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什么?鱼也要分成三六九等

2022-05-15 10: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中国,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无鱼不成席。我们不能缺少鱼鲜的营养,更不能停止炫小龙虾和生蚝。

但你又是否知道,这些美食背后存在的生态问题,有可能让我们将来再也吃不了它们呢?

我们的水产品通常来自野生捕捞和水产养殖。一方面,野生鱼类日渐枯竭、海洋生态破坏日渐紧迫;另一方面,养殖鱼类的药物残留、污染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为了能长久吃鱼,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吃货,我们要怎么从市面上纷繁复杂的商品中,找到既“美味”,又“健康”,还“可持续”的产品呢?

图源:Shutterstock/Vladimir Krupenkin

选择经过专业机构评级或认证的海鲜产品可能给你指条捷径......

评级是指专业机构对目前一定区域内某种水产品的资源状况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分级,对于被评价方来说,是一种被动评价机制。

认证是被评价方主动寻求专业机构认可其产品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是一种主动评价机制;认证一般分为自主认证、行业协会认证和第三方认证,而我们这个语境中说的通常都是第三方认证。

英国海洋保育学会推出的“吃好鱼”口袋折页
图源:网络

接下来,我们将分几期为大家介绍水产品评级和水产品认证的一些小知识。今天,先来看看可持续水产品评级到底是什么?

看着“红绿灯”吃鱼

水产品评级对我们来说也许还比较陌生,但其实它早已在世界各地流行了一阵子。北美有“海鲜观察”(Seafood Watch),欧洲有英国海洋保育学会(MCS)、大洋洲有澳大利亚海洋保育学会(AMCS)都曾发布“好鱼指南”(Good Fish Guide),而世界自然基金会(英文简称“WWF”)遍布全球的各国办公室也陆续发布了适合所在区域的可持续海鲜消费指南……智渔早在2016年也曾开发中国可持续水产品数据库iFISH,近两年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也发布了“海鲜明鉴”,大家都在依据各自制定的可持续水产品标准,对水产品进行打分,根据分值设定该水产品属于哪个等级,对应着什么颜色的标识,从而指导消费者正确的吃鱼姿势。

WWF开发适用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海鲜指南APP
图源:WWF官网

如果你是一个有态度的吃货,也许你会想要下载一个海鲜指南APP,在市场采购或餐厅吃饭时能随手掏出手机,查询水产品的级别是绿色的“最佳选择”黄色的“不错的选择”,还是红色的“避免食用”。如果这条鱼被评为绿色,你便可以毫无负担地购买、食用;但假如它被评为黄色,或是更糟的红色,你可能就要在享受美味与避免良心谴责之间再纠结多一会儿了。

使用Seafood Watch APP查询水产品评级
图源:Seafood Watch官网

 

水产品通常被划分为绿、黄、红三个等级
图源:Smithsonian官网

听起来是不是还不错?通过食用可持续水产品,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能助推上游生产者作出改变,在渔业可持续发展上贡献一些力量。但问题来了,理性的消费者们,你们是否会疑惑:评级机构这么多,我该听谁的呢?我又如何知道机构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估一条鱼的呢?为了让大家能多了解这些评级机构及其体系,我们选取了以下四家组织,下面为您详细解剖和对比其评估体系。

给野生海鲜评分,都看些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野生捕捞部分的评级情况。总体来看,可以根据指标所指对象将这些纷繁复杂的评级指标分为种群、生态、管理三大类。

种群,即图中“被评价种群相关”这一部分,顾名思义,也就是与被评级方直接相关的物种所在种群的指标。核心是生物量(B)和捕捞压力(F)两项——生物量指的是目标渔业的生物资源量,捕捞压力水平则主要通过捕捞死亡率体现,即预计在任何单个时间点能捕获的鱼群(或其他定义的群体)占整个种群的比例。这两项指标被广泛用于评价种群健康情况。

测量一下龙虾尺寸是否达到最小可捕标准
图源:Blue Ventures

除此之外,和人口普查有些类似,种群恢复力和脆弱性也是要考虑的,因此,种群的年龄结构、规格大小、性别比例等细分指标上也要有比较详细的考量。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Seafood Watch和MCS两家机构。当然,WWF和AMCS两家机构的指标也有其特点,他们在考虑了种群的量化指标外,还结合种群的风险等其他定性的指标对种群的综合情况进行了评估。

据悉,全球近三分之二的珊瑚礁濒临灭绝,而人类的捕捞活动就是威胁珊瑚礁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家评级体系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部分指标尤其看重就不奇怪了,尤其在捕捞方式的生态影响这部分都有大篇幅的说明。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采用拖网的方式捕捞,对海洋底部——珊瑚和其他底栖生物的生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将是难以逆转的。另外,兼捕相关的问题也是被放在非常重要位置,本来应该安稳生活的海龟、海豚、鲨鱼之类的非目标物种被捞上岸,不得善终,属实是“躺枪”了。

