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14年:从山东村医到绵阳市民

2022-05-12 2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今天凌晨两点我都没有睡着,每年快到5月12日,我都很感慨,有缅怀、也有感恩,总之情绪很复杂。作为志愿者,我当时做的事情非常普通,但对于我个人来讲,汶川地震却扎扎实实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的叫张其国,2008年时他27岁,在德州农村老家开着一家小诊所,是一名普通的村医,看病抓药、下田干活是他的生活常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他从电视上看到了相关报道,《新闻联播》当时的一些画面他至今都记忆犹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再三思虑之后,安抚好家人,还是决定到地震灾区做志愿者。2008年5月18日,他携带医疗器械独自赴川救治灾民,两天之后到达绵阳。2009年6月,时隔一年,他再次入川,正式定居绵阳,把人和心都留在了那里。

灾区救援的日子

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其国决定去地震灾区。他首先联系了灾区几个地方的团委,最终绵阳市团委表示可以过去帮忙。确定好目的地,张其国便马不停蹄地赶到济南,在济南长途汽车站坐大巴车出发,受地震影响,当时入川的很多路几乎走不了,一路辗转,最终他花费了近两天时间到达绵阳。

大灾面前有大爱,不是亲历者可能难以体会。每每回想起来,张其国依旧激动不已。他回忆说,救灾现场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大灾面前,人性的善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张其国一边回忆一边讲述,到达地震灾区以后,来不及熟悉环境,所有志愿者按当地指挥部门统一协调开展行动。他主要承担的是分发药品、搬运消毒粉等工作。张其国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在江油市武都镇的一个村子里,很多房子坍塌,他们五六个人组成一支小队伍,帮着当地居民把粮食搬出来,给老年人做体检,送一些药品。

到了绵阳的第三天,也就是2008年5月22日,张其国说这一天的经历他一辈子都忘不掉。那天,张其国按要求到达了今天的北川老县城,看到防化部队正在对一处建筑物进行标准化消毒作业,作为志愿者他们无法进入到救援核心区,但远远望去,还是能看到建筑物被损毁的程度,张其国反复向记者强调,特别想在记忆中删除当时看到的画面。

张其国在绵阳奋战了10多天,之后,随着志愿者数量的增多,加上整体救援也进行到了一定的阶段,按当地协调部门的建议,他返回了家乡。

无法解释的决定

“这次志愿者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无法清楚描述到底是一种什么影响。回来以后,我时常有想换一种活法的冲动。”在张其国看来,无疑,汶川地震改变了他今后的生活轨迹。

2009年6月,张其国决定去绵阳,肯定跟汶川地震志愿者的经历有关系。张其国2002年在滨州卫校毕业,2003年到2009年这段时间,他在德州庆云县农村老家经营着自己开的诊所,其间,他经历了婚姻的破裂。生活的不如意,加上这段志愿者的经历,让他最终决定换一个地方生活。如何决定要去绵阳的,张其国解释说,作为一个乡村医生,第一他没有什么特别丰厚的经济条件,第二没有很宽广的视野,想改变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改变。当时就觉得2008年到过绵阳,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志愿者也留在了四川,他觉得兴许到这个地方能留下来。

谈到到绵阳后的生活,张其国意味深长地表示,地震其实改变了很多人,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但也有人涅槃重生。张其国坦言,他最初来到绵阳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也非常感恩。从小生意慢慢做起,到重新组建家庭,在绵阳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张其国说,在绵阳生活的这段时间,汶川志愿者成了他的一个符号。“每当别人知道我是汶川地震的志愿者,首先从内心深处对我是非常认可的,另一方面,无论对于我个人的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志愿者的身份成为了我的背书”,张其国非常笃定地表示。

“这个符号在我身上应该是要留一辈子”

“在汶川地震中我做志愿者真的没帮上太多忙,但是说实话,因为做志愿者,却改变了我的生活,成为了我的一种符号,这个符号在我身上应该是要留一辈子”。

汶川地震至今过去14年了,张其国说,他至今仍然跟很多当时认识的人保持联系。他讲了一个返程路上的小插曲,2008年张其国准备返回山东时,在绵阳汽车站认识了一个北川受灾的茶商,当时他们家的茶厂在地震中坍塌,出于“尽点微薄之力”的想法,张其国买了两包茶叶回去,并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来,由于地震造成校舍坍塌,有一部分北川县的学生到山东济南过渡复学,令张其国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就有这位茶商的孩子。张其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先后两次去济南看望这位茶商的孩子。一来二去,他们也熟络起来,张其国对绵阳最初的了解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采访过程中,张其国列举说,自己2009年来到绵阳以后,第一时间去了擂鼓小学,给这些孩子们送去了书包,今年大年初五还专门到了江油市武都镇,看望了一位老太太,只因地震时他给这位老太太测过血压。张其国同时说道,在绵阳,其实帮助他的朋友有很多,除了当地人,也有山东老乡给他提供过很多帮助。据张其国介绍,2009年,他来到绵阳以后,济南城建集团正对口支援建设北川新县城。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很多山东老乡,这些当时认识的朋友到现在一直保持联系。

谈到这些朋友,说话谨慎的张其国显得有些兴奋,他表示,还有很多很多在汶川地震时认识的朋友,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帮助对象,有的是当时的子弟兵。尽管过去了14年,他们之间都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联络,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像是一种情感的本能。

采访最后,张其国突然问旁边的朋友,汶川地震时他在做什么,对方说“我在陕西,当时还是个穷学生,把身上四百块生活费,当场捐了。”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立奎 编辑:孙菲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