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拜托,改编马伯庸这股风不要再起了
原创 兔丸 第十放映室
《风起陇西》收官了。
谁能想到,大IP+全明星阵容,双管齐下居然也无法拯救本剧堪称愁云惨淡的收视率。
据酷云数据,剧集开播收视率仅0.62%,最低腰斩至0.3%。
要知道,CCTV8的黄金档剧通常都在1%以上,开年爆款《人世间》收官当晚甚至突破了3%。
一时间,嘲讽《风起陇西》“砸穿央八收视底盘”的通稿满天飞。
再一看口碑,7.9的评分称得上国产剧的上乘之作。
当然,评论区的声音并不统一,有人夸“服化道考究”、“视听语言高级”,也有人批“阴间滤镜”、“剧情魔改”。
两极分化的观众反馈,惨淡的收视率,为《风起陇西》添上了一抹“神秘”色彩。
说不定,会有文化研究者把它列入《2022年影视圈十大悬案》。
so,这是单纯的叫好不叫座?
还是说,这届观众不识货,以至于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大明王朝1566》?(被寄予厚望的《大明王朝1566》首播收视率不足0.5%)
以及,马伯庸IP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国产剧的客船?
话不多说,让咱们走近《风起陇西》。
ps:本文内有重大剧透出没,请谨慎阅读。
01.
必须承认,《风起陇西》在人物视角和设定层面上是有新意的。
剧本不仅虚构了两大情报机构司闻曹与间军司,还顺势借诸葛亮之口,将谍报工作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谍战乃诸战之首”。
故事开局,接收到错误情报的蜀军高层误判了敌军的进攻路线,街亭失守,最终导致诸葛亮北伐大业受挫,蜀汉大军被迫退守汉中。
经过内部研判,高层一致认定——必须清查司闻曹的内鬼,才能修补情报网的漏洞。
随着调查的深入,曹魏精心谋划的“青萍计划”浮出水面,对此有所察觉的司闻曹也部署了反击的措施。
围绕“青萍计划”,两国的情报部门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暗战。
“风起于青萍之末”,正如剧名中“风起”二字的由来,剧集预设了宏大的历史背景,聚焦点却锁定了不存在于正史记载的若干小人物。
陈恭(陈坤饰),明面上的身份是天水郡主簿,实际身份是潜伏多年的高级蜀谍,代号白帝。
街亭情报案中,负责传递敌军情报的陈恭被视作头号嫌疑人。
为了查明真相,司内的高层冯膺派出荀诩(白宇饰),由他秘密带队潜入天水,调查白帝是否变节。
虽然不相信昔日兄弟会是叛徒,但碍于压力,他还是设法抓住陈恭,与其当面对质。
面对荀诩的逼问,陈恭坚称情报中途遭到掉包,而且据他所知代号“烛龙”的魏谍极有可能就是司内的某位高层。
但口说无凭,唯有抓住烛龙,方能洗清嫌疑。
一番合计之下,二人决定联手锄奸。
于是,陈恭借着出外勤的机会金蝉脱壳,顶替了糜司马的身份,孤身潜入五仙道,寻找新的线索。
另一头,荀诩则回到司闻曹,以案件的重要证物白帝密语雕版作为突破口,伺机追查烛龙的身份。
荀诩在明,陈恭在暗,两股力量交汇,无形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一群古人一本正经地上演谍战故事,初看还挺新鲜。
然而,看着看着,就会发现“古装”和“谍战”这两种元素的融合不甚理想。
如你所见,剧中出现了大量诸如“抖机灵”、“干货”这类白话台词。
再包括谍战戏部分,剧中也并未如我所预料那般构建起一套独特的语言体系,而是直接照搬现代术语:“专案组”、“外勤下线”、“反间谍”、“情报战”。
用路导的话说,口语化的台词可以拉近观众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纯属暖心行为了。
不过恕我直言,这些台词如果以小说文本的形式呈现,那没毛病,读者多半会接受这种玩梗的风格。
可如果是一部服化道考究,力求还原的历史正剧,角色们在“文言”与“白话”两套语言体系里反复横跳,就难免显得割裂,让人分分钟出戏。
尤其是李严整顿司闻曹,点名批判冯曹掾的这场戏,颇有种领导在例会上训话的既视感。
抛开这点不谈,本剧对于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来说,也不太友好。
故事开局,就是一番信息量轰炸: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北伐失利,再是李严和诸葛亮的政治斗争,接着才把视线转向情报部门之间的明争暗斗。
不仅角色众多,各方势力之间的争斗相对复杂,支线脉络也细碎。
这意味着,观众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记住角色,跟上节奏。
我猜,本剧收视率低迷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可能有人要说了,这剧只是套了三国皮,咱们安心看谍战戏不就行了。
问题来了,对于熟悉谍战剧套路的观众来说,《风起陇西》的诸多桥段显得太过陈旧和老套。
窃取情报、间谍接头、对暗号、严刑拷打,基本就是照着各大经典谍战作品复刻了一遍。
就连传递情报的手段,也无甚新意。
不仅如此,剧情前期看似信息量多且密,但实际上进展缓慢,缺少足够抓人的戏剧冲突。
三个字足以概括主线剧情:抓内鬼。
故事开场,主角在查内鬼,中后期,烛龙身份暴露。
临近尾声,荀诩又开始查烛龙背后隐藏的大boss。
关于“烛龙”的悬念始终吊人胃口,但解谜线又拖得太长,让人累觉不爱。
最关键的是,本剧没拿捏住谍战作品真正的精髓。
我看的谍战题材小说不多,但对《间谍与叛徒: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里这一段印象很是深刻:
奥列格从小就发现,一个人可以过一种双面生活:“在爱身边人的同时,隐藏真实的内在自我;在外部世界面前是一种人,内心却截然不同。”
欺骗、伪装、隐藏、双面人生,这些关键词完美定义了间谍的命运,乃至本质。
作为间谍,注定要扮演他者,与谎言共舞。
而个人意志的复苏,对于情感的渴望,又会使得间谍作为工具人的那一面,出现动摇与幻灭:
身为间谍,我究竟为何而战?
