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和贾布看展|卡塞尔到明斯特:从作品如尘埃,到尘埃如作品
艺术展览越来越多,怎么选择?怎么看?怎么评?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原来每周“评展·资讯”的基础上,推出系列评展专栏,力求以独立态度多角度深层次看展评展。其中策展人与特展研究者贾布的“和贾布看展”专栏,本期带观众探访这个夏天欧洲艺术之旅的经典路线——卡塞尔和明斯特。
卡塞尔文献展(左)的明斯特雕塑项目(右)的标志卡塞尔、威尼斯和明斯特是这个夏天里欧洲艺术之旅的经典路线,其中,卡塞尔与明斯特之间只有两个多小时的火车,更是旅行路线上的前后脚。
距离如此之近,反差如此之大,对比如此强烈。可不是什么高下立判,而只是一种失望,和另一种失望。
卡塞尔:尘埃里不断散出苦逼兮兮的味道
5年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9月17日在卡塞尔闭幕,我非常努力地赶上了展览最后两天的尾声。
虽然是尾声,但每一个展区都仍然井然有序地运转,哪怕是最小的展区,门口检票的、存包的,都在井然工作。为数不多的行为艺术也仍然在认真表演,断然没有那种展览快要闭幕时大家都急着撤摊儿回家的感觉。
我到卡塞尔的时候,禁书搭建起来那座帕特农神庙正在拆除——这个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撤摊儿,而是作品的组成部分:这些从全世界征集来的禁书从“神庙”金属框架上拆下来之后会分发给现场的观众,每人可以领3本,神庙周围排起了长长的领书队伍。
《书之帕特农神庙》《书之帕特农神庙》看到这一幕时,我还是挺感动的。这个作品概念上易懂、视觉上好看、结构上完整。从概念上来说,禁书和神庙,意象非常清晰,即使是没有什么知识储备的观众,也能快速自行进入作品解读通道。从视觉上说,禁书帕特农和真正的帕特农神庙农等大,体量感非常震憾。禁书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包裹在金属构框架上,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形成了点彩的视觉效果。塑料薄膜本身又有点反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结构上说,十万本禁书是从世界各地征集而来,展览结束时分发给来自世界地各地的观众,思想的禁锢与传播,这些都无须借助额外的语言,秒懂。
之所以要大说特说这个禁书帕特农神庙,是因为除此之外,我实在再也找不到啥可以说的了!
整个卡塞尔上,除了禁书帕特农,以及大广场上伊拉克裔艺术家用20根大陶管复制出来的“流亡生活”,然后,然后我唯一记得的事情就是:我在走路。我走路时左手拿着那份翻过一页还有一页翻过一页还有一页的展区地图,右手拿着手机,有时导航、有时拍照。
《当我们正在呼气的影像》《当我们正在呼气的影像》走了整整两天,我看了得有几千件作品,它们如一团团尘埃,从我眼前掠过。尘埃里不断散出当代艺术特有的那股凝神思考、悲天悯人、苦逼兮兮的味道。这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主题是非常明确地要讨论难民、经济危机,讨论政治和全球化资本主义等问题。同时,这届卡塞尔又可能是史上评价最差的一届,被过度呈现的意识形态已经大大地冲击了艺术本身。无论如何,对我这个普通观众而言,卡塞尔文献展上庞大的作品数量让我情绪焦燥,甚至连打卡式拍照时都不愿停下脚步,而只是放慢脚步。
当代艺术,本质上就是一场猜谜游戏。有的谜面优美,谜底简单,比如帕特农神庙,很容易就猜中了,觉得自己倍儿聪明,倍儿开心。但大部分谜面粗糙,谜底又难,猜得观众开始怀疑智商,那就不高兴猜了。而卡塞尔的问题是,他一口气塞过来几千个谜,我就只想找个地方喝一杯了。
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卡塞尔文献展现场明期特: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营销怎么做的?
在今年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明斯特雕塑项目”这样一个展览。不知怎的,今年明斯特就突然和卡塞尔、威尼斯并驾齐驱举案齐眉了,成为这个夏天里欧洲艺术之旅的经典路线。
10年一届,是明斯特雕塑项目的时间周期,也是重要的卖点。而这个概念,我觉得在今天的中国特别生效,十年磨一剑,再加上对精益求精的德国品质的想像,巧妙地击中了中国人当下最脆弱的那根神经。
人还没有到明斯特,我就已经下载好了这次雕塑项目的APP,APP的主要功能是作品地图导航和作品简介,今年的36件作品,往期留下的不到40件作品,都在地图上被清楚标示出来。最神的是,这个APP居然有中文版,更加神的是,这些中文我一句也看不懂。
明斯特雕塑项目APP界面到明斯特的当天傍晚,我决定先把酒店附近的作品看掉,好减轻第二天的看展压力。根据APP,我找到了第一件作品,真的,我直接就惊呆了。
这个作品叫《尼采的岩石》,听起来很深奥有木有!看起来很粗糙有木有?
