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稿 | “小镇青年”加速逃离“北上广”
看着对门不再烟火升腾,小磊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等到12月底,她突然感觉整栋楼似乎一下子全空了,北漂的人好像都在陆续撤离。
记者 | 张永奇
编辑 | 一苇
全文共2810个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
2021年12月10日,是小磊27岁生日,也是她正式离职的日子。受疫情影响,她被公司裁员。
望着北京闪烁的霓虹,她深感无力。一个月后,小磊和男友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长春市农安县。
2018年秋天,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她,因做微商赔了钱,和男友一起踏上了北漂之路,憧憬在大城市寻找新的机会。
像小磊这样从小城镇前往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被称为“小镇青年”。据相关调研报告统计,我国小镇青年群体数量已超过2亿。
长期以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小镇青年工作生活的首选之地,但打拼数年后多数人还得选择离开,重回家乡或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发展,这被媒体冠之以“逃离北上广”。但随着疫情来临,这种逃离正在加速。
“如果我能被裁也挺好的”
经历过三个半月试用期被辞、通勤路上每天3小时“沙丁鱼”式的拥挤、加班到胃肠炎住院还被上司责备,小磊觉得自己终于遇上了一家好公司。
工作岗位是新媒体运营,具体负责运营医疗类短视频账号。从不加班,节假日正常休息,工作氛围愉悦轻松。虽不是像阿里、京东那样的大厂,但作为一家健康行业的私企,福利待遇同样也不错。那个秋天对北京的想象,似乎日渐成为现实。
▲小磊在公司的工位
2020年疫情初始,医疗行业和医护人员备受关注,小磊运营的账号粉丝大涨。可成在疫情,败也在疫情。由于同类型账号纷纷入驻,平台流量很快饱和且同质化日趋严重。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短视频平台加强整顿,对大部分账号取消认证、视频限流。不仅如此,疫情之下,跨省市就医非常困难,影响到账号的变现能力,进而影响到小磊的绩效。每月还完信用卡后,工资所剩无几。
行业呈疲软态势,裁员风潮来袭,小磊在上半年开始感受到寒意。5月,运营总监岗位被取消,她被转到品牌部。接着,直播团队陆续被遣散。
有数据表明,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有46万家公司倒闭,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2021年有775家创业公司倒闭,其中北京最多达到190家,上海110家。一些大企业为了度过难关,也选择了降薪裁员。人们意识到工作越来越难找。
看到同事一个个被裁,她说不上是惆怅还是失落,她还没有做好被裁的准备,对留在北京仍存期待,可成就感越来越低,上升空间越来窄,看着窗外的北京,她有些迷失了。
疫情的反复,不断冲击着她想扎根北京的梦。她开始和同事开玩笑说希望能被裁员,这样至少能得到一些赔偿金,还掉一些外债,年底能安心回家。
2021年11月,她被通知裁员,一切都像她想象的那样,平静而自然地到来。在她看来,离开北京像是早在计划之中,只不过疫情的出现,致使她加速撤离。
住在小磊斜对面一对夫妻,北漂三年多了。因为房间小没有抽油烟机,他们每天都开着门做饭。小磊很久没见过他们开门,询问房东才得知已退房回老家了。
看着对门不再烟火升腾,小磊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等到12月底,她突然感觉整栋楼似乎一下子全空了,北漂的人好像都在陆续撤离。
疫情就像“催化剂”
来自江西赣州农村的董平从2018年来到上海做房产销售,黑西装、白衬衫,微信头像和其他房地产经理人并无二致,他每天在朋友圈分享着不同的房源信息。
在来上海之前,董平曾在广州的制衣厂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随着广州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制衣企业迁移至周边省市。董平想改变在流水线当一辈子工人的命运,来到了魔都。
很不走运的事是,因为疫情,自今年3月中旬开始,上海楼市成交快速下滑。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三月底到四月初,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1.1%。
与之对应的是,据一家第三方机构测算,上海3月二手房成交量约1.24万套,比2月份还少。从3月16日开始,单日网签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3月20日的网签量甚至只有110套。
疫情的爆发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房产销售底薪少,收入主要靠业绩提成,卖不出房子意味着收入大幅缩水,甚至不足以支付日常开支。妻子在老家做全职妈妈,家里还有两个年纪尚小的女儿,全家靠他一人工作来养活。
他只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成为一名代购员,为他以前购房的客户跑腿代购。为了接更多的单,每天工作时间常超过12个小时。好不容易有闲暇吃饭了,两份蛋炒饭要花去55元。每天跑啊跑,钱包满了,心里却空落落的。
▲董平的微信步数
今年年初,他本打算带妻子一起来上海,但现在的局势,他不敢多想。等上海疫情结束,他准备回到老家,继续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虽然赚的会少一些,但离家近,能常回家看看孩子。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最朴素的愿望。
栖身之所,往往是人们私人的选择。无论是小磊还是董平,他们不否认在一线城市可以收获比老家更多的机会,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但被裁、收入下降、封控压力、物价上涨等等,不断挤压着他们的生存空间,疫情正成为“小镇青年”加速逃离的“催化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北京,实际流出人口0.4万,上海和广州人口增速放缓。
小镇青年的“新选择”
新一线城市正逐渐成为加速回流的小镇青年们的“新选择”。
十年来,北京在林锦眼里比故乡还要熟悉。她和丈夫创业多年,收入并不少,但有了孩子后焦虑便从未停止。没有北京户口意味着女儿需返回原籍上学,现实的耳光把林锦扇的耳鸣目眩。
疫情反复导致相关产业链循环受阻,企业运营愈发困难。不愿再等待虚无缥缈的未来,夫妻俩最终决定结束十年北漂来到成都。成都有更加合理的房价、更低的生活成本,最重要的是买房即落户,这让她极为安心。
有数据显示,2021年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杭州成为了“抢人大战”中最大的赢家,两地去年人口净流入24.5万、23.9万。相比“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竞争压力更小、定居买房更加现实,而且就业环境也不差。
也有人在疫情中回到家乡,比如范虎。2020年3月初,他就职的北京某二手车公司给他发出了减薪30%和停业待岗的通知,在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的鼓动下,范虎下定决心回乡做一名大学毕业时就想做的“新农人”。
返乡前,他有过运营短视频的经验。于是他决定开通短视频账号,参加某平台的新农人计划,积累了20万粉丝。他试图通过建立电商渠道,直接链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实现直播产销结合。
“三农”自媒体同质化竞争激烈,怎么打造独具一格的IP是他的当务之急。更现实的是,如果要扩大产业规模,需要租借成片的土地,这需要“强大的关系网络”。本想大展宏图的他,只能望而却步,骑驴找马,且做且看。
厌倦了需要频繁核酸检测的生活,在广州上班的张云上月辞去了文员工作,也回到老家湛江,投出超百份简历却杳无音信。同样的职位,底薪只有广州的一半,落差感不言自明。不仅如此,老家的消费水平并不低,她只能打些零工维持生计。她有些后悔了。
▲张云投递简历的记录
小镇青年像城乡间飘荡着的无根浮萍,未来在哪里,仍存诸多不确定性。
好消息是,回到长春的小磊找到了新工作,虽然工资不及在北京,但每天能随心支配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支出也少了很多,生活过得也算自由舒心。她计划和男友在长春买房,永远不回北京了,但她难忘这段经历。
-正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海报图源视觉中国-
-应受访者要求 文中皆为化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