抛开国族身份,“我”到底是谁?
如何在不同的身份中做出选择?如何理解这种撕裂自我的状态?
这些无尽的迷思与诘问,构成了专属于“间谍”的戏剧张力。
比如,《兰心大剧院》里的于堇。
她时刻需要在演员、间谍、秋兰小姐(戏中戏的角色)、“美代子”(日本军官的亡妻)等多重身份中游走,时而入戏,时而回归现实。
以至于镜头转换之间,连观众也分不清此刻的她究竟是谁。
更矛盾的点在于,她既是中国人,又要为美国人卖命,完成骗取情报的任务。
两种身份相互冲突的瞬间,国族身份占据了上风,于是她上交了假情报,就此改变了二战的走向。
影片的最后一幕,同样耐人寻味。
在明知有埋伏的情况下,于堇依然选择赴约。
枪声响起,她卸下了所有的外在身份,以最赤裸、最真实的自我走向终结。
还有《悬崖》里的周乙。
表面上,他完全适应假身份,成功扮演了一名深受上司赏识的敌方特务。
而潜意识中,他对内心麻木不仁的状态感到厌恶。
这股“金属的刺鼻味道”,正是负面情绪外化的象征。
因此,好的谍战作品理应展现人物的困境、对摆脱“工具”身份的渴望、对自我身份的怀疑,借由间谍身份的特殊性,描摹人性与道德的灰度。
掉过头再看《风起陇西》。
从被组织抛弃的弃子,到靠着反杀烛龙平步青云,再到后期惊天逆转,屡屡推倒观众的预期,上演了一出“谍中谍”。
陈恭这个角色,无疑具备充足的想象空间和戏剧性。
但仔细想来,又少有值得揣摩和回味的瞬间。
无论是人物内心还是身份的转变,要么流于表面,要么缺少必要的“润滑”。
就拿陈恭和荀诩在阁楼对话的这场戏来说。
如陈恭所料,对方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验查他是否叛变。
明明忠心耿耿,却遭到组织怀疑乃至险些被暗杀,他的心中有怨恨,也有不甘。
见状,荀诩试图缓和气氛,想劝陈恭多理解,少抱怨。
他语气不善地回怼,“你要我理解,我怎么理解?”
但他的怒气仅仅维持了几秒,紧接着,对话就过度到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
不让个人情感影响判断,你可以说这是间谍的专业素养。
但反过来说,不也表明主角未曾质疑间谍的工具人本质。
在陈恭和荀诩的努力下,烛龙终于落网。
眼看着青萍计划即将失败,郭淮却不慌不忙:烛龙不过是块垫脚石,陈恭才是我们真正的底牌。
看到这,弹幕集体震惊。
万万没想到,陈恭居然拿了“反装忠”的剧本。
对此,剧情给出的解释是,他之所以被策反,是为了找冯膺报杀父之仇。
就在观众逐渐接受这一设定时,剧情来了个急转弯。
原来,投诚是假,反间是真。
此举真正的目标是借着曹魏的青萍计划,安插陈恭打入对方的高层,然后借机扳倒李严。
到这一步,我选择放弃思考——哪怕编剧说陈恭其实是吴国派来的“谍中谍中谍”,也行。
由于反转来得实在太快,作为观众,我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态去和角色共情。
陈恭潜入五仙道,与伪装成圣姑的妻子翟悦汇合,不料翟悦身份被大祭酒识破,并惨遭毒手。
夫妻重逢,最终演变为生离死别。
这一幕,充满了悲剧色彩,也是剧里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但随着剧情反转,这股情感冲击遭到了稀释——如果陈恭真的是烛龙,那么翟悦的死岂不也成了必要的代价?
