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早上出门时关门了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强迫症

2022-05-22 15: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如何判断自己的频繁洗手或者整理物品算不算是强迫症,关键在于它们对你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程度。

无论强迫思维还是行为是相对耗时的,常常会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感觉,同时也会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和影响。

我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洗手特别频繁算不算强迫症?”“我这人有点完美主义不会是有强迫症吧?”“我大脑总是反复出现些不好的想法,这是不是强迫思维呢?”

感觉大家对于强迫症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认识,但又不那么准确。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下到底什么算是强迫症,强迫症的表现是什么,以及如果有强迫症该如何应对。

01

大众说的“强迫症”和病理意义上的强迫症有什么区别?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这个词是在20世纪才被提出来的,而更早的关于强迫症的记录是在14世纪与宗教信仰相关联的,如今我们称这类强迫症为谨慎强迫症(Scrupulosity),是指那些担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违背了宗教信仰或者道德标准的强迫情况(Greenberg & Witzrum, 1994)。

随着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发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第五版,强迫症是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

图片来源:Pinterest

首先强迫思维的本质是一些反复的不请自来且无法控制的侵入式想法或者冲动,往往会引起个体的焦虑或者痛苦。一个人越想努力摆脱它们,这些想法或者冲动就会变得越强烈。

而强迫行为则是一些个体为压抑或者摆脱这些想法而重复做出的行为(例如,洗手、排序、核对)或者精神活动(例如,祈祷、反复默诵字词)。

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 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现实的连接,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如何判断自己的频繁洗手或者整理物品算不算是强迫症,关键在于它们对你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程度。

无论强迫思维还是行为是相对耗时的,常常会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感觉,同时也会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和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常的担忧大多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及精力的,更不会带来强烈的痛苦感,所以这些并不会被归为强迫症的范畴。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举个例子,如果处于对疫情的担心,洗手时会比往常更仔细,时间更久一点,并不算强迫症;但是如果在洗手时有自己的特定步骤,比如数数123或者重复多次后还觉得没洗干净,再或者花费了自己大量时间且影响了生活质量,那就很有可能是强迫症了。

02

强迫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1. 常见的强迫思维围绕在以下几个方面:

◍ 污染物 (如身体排出物、细菌、疾病等)

◍ 丧失控制(害怕因为冲动而做出伤害自己/他人的行为)

◍ 完美主义(对精确度的关注或者对物品摆放的顺序及对称性的要求)

◍ 不请自来的性想法(脑海中产生不被允许的性幻想)

◍ 宗教性的强迫观念(担心冒犯亵渎神明或者过度关心道德品行)

2. 常见的强迫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

◍ 清洗和清洁(如反复以某种特定方式洗手,反复洗澡、刷牙,过分打扫家居物品等)

◍ 检查行为(如反复确认自己没有也不会伤害到他人或检查自己身体状况)

◍ 重复行为(如重复关门、关窗、锁车、检查炉灶等行为)

◍ 精神强迫行为(如精神上回顾一些事情来防止伤害发生或者祈祷以防止伤害)

这里要说明的是强迫行为在最初往往都是为中和强迫思维及焦虑感而做出的,但是随着强迫症状的发展,渐渐的强迫思维可能会被忽略进而强迫行为会变成一种习惯。

通常而言,强迫症的发病始于青少年早期和成年早期并且逐渐发展, 男性的发病高峰期是在13-15岁的阶段,而女性则倾向于成年早期发病 (Rasmussen & Eisen,1990)。

强迫症状也会因个体当下的压力或焦虑程度而产生波动和变化,如果生活中出现重大刺激,强迫症的症状也有可能因此加剧。

图片来源:Pinterest

有研究表明,大概有86%到90%强迫症患者一生中会至少患有其他一种精神科疾病(Ruscio et al.,2008)。

◍ 焦虑症中的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惧症,和惊恐障碍是最常见的强迫症共病诊断,约有76%的强迫症患者在一生中有过此类诊断(Ruscio et al.,2008);

◍ 抑郁症与强迫症的共病率也高达41%;

◍ 10%的女性强迫症患者表示有过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史,33%的神经性贪食症女性患者有过强迫症的病史(Kasvikis et al., 1986);

◍ 妥瑞症(Tourette Symdrome又称抽动症)与强迫症的共病率在35%到50%之间(Leckman & Chittenden, 1990)。

03

如果觉得自己有强迫症,应该怎么办?

很多强迫症患者会希望通过逃避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强迫症状,然后回过头来会发现,越想躲越躲不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付强迫症的关键在于面对自己的强迫思维和焦虑感的同时停止做强迫行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强迫症一度被认为是难治型精神疾患,精神动力学及许多精神科药物都无法显著改善强迫症的症状(Foa, Yadin, & Lichner, 2012)。

直到1966年,Meyer成功的通过延长暴露和反应阻断的方式治愈了两名强迫症患者后,暴露和反应阻断疗法在临床上逐渐被认可并得到发展,Foa和Kozak的研究中表明,暴露和反应阻断疗法对83%的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Foa & Kozak, 1996)。

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今,暴露和反应阻断疗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简称ERP)是在学术界公认的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方式。

这里的“暴露”是指面对让自己产生焦虑的想法,冲动,或是物体和情境,而“反应阻断”则是指当产生焦虑或强迫思维后选择不去做强迫行为。

在暴露和反应阻断的练习中,患者会慢慢发现即使自己不去做强迫行为,其害怕担心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同时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感和恐惧感也会逐渐消退。

承受强迫症是非常痛苦的,勇敢面对问题,寻求专业帮助,要相信最终强迫症是可以治愈并康复的!

参考文献

————————

Foa, E. B., & Kozak, M. J. (1996).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Foa, E. B., Yadin, E., & Lichner, T. K. (2012).Exposure and response (ritual) prevention for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Therapist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svikis, Y.G., Tsakiris, F., Maeka, l.M., Basoglu, M., & Noshirvarii, H. F. (1986)。Past history of anorexia nervosa in women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5, 1069-1075.

Lexkman, J. F.,& Chittenden, E. H. (1990). Gilles de la Tourette’s syndrome and some form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ay share a common genetic diathesis.L’Encephale, XVI, 321-323.

Rasmussen, S. A., & Eisen, J. L. (1990). Epidemiolog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1, 10-14.

Ruscio, A. M., Stein, D. J., Chiu, W. T.,& Kessler, R. C.,(2008). The epidemiolog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Molecular Psychiatry epub Aug.26, 2008

作者:林小茜咨询师

原标题:《我早上出门时关门了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强迫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