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往内心的秘密路径
所属系列/疫情中的图画心理:严文华团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撰文/王一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
运营/王云汐
疫情期间严文华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活动,让我能在这有些压抑的时日里,以艺术为出口,表达着自我,而创造出的作品总是为我带来治愈的感觉,它们像镜像一般,如实地反映着我内心的样貌,让我能抵达被日常生活所覆盖掉的情绪和想法。
石头的秘密
这个装置的名字叫做《石头的秘密》,描述着我在隔离初期的一个感受。隔离给我一个近乎理想的独处空间,让我从平日里不可避免的社交中回到自己的居所,这个居所不仅指代物理意义,也指代心灵意义。这种隔离带来的独处给了我很好的庇护性,将世俗的需求降低,把更多的能量集中于抽象的精神领土,有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内心逗留,耕耘于灵魂,这对我来说是生存所必需的滋养。而独处需要一定的开放性作为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装置的外壳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向外的连结也是生存的必需,同样带来滋养与火光,那是我通向世界、温暖与爱的道路。那么你将如何找寻我呢?请带上一枝花和一段诗篇,放在我的门前,然后我会出现,我们将一起创造欢乐、友爱与灵感,为活在这个世界而庆祝。这让我想到一首歌:“我越过时间、混沌、美丽,去有玫瑰的目的地。”
在这个半封闭式居所中的相机,隐喻着作为主体的我,之所以用相机代指自我,是因为相机在没打开之前就像是一个黑漆漆的石头,外表朴实、沉闷、平白无奇。而只要你找到打开它的按钮,它的内里是非常丰富的,你会看到所有的回忆、幻想、白日梦,对于美的记录,对于爱的贮藏......做完作品后,老师问我们:“这个作品如果开口对你说话,它会说什么?”我似乎听到它在跟我说:“你很安全,也很幸福。”像是得到了作品的祝福,这让我的心情也更加美妙和愉悦。
创作完这个作品之后,我的情绪能量随之变高。它似乎将自我的某部分清晰而丰富地展现出来,让我看到在隔离是如何与自己向内的属性相契合,也让我看到自己是多么需要通向世界的道路,以及我是如何与他人产生连接的。这个作品让我看到自己的形态,相机这个美妙的隐喻令我非常惊喜,外表如岩石般漆黑,而内里却洋溢着无尽的宝藏,它像镜子般照射出我的样貌,我也借此更深的爱上自己。
图1 石头的秘密
夹缝中的盛放
图2 夹缝中的盛放
这个装置作品的名字叫做《夹缝中的盛放》,来代表我在隔离20天+后的情绪感受。在严老师带完冥想之后,脑海中出现的意象便是在岩石夹缝中生存的一棵植物,所以我用酒瓶来代指“岩石的夹缝”,即疫情和隔离本身。这是一个封闭而逼仄的空间,是长久的隔离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人被封闭在10几平米的简陋空间,与新鲜的空气隔绝,是令人绝望和无力的。但生而为人,不会甘于这种状态。尽管肉身能被囚禁,但思想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可以在精神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徜徉,所以从酒瓶中盛放出的鲜花和树叶代指我自己,尤其是我的精神样貌。在岩石的缝隙中,生长着盛放的花朵、枯萎的花菇、疲软的叶子和带刺的枝条。所有这些部分构成了我的内在,它们是在隔离之前便已存在于心的,只是隔离让这一切加剧,并带来更多的枯萎。无论如何,存在之物始终处于被相互影响的连结之中。我用三个瓶盖覆盖在生长的植物之上,代指疫情隔离对人的影响。它让我们生动和自由的那些部分被遮盖掉,不断压缩着我们的存在,像是用一块帏布遮住本该灿阳高照的蓝天,留下朵朵乌云,弥漫在生活与自我的很多个角落里。在这个作品中,我还在酒瓶上的写了一些字:“被囚禁的春天”、“错过”、“熄灭”、“关掉光”,用最直接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我对疫情隔离的感受。
在完成作品之后,严老师让我们为自己的作品配上一首歌,我想到的是程璧的《致少女》,里面的一句歌词触动了我的心弦,“在一切迷惘之间,少女的你,便是我能选择的唯一。”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之下,尽管有诸多的不顺与不便,但我们仍然永远是我们,构成我们的核心是无法被乌云所真正遮盖的。同时,我也写下了一首小诗:
在所有岩石的缝隙中
活着
在逼仄的盒子内
利用泄露的光
生产沉默的风与幻想
被囚禁的步伐
在帏布的交叠处
偷偷看春天
仍尽力在被烟雾
覆盖的四月里