图源:网络

“管理”方面,主要是指人类对渔业捕捞的监管措施。捕捞过程无处不体现着管理的必要,当渔民驾驶一艘渔船,从准备出发就需要提前根据限制捕捞、封闭区域等制度,选择合适的捕捞时间、捕捞地点并且遵循捕捞配额;在捕捞过程中,对各项数据的监测是必须的,渔民也要做好各项措施以满足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影响管理的要求,顺便对副渔获物、副产品和抛弃物也要进行合理的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部门对渔船监督、对捕捞设备改进(以及违规处罚/禁令)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当地的渔业资源是否取得认证,是否参与渔业改进计划(FIP)也在考量的范围,因为这或许关系到你所捕捞产品是否能更优先进入某些市场。

养殖产品又有何不同

水产养殖作为主要水产品来源之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野生捕捞的压力。我国渔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中近八成为养殖水产品;而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到2030年,养殖产业将为全球提供近三分之二的食用水产品。但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业也存在许多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例如栖息地破坏、危害野生渔业资源、饲料低效等。针对这些问题,四家机构也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各机构水产养殖评级指标大致都包含这四大板块:资源利用、环境与生态影响、管理和其他。“资源利用”、“环境与生态影响”板块主要关注某品种的养殖系统是否对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造成干扰。比如养殖户投喂的冰鲜饵料,便与养殖系统外的幼杂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上海海洋大学和智渔的最新产业调查,每养殖1公斤大黄鱼,便约消耗5.77公斤的幼杂鱼,年产20万吨左右的养殖大黄鱼,需要消耗多少幼杂鱼,这对本就资源衰退的近海生态系统造成多大的压力?

捕捞幼杂鱼作为饲料来源
图源:网络

而“管理”板块则关注政府、法律法规对该养殖业的监管,“其他”板块则考察了养殖系统是否信息透明、是否保障工人权利、是否通过第三方认证等情况。虽然“其他”板块的大多数指标并不是评级关注的主要对象,但它们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评级体系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海鲜评级哪家强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全球各地已经投入了无数人力、财力,开发了几十种海鲜评级体系。同时,消费者却发现,它们长得似乎差不多,我们常常“傻傻分不清”。

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易获得性、透明度、利益相关方参与度、数据更新速度等,对四家评级体系也做了个粗浅的对比。

针对Seafood Watch、MCS,我们都可以在他们的官网上快速找到关于评级的专门网页或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其中,Seafood Watch的信息最丰富、最有条理,对每个评级对象都有公开的评级报告,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条鱼是不建议食用、而那只虾是建议食用的具体原因。英国的MCS虽然没有提供针对单个评级对象的报告,但都有针对单个评级对象的网页,展示了详细的评级依据。

手机APP似乎成了海鲜评级的“标配”
图源:网络

在评级过程中,向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的方式也能侧面反映该评级体系的公正和公平性,比如,Seafood Watch对每一个评级报告都有开放公开征求意见的窗口期,广而告之,收集各方意见并据此调整后再正式发布;MCS则声明欢迎任何人通过邮件主动报名成为他们的咨询小组成员。Seafood Watch每个月都发布更新的评级信息,而有的评级体系则没有说明更新情况。

评级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各种可持续海鲜消费指南在欧美国家已发展快三十年,然而,消费者往往发现,指南可能会告诉你吃哪个物种或来自哪个海区的最安全,但商品名叫“xx鱼”的,可能完全是另一个物种,而卖鱼的超市或餐厅也可能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即使您确实找到了鱼的来源,您也可能会从两个不同的指南中得到相互矛盾的建议,消费者常常不知道该遵循哪个。

图源:网络

造成矛盾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渔业实在是太复杂了,要全面地评估它对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影响,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难以穷尽;另一方面,每个机构都有各自的使命、策略和价值主张,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倾向性选择。比如,有的机构希望鼓励生产者不断改进,就更倾向于把一些有利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都算成加分项,避免把有可能改进的商业伙伴“拉入黑名单”;有的机构则比较“置身事外”,更着眼于当下现实情况如何,可能会更冷静地给个“差评”。

但不论如何,这样的努力至少让我们更多地认识了我们吃的鱼虾蟹贝藻,看到满足我们“口腹之欲”的江河湖海所承受的压力,也了解了背后复杂的人与故事,更直观、生动地看到我们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以及有可能养成“看鱼下菜碟”的消费习惯。

参考资料:

[1] Global Seafood Ratings Alliance.https://globalseafoodratings.wordpress.com/member-organizations/

[2] Seafood Watch.https://www.seafoodwatch.org/

[3]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https://www.mcsuk.org/

[4] WWF.Seafood Guide.https://nl.fishguide.be/

[5] WWF.Farmed Seafood.https://www.worldwildlife.org/industries/farmed-seafood

[6] Australian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GoodFish-Australia's Sustainable Seafood Guide.https://goodfish.org.au/

[7] Australian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评级查询系统.https://goodfishbadfish.com.au/

转载声明: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郑嘉乐、梁承豪、韩   寒

排  版丨易凤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