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上海烟草退役军人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投身战“疫”

2022-05-12 11:33
浦江头条 >
字号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当战“疫”集结号吹响时,上海烟草退役军人党员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再上“战场”,活跃在社区保供一线、疫情阻击火线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与疫情坚决斗争,向胜利发起冲锋,全力以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一声“到”,一生到

曾经的他,是上海空军地勤四级军士长,身着空军蓝的军装,胸怀“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魂,参加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保障任务。如今的他,虽早已脱下军装,却卸不掉心中“保家卫国”的担当。

唐勇

他是上海卷烟厂包装挡车工唐勇,当看到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募一批需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封闭式服务的志愿者时,他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儿子,爸爸要去跟病毒打仗了,你现在已经是男子汉了,在家照顾好妈妈。”唐勇匆匆与妻儿道别,奔赴抗疫的战场。

“退役军人唐勇,报到!我已做好一切准备,随时等候指令。”唐勇加入了杨浦区退役军人抗疫预备应急突击队三组,负责政府物资发放和应急突发情况处置。随着这一声“到”,他开启了连续多日的高强度、重体力劳作。

唐勇(中)

4月19日上午9点,一大批保供蔬菜到了。接到任务后,唐勇和战友们火速换上了“蓝色战袍”,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状态。每到一个社区,他们争分夺秒地装卸物资,弯腰、搬运、堆货……就这样,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2点,连续作战17个小时,完成了31个13米高集装箱的物资搬运任务,为80余个居委辖区内的所有小区送上了新鲜的蔬菜。当凌晨回到宿舍时,队员们的胳膊、双腿都不受控制地打颤,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在发抖。几个有点年纪的老兵,更是伤了腰下不了床,不得不退出重体力搬运的队伍。于是,留下来的人任务更重了。

年逾40的唐勇,腰部旧伤也发作了,但为了让居民更快拿到物资,他咬牙忍住不适,给自己绑了两层护腰,坚守阵地不退缩。在一次搬运时,他不小心扭伤了手腕,但他一声不吭地缠上绷带,又继续投入工作。

至今,突击队已经连续奋战了30余天,完成了长白、殷行、大桥等200余个街道点位,近4000吨物资的搬运配送任务。“老百姓可都盼着这些急需的保供物资,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咬牙也得坚持住!”唐勇在心里暗下决心。“兄弟们,明天再比比谁扛得多!”每一天,突击队总是精神抖擞地投入新任务……

抗疫转运线上的“摆渡人”

穿好防护服,戴上手套、脚套、口罩、帽子、防护面屏,拿胶带把所有可能漏缝的地方贴几层,再把鞋套底部边缘贴一圈……每天早上6点,普陀区局(公司)稽查支队一中队队长蔡定威就“全副武装”,开启了新一天的战斗。

蔡定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服役,参加过扬州抗洪救灾、南京森林大火扑救等紧急任务。这一次,他又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响应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加入真如镇街道“一线行动队”并担任二队队长,成为了与新冠肺炎病毒赛跑的“战士”。

蔡定威(左)与医护人员合影

白日里,蔡定威拎着装有核酸检测材料的袋子,协助医护人员对辖区内抗原检测阳性、核酸混采结果异常者及其同住人,进行上门复核采样。他已经记不清爬过多少楼层,敲开过多少家门,重复过多少遍操作和提醒。

夜幕降临,蔡定威顾不得喘口气,又投入到阳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工作中。“虽然我也担心会被传染,但面对本就情绪紧张的感染者,我必须保持镇定,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周全的服务。”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不仅在转运前就反复确认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常备药物,还贴心地放低座椅靠背,将老人安排在最后一个接送点上车,尽可能缩短在途时间。对哭闹的孩童,他利用车上的灯光做起了“光影秀”,成功吸引了小家伙的注意力,车内焦躁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看着孩子们,想到了快两周没见的儿子,我也差点没绷住。”

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真如镇街道表扬信

自4月19日起,他连续奋战了14天,累计转运千余名阳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你在战‘疫’工作中的无私奉献和突出表现,得到了真如镇街道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在此,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任务结束后,蔡定威收到了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真如镇街道的一封表扬信,这是对他出色完成使命的褒奖。

“我们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黄浦区局(公司)哈尔滨食品厂市场运营部的青年党员、85后的退役军人陈昌庭,曾服役于江西省军区独立营,参与过抚州抗洪抢险任务。当他看到长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的“招募令”后,第一时间报名请战,成为第一批长宁“卫宁守护”退役军人志愿者突击队的一员,主要负责市、区两级方舱医院治愈者的转运工作。

陈昌庭

每天早晨9点开始,陈昌庭跟随车辆在9个方舱医院和长宁区各个街道社区之间来回奔波,仔细核对人员确保不遗漏、不出错,帮助治愈者搬运行李,搀扶年老体弱者上下车。艳阳高照天里,汗水模糊了面屏,湿透了衣衫,闷热难耐;狂风骤雨天里,雨水渗透进了防护服,冷得直哆嗦,但他始终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地做好转运工作,“看到那么多感染者回归正常的生活,我真的特别高兴,我们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是常态,常常凌晨3、4点,他才能完成转运任务回到指定酒店,当脱下防护服时,全身已然湿透,贴身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回到房间,一边随便扒几口饭,一边看看妻子发来的微信,这也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身怀六甲的妻子特别担心他,“我是一名退役军人,理当冲锋在前!”陈昌庭坚定地说,“希望孩子将来会为爸爸骄傲。”在补了三四个小时觉后,陈昌庭又投入到第二天的战斗中。

连续奋战10天,陈昌庭所在的“卫宁守护”突击队安全转运127批次3600余名治愈者,虽然疲惫不堪,但军人的信念始终支撑着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稿件来源: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毛玮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