记起歌谣、海洋与爱
我与所有的造物忆起
成为下沉的呼啸
结语
艺术仿佛是神的馈赠,它将人们引向未知的自我,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永远拥有一条通往内心的秘密路径。
找到节奏,锻炼写作肌肉
点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严文华
世界上的个体存在很大差异,这一篇文章再次呈现了这一点:大多数人在疫情隔离的封闭期间,感受到的都是压抑、不舒服或低落,但上文作者感受到的是几乎理想的独处空间,可以理所当然地不用在外奔波,不用做各种人际交往,将物质的需要降到最低,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内在心灵的层面。
对有的人来说,封闭的时光是非常难熬的,因为切断了自己和外在世界的连接,也压缩了和别人交往的空间,但对这位创作者而言,现实世界中宿舍门缓缓关上之后,精神世界里通往自己内心的大门就缓缓打开。创作者用相机来比喻自己,相机其实是这个世界的观察者,它并不是把整个外在世界不加区分地拍摄下来,而是有选择地选取有感觉的画面,有一种审视,有一些评估,还需要有一些构建和审美,这个选择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疫情隔离是按下了暂停键,而创作者内在恰恰需要暂停的节奏,以消化和整理自己吸收到的信息。平时快速而纷繁复杂的生活会让创作者感受到目不暇接,节奏有些过快了。她需要像相机一样,在每次拍照之前要有取景的时间,拍完一张需要有观看、审视的时间,然后再进行下一张的拍摄。在快速生活中要有独自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节奏对她是最合适的。疫情隔离的第一阶段,她体会到的就是这种理想的独处空间。
此外,创造者还用相机来比喻自己内在有无尽的宝藏。这个发现和她内在心灵的丰富度是非常贴合的。外在可以内敛含蓄,但内在却有丰富的、多彩的、神奇的世界。那些浪漫和丰富多彩,被一个不起眼的容器庇护着、盛放着,第一眼看上去并不光芒四射,只有假以时日,真正接触和了解到她的内在和本质,才能看到内在的丰富和绚烂。
而第二个装置作品会有一些变化。尽管最初隔绝的空间和节奏是比较适合她的,但时间久了,仍然会有逼仄感。创作者充分利用了身边的材料以及材料本身的质感,比如说酒瓶本身带来的狭小和封闭性,比任何言语更能够表达出她感受到的情绪。她充利用了所有能够利用的空间和方式,各种材质的盖子加在植物上面,显得有些突兀和不伦不类,但这不正是人们在疫情隔离期的感受吗?就连瓶身上也被写满了文字。而这些文字,也让这只酒瓶更加成为代表她感受的象征物,已经从原先的酒瓶中脱离出来。尽管它的物质身份仍然是一只酒瓶,但它被赋予的情感和象征已经超越了瓶子,它成为创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客体。背景的蓝印花布和不屈地从酒瓶中伸出的花草,代表了她想象力和精神世界的无限宽广。
从作画者的表述来看,她非常擅长文字表达。文字是通向她心灵花园小径上的石子路,一个字就是一粒石子,顺着它们的组合,就可以缓步进入她的精神世界。你是不是非常羡慕她的写作能力?并且把这个能力当作天赋?创作者分享说:在疫情期间,她开始尝试自由写作。她按照娜妲莉.高柏《心灵写作--创造你的异想世界》一书中的指导开始练习,“把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想象一个垃圾堆:我们收集的经验、回忆就像蛋壳、菠菜、咖啡渣……堆到心灵垃圾场,腐烂分解后,制造出氮气、热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的诗和故事便能从这片沃土里开花结果。”她跟着书中的指导,开始练习自己的写作。有只言片语,有小诗。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谈到锻炼写作肌肉,“我们必须保持练习,持续堆肥,使它更肥沃,好让美丽的花朵能从沃土中绽放,并让我们的写作肌肉健壮有力,在宇宙穿行而过我们的时候,可与它同游。”而她也是这样做的,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肌肉。结果的部分就是上文,就是上文中的小诗。有可能我们并不是完全理解诗中的每一个字,可是这并不妨碍读诗时,诗敲响我们的心灵。
在疫情期间,创作者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在独自中理解着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在隔离的门后,她看到了更丰富的世界。疫情是人们与内在自我建立关系的契机,这位创作者通过艺术的方式,通过自由书写的方式,找到了自己心灵的秘密花园。
你找到了自己的秘密花园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