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家口传统村落」“抟土而居”碹窑样本——怀安县西沙城乡段家庄村(上)

2019-02-13 14: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张家口传统村落

编者按

张家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历朝历代保留下来的传统村落,记录着历史变迁,承载着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乡土肌理,传承了丰厚的乡村文脉,是张家口人寄托情感的家园,据统计,张家口市境内有800多个古村落,时至今日,很多古村落依然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2017年,市政协文史委、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院组织编写了《张家口传统村落》,遴选出了38个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以期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张家口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唤起人们更多的家园情思和文化情怀。今天张垣方志为大家推送“抟土而居”碹窑样本——怀安县西沙城乡段家庄村。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抟土而居”碹窑样本——段家庄村

段家庄,原称龙泉院,因村庄东北面的山沟里常年有多眼泉水流出,而得名。关于段家庄村名的由来有两个版本,一是说段家庄北约5里地是北庄堡,该村有一处武家坟,风水硬,段家庄人就在村东地势较高处,建了一处寨子,以镇住武家坟的风水。段家庄村东有一条从东北进村的一条路被挖断,挖出的麻黄根部还流出了血,北庄堡人认为挖断了龙脉,就称该村为“断”家窑。到清朝末年,又称段家庄,沿用至今。另一说是据朱家庄村民李贺支(男,74岁,曾就读于张家口艺校,教书30余年,曾在段家庄居住了19年)介绍,段家庄,原称龙泉院。村里的龙王庙有一大钟,钟的上面铸有文字,记载着村庄的历史。据文字记载,段家庄最早的村址在现村东的寨子处,现仍有寨子的遗存,寨子周边还有人们曾经住过的废弃窑洞。当时,建寨子的是一位生意人,名叫段奇龙。因段奇龙建了村东的寨子,有名气,改称段家庄。后来,段姓人氏迁走,寨子废弃,人们迁现村址处居住,仍沿用段家庄村名。

“抟土而居”碹窑样本——段家庄村

现如今,段家庄共有285户,785人。全村有碹窑200多处,除了已经坍塌的外,至今仍有120多户居民住碹窑,用“土门土炕土坯房,土路土堡土院墙”来形容该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再恰当不过了。据《怀安县志》记载,段家庄建于1573年。也就是说,这些窑洞式的房子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抟土而居”碹窑样本——段家庄村

古语曰:“南方垒木为巢,北方抟土而居。”段家庄的“碹窑”就是我国北方人们“抟土而居”的活化石。其主要建筑工艺价值和智慧就体现在“碹”字上。怀安县境为浅山丘陵区,境内山峰、河谷、丘陵、盆地相互交错,沟壑纵横,又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大部分地方的土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粘度高,立土条件好,便于挖洞或制作土坯。从气候条件看,由于受西北气流控制,该县冬天冷,夏天热,干旱少雨,降雨量年均400毫米左右,空气干燥。山谷相间处,有较开阔平坦的地域。这些都为当地人们建造、居住碹窑(窑洞)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据当地年长者介绍,由于当地草木稀缺,雨水较少,用来盖房子的木料不多,加之当时人们生活贫困,怀安人早期只能挖洞而居。穷则思变,为了生存,一些成年人从孩子们“过家家”游戏、抟土盖房子受到启发,就地取材,择地而建,尝试抟土碹窑,这种独特的平地土窑一一拱型碹窑就诞生了。碹窑全部是生土建筑,其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接地气、又环保,是几千年来延续生命、发展生产力的一种独特的居住方式,且成为人们的理想居所。(未完)

(摘选自《张家口传统村落》等)

原标题:《「张家口传统村落」“抟土而居”碹窑样本——怀安县西沙城乡段家庄村(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