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徽州到扬州:画僧石涛的爱与愁

2022-05-17 13: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明珠美术馆PAM 明珠美术馆PAM 收录于合集 #PAM艺起读画 11个

“艺起前行”文化文艺内容在线供给。上海明珠美术馆响应市文化和旅游局号召,持续发挥美术馆的社会美育作用,以丰富的数字美术馆内容,积极为全市人民抗疫贡献绵薄之力。

“PAM艺起读画”全新上线,甄选“开卷有艺·读画”公教品牌中的高水准讲座与大家线上分享,本系列共有11期,每期邀请一位专家通过一本好书讲述一段艺术故事。“读画”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经典书画作品为原点,由对作品的艺术欣赏延展至对其创作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社会、人文、民俗风貌等方向的多元探索。古画新谈,期待和你一起足不出户,艺起读画。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张长虹在明珠美术馆讲座现场

讲座嘉宾

张长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当我们研究清代美术与近代美术史,会发现清初僧人画家石涛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他饱受亡国丧家之痛,一生居无定所,安徽、南京、扬州、北京等多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寄乐于林泉,寄情于书画,绘画上多关注自然,深入山林,故而作品情真意切,别开新境。

清 石涛《自画种松图》

藏于弗利尔美术馆

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黄山以花岗岩为主,机理非常明显,特别适合入画。在明代万历年间开山之后,黄山的图像便开始出现在文人们的笔下。画家梅清一生主要画黄山,石涛在安徽期间与梅清成了朋友,他早期的作品里面都能看到梅清的影子。

清 梅清 《黄山十九景册》 选页

藏于上海博物馆

但石涛的艺术才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他爱用线条勾勒山石和松针,皴法很少。《黄山图》就是石涛早年在安徽宣城敬亭山时期的作品,画中的黄山松树顶较平,这是石涛早期作品中树的特点。在这幅画的题跋中,石涛对黄山师法自然的感激之情跃然于诗意:“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

清 石涛《黄山图》局部

藏于刘海粟美术馆

《黄山图册》《山水十二屏》《奇峰图》等诸多石涛的作品中都留下了黄山的身影,是黄山这位老师让石涛成为黄山画派的开派代表人物之一;除了诗画黄山,石涛还留下一部以黄山师法自然的艺术理论专著《石涛画语录》,在当时沉闷的画坛圈中掀起了一股新峰,创新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清 石涛《竹溪琴隐图》局部

藏于刘海粟美术馆

观念革新,自成一派

石涛的艺术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绘画界,在社会史、思想史、美学史上也彰显出了特别的价值和意义。从年轻时期一直到晚年的时候,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的理念是贯彻始终的。明朝时风气喜仿古,而石涛提出的创新观念对当时风气的革新有重大意义。正是因为石涛画作里面的新奇,对人性自我的关怀,自成一派,才成为他取得艺术革新的关键。

推荐书目

“中国绘画名品”《石涛绘画名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中国美术研究丛书”

《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

张长虹 著

彩 蛋

《黄山图》&《竹溪琴隐图》

联袂来袭

��

清 石涛《黄山图》

藏于刘海粟美术馆

清 石涛《竹溪琴隐图》

藏于刘海粟美术馆

原标题:《PAM艺起读画(七)| 从徽州到扬州:画僧石涛的爱与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