着这些甚嚣尘上的伪阅读,假阅读、表演式阅读,真的为阅读这个本来人类神圣的精神活动感到莫名的悲哀。那么,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一般读者究竟怎样有效地阅读呢?
我以为,每年精读几本书,不要贪多、贪快,是一种抵御快餐文化、回归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自我素质的最有效的手段。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当下,善读就是要学会筛选,不读一些庸俗无聊、无病呻吟的读物,而是向经典、向大师看齐。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认为,阅读要博学之,精约之,恒久之,思悟之,笃行之,就是贵博、贵精、贵恒、贵悟、贵行。他建议在自己书案上放几本看家的书,经常看,随时看,长久看。哪几本看家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选择。而他提出的看家书,估计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那么,就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来确定。同时,对那些历代公认的经典,不妨选出几本来攻读。因为读这些传统经典,可以让我们的文化根基更牢靠,更能借助古人的智慧,来修行、从业。
04
精选精读纸质书
既然一个人的生命有限,那么就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精选适合自己的读物。对所读的书,不能随随便便“捡到篮里都是菜”。因此,唯有常读经典,多看精品,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常读经典,不但能滋润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让阅读更有品质、更有厚度。
读不读经典,读多少经典,其实从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谈吐就能一见端倪。正如宋代朱熹所言:“读书譬如饮食,安闲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这也就是说,读书一定要“细嚼慢咽”,读透、读精,最终就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以为,对绝大数读者来说,阅读经典是快速成长的重要路径,但是一定不要迷信很多人开具的阅读书目。因为这些书目未必适合你。每个人的阅读都应是独树一帜的。
精读和泛读截然不同,冯友兰认为人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可见,精读就是要一字一字地去读,深刻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在阅读时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
卢梭曾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富兰克林也说:“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对阅读更有十分读到的理解,他一直提倡精读,他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严加选择。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上面这次我们顶礼膜拜的大师,无不是阅读的高手,他们在博览古今,在精读先人的名作中获益,并生发出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思想。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要站在这些大师的肩膀上,汲取他们的智慧养料,使自己尽快充实和成长起来。
05
阅读纸质书会让自身弯道超车
阅读是一个人成才的弯道超车,是提升智慧的赛跑。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多读几本培根铸魂的大师经典,将会受用无穷。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与其每天不停地刷手机,在自媒体中流连忘返,在浅阅读中扎根,不如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阅读策略,放大眼光,拿起勇气,聚焦那些让无数的读者为之魂牵梦萦、牵肠挂肚、启迪心灵的经典书。
有时也可以问一下自己,你上次阅读纸质书是不是还在学生时代?你一年的纸质书阅读量能够有几本呢?很多年轻人以工作繁忙、社交繁忙、生活压力大等理由,让阅读纸质书彻底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而且会很自豪地说,我每天都在阅读,一年下来,电子书看了几十本。这当然也是阅读,只是如果分配不好自己纸质书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时间与比例,也会在深阅读方面有所乏力。正如有人在阅读平台读了几十部小说,看的还是同一类故事,这是因为大数据掌握了你的阅读偏好,使劲给你推送同类的故事,殊不知这样不加选择地阅读,不但耽误时间,还会让自己的阅读情趣下降。在睡觉前半个小时读了《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怎么说读懂了这部巨作呢?在通勤路上随便看了一本电子书,怎么能深刻领会潜在的内涵呢?
纸质书就是这样神奇,它会让浮躁的人变得冷静;让喜欢人云亦云的人也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呼唤。纸质书还会带给我们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有专家认为,虽然都是“书”,但电子书和纸质书是完全不同的产品。电子书更像是一种服务体验,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更具功能、更为实用的体验。而如果阅读一本实体书,我们所有感官都参与其中,会感觉更加充实。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的崛起,抢走了不少人的业余时间。但是我依然坚信,纸质书的独特魅力锐不可当,它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占据潮流的休闲方式。纸质书的魅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夺目。我以为,要想自己变得更优秀,绝不是靠速成的阅读,唯有优质的纸质书才能让我们心无旁骛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深刻的思考与反省中变得更加强大。
作者简介
赵强,曾用笔名朝翔、远航、公随等,资深出版人、编审、知名时评人、专栏作家,曾在出版业工作近40年,在多家出版机构任职。多年来,共策划、主编、责编少儿、文艺、社科、科普等方面读物300多种。
原标题:《纸质书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