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育秧智能工厂化 助力水稻丰收

2022-05-11 1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贾汪区融媒体中心 贾汪发布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

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能否丰收

智能大棚里种植蔬菜瓜果

随处可见

而大棚里工厂化水稻育秧

你见过吗?

立夏过,育秧忙。5月10日,在贾汪区穗穗金家庭农场的智能大棚内,十余名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只见一只只空秧盘被依次放上传送带,随着机器运转,精心调配的营养土、水稻精品良种均匀播撒在秧盘里。从流水线下来的育秧盘,由育秧小车运送至智能大棚内整齐摆放。

据了解,该流水线一小时能完成约40亩地800个育秧盘,农场今年计划育秧满足1500亩地3万盘,预计5天内完成。

穗穗金家庭农场承包种植土地500亩,农业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是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贾汪(稻麦)推广示范基地。

2020年3月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投资80万元建成智能育秧大棚,占地5000余平方米,当年首次试育秧700余亩,2021年育秧1000亩。

大棚育秧不仅节省秧田、稻种,棚内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还能有效节省人工成本,不受天气影响,出苗率更高,秧苗抗病能力更强。

据穗穗金家庭农场总经理温文玲介绍,根据前两年的经验,大棚秧苗下田比露天水田育秧亩均减少生产成本约240元,每亩大棚秧水稻单产比水田露天秧增产50公斤左右。

选育良种是水稻稳产增收的基础与关键。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此次大棚育秧以南粳5718、苏秀867等适合贾汪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为主。该批秧苗生长期在25-30天,预计6月上旬就可以陆续下田栽插。

据了解,贾汪全区今年计划水稻种植总面积约90000亩。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全力做好服务,进一步推动水稻生产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以高效的农业生产夯实农业丰收基础,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融媒体记者:郭素素

编 辑:远 景

原标题:《育秧智能工厂化 助力水稻丰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