《尼采的岩石》一分钟之后,我又找到了第二件作品,叫《仰视明斯特历史》。
《仰视明斯特历史》然后第三件。
明斯特雕塑展现场我鬼使神差地还在继续找作品。途中遇到两个同样在找作品的西班牙小哥——在明斯特,你能遇到大量手里拿着雕塑展地图的人在找作品。我们找到第四件作品时,我发现这个地方我已经路过两次了,视而不见,是因为我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个作品。
明斯特雕塑展现场“What’s that!” 我脱口而出,强气流、全重音。我不远万里而来,难道就是为了看这几张贴在木板上的打印海报,扫这个啥也扫不出来的二维码吗?
西班牙小哥都没有听出来我这句话背后的全句是:What’s that bloody stupid thing! 他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It’s called contemporary art.
唉,全世界的文青都是如此善良、单纯、执着。
两位西班牙小哥是以扫雷的精神在看展是对“和贾布看展”的强烈责任感支撑着我,是为了在这篇展评里更畅快地吐槽激励着我,才让我如行尸走肉一般在从作品到作品路上继续奔波。我租了一辆自行车,对自己说:自己要打的卡,含着泪也要打完!
位于作品地图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两件作品被多人标识为不可不看,分别是 “After ALife Ahead”,中文译为《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另一件是“On water”。
After ALife Ahead 是将一个废弃的溜冰场挖成一片七零八落的滥泥地,观众们需要在场外排队,才能进入观看这片废墟。我对明斯特雕塑项目的大部分认知是来自于姜俊在“凤凰艺术”里发表的系列文章,(我还特别喜欢这些文章里那股欲言又止、酸不溜溜的味道,单是《明斯特观光指南》这个标题,其实就已经很有态度了,你体会一下。)姜俊说这个项目花了70-80万欧元,他还讲述了这个作品背后一整套极复杂的逻辑和算法,我的智力看不懂。
After ALife Ahead姜俊反复说到明斯特雕塑项目的主旨是“民主的启蒙教育”,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但显然,这片废墟更像是艺术家自娱自乐的游乐场。我看到明斯特这些作品里,唯一能体能现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的,大概也就只有这件“铁掌水上漂”般的“On water” 了。
On Water有在明斯特当地工作生活的艺术家朋友本来说要帮我约雕塑展的策展人采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约到。多亏没有约上,否则,我唯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你们营销怎么做的?
展览是为艺术家服务的
卡塞尔和明斯特,对我这个观众而言,都是非常糟糕的看展体验:前者作品如尘埃,后者尘埃如作品。
相对来说,卡塞尔的糟糕级别更高。这种“拼盘式作品,装饰性主题”的展览几乎是今天当代艺术界最主流的策展方式,卡塞尔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高密度对游客进行狂轰滥炸。每件作品平均只能分配到几秒钟的时间,如果沿用前面猜游戏的说法,这几秒钟连谜面是啥都还没看清,更别提去理解作品了。
而明斯特,如果算上在为找到作品而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每件作品至少能摊到10分钟,这简直是奢侈得不像话!但是,我给了你如此奢侈的时间,你又何以回报?在明斯特看展的时候,我脑子一直在很鬼畜地闪回一个概念:常州雕塑双年展。奇怪的是,尽管一肚子怨气,但我还是会努力地去找更多的作品,在不管多无聊的作品前都会会刻意多停留一会,以此来降低看展的单位成本。
正在不知如何收尾时,我突然想到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的一句话:你以为出版社是为读者服务吗?不!出版社是为作者服务的。
把这句话引申过来,卡塞尔、明斯特,你以为展览是为观众服务吗?不!展览是为艺术家服务的。(END)
【链接:和贾布看展】
“和贾布看展”的国内部分,主要立足上海,每个月会挑选几个认为有价值的展览,邀请在相关内容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专业嘉宾一起评点判断。国内部分,每个展览还会通过微博和微信公开招募的1-2名看展爱好者。这个由特展专家、内容专家和普通观众组成的“看展团”,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看展并进行交流。
“和贾布看展”的国际部分,是一年6次左右的国际看展旅行计划,9月14日到10月5日,“和贾布看展”国际部分已开启第二季的旅程,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主要目的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