还有,你以为陈恭忍辱负重,一朝黑化只为复仇,结果冯膺一通解释,这茬也就揭过了。
说到底,这条复仇线也只是走个过场。
单论人设,陈恭至少还有复杂的层次感。
相比之下,荀诩真就是个负责推动剧情的纯纯工具人。
直到大结局,该角色都没能构建起清晰的人物动线,而是陷入了“验人”和“查杀”的无限循环:
被上司告知陈恭是叛徒——查明陈恭身份,二人合伙揪出烛龙——继续追查烛龙的上线——对冯膺起疑心,怀疑对方是魏谍——被陈恭偷袭,意识到好兄弟已叛变——亲手逮捕陈恭——最后得知这一切都在陈恭的计划之中。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给观众提供上帝视角,展示司闻曹的动荡与高层的阴谋,以及串联陈恭线与其他支线。
类似的,还有柳莹。
起初,我还担心大宝贝会不会演砸,后来放心了——反正这角色就是个标准花瓶。
从头到尾,剧情没交代过人物动机。
除了知道她奉命潜入汉中,先后做过两任烛龙的接头人之外,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就连她和荀诩这条值得具体展开的感情线,也是匆匆收尾。
说到这,还有个值得一提的角色,孙令。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我对这个角色的观感胜过不少配角,但和剧情无关,而在于每集片尾的复盘环节。
每到复盘,他就会化身真·搞笑担当,疯狂吐槽其他角色的表现。
提到反派角色黄预,说“这家伙坏得很”;提到柳莹靠美色接近冯膺的剧情,就吐槽姐夫居然也有把持不住的时候。
偶尔,小孙也会充当气氛组:“家人们,今天是一个痛哭的日子啊。”
不得不说,这个划重点环节还挺有趣。
但仔细想想,角色戏外的存在感越强,不就越是衬托出戏里人物塑造的薄弱?
某种程度上,《风起陇西》就像一篇大纲文,设定到位,该有的起承转合也都有,但偏偏缺乏细节,使得人物的境遇与情绪难以真正地打动旁观者,产生代入感。
人物所有的反应和动作,都被牢牢局限在故事框架内,没有过多情感外露的空间。
究其原因,还是《风起陇西》中剧情推进的优先级远高于人物塑造。
本剧试图探讨的,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孰轻孰重,是个体能否挣脱为虚无缥缈的大局而牺牲的命运。
它的本意,是抛开传统三国题材的固有叙事,让一群无名者有机会浮出历史地表,登上主舞台。
结果,他们反倒成了另一盘大局中的棋子。
这一点,令人由衷地感到遗憾。
02.
从2018年的《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再到后来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已经是第五部马伯庸改编剧。
再瞅眼日历,《两京十五日》差不多也在路上了。
马亲王之所以受到热捧,一跃成为影视圈的宠儿,是有原因的。
一来,他的作品视点独特,总能深入历史的隐秘角落。
《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二者都以小人物为出发点,还原宏大历史背后的故事。
《显微镜下的大明》,挖掘了六起冷门的基层政治案件,触碰到了历史的神经末梢。
如他所说,“我的工作,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把散碎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
历史的碎片,正是他灵感的来源。
二来,马伯庸是典型的灵感型作家,擅长开脑洞、元素融合,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解构历史。
《长安十二时辰》是古装+反恐,《风起陇西》是古装+谍战。
《扶苏奔鲁》,则是克味儿满满的古代克苏鲁题材(据我所知,这篇连载应该是坑了)。
《龙与地下铁》,更是构建起一个修仙与蒸汽朋克并存的奇幻世界。
以及,他的小说都有合格的抓手。
比如,《古董局中局》里神秘失踪的佛头和五脉。
再比如,《长安十二时辰》里“24小时反恐”的设定。
独特视角+人文关怀+考究细节+抓手,几乎每一部改编作都遵循着相似的配方,然后顺理成章地贴上了“大制作、电影感、高级感”的标签。
与此同时,马亲王不擅长收尾(比如著名的天降陨石梗)也是老毛病了。
无独有偶,剧版《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接连出现了“开局惊艳,后继乏力”的现象。
再到这次的《风起陇西》,收尾同样稍显匆促。
有的观众可能还沉浸于角色反转的余波之中,来不及捋清权谋斗争线,故事却已临近尾声。
即便有过前车之鉴,照样架不住市场对马老师的信心。
一个更大规模的“亲王全宇宙”正逐渐成型。
图片出自蓝鲸传媒
你要问我,这波IP热潮的结局会如何?
只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玄幻、古偶、宫斗、穿越、玛丽苏、大女主,咱们影视圈的流行风潮从不比时尚圈来得持久。
马伯庸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原标题:《拜托,改编马伯庸这股风不要再起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