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济学理论|究竟是否存在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思想的命运一波三折。1928年,费雪提出了货币幻觉思想,成为理解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把钥匙。自1967年开始,这把钥匙被主流经济学家嫌弃和抛弃。近一二十年来,它又被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行为经济学家重新拾起和重视。
货币幻觉思想的兴起
什么是货币幻觉?先说幻觉。幻觉的意思是错觉,比如当物体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时,我们错误地认为它在变小。货币幻觉,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错误看法,主要指人们认为货币的价值不变。
在以物易物的社会,由于不存在货币,自然也就不存在货币幻觉。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以后,货币承担了一系列职能,其中一项职能为价值尺度,或称记账单位。例如,你在商店里看到一件衬衫标价100元;你上个月收入8000元,支出5000元。这些例子中,货币都是价值尺度。正如米是长度尺度、千克是重量尺度一样,货币是价值尺度。也就是说,我们用货币衡量物品的价值。
想象一下用天平称取1千克大米的情景。天平的一侧是重量为1千克的砝码,天平的另一侧放大米。调整大米的数量,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大米的重量正好也为1千克。我们很少意识到砝码会磨损,从而导致称取的大米重量不足1千克。例如,假设砝码的外观完好,仍标注着1千克,但内部因腐蚀或其他原因使砝码的真正重量变为0.5千克,这时你称取的大米名义上为1千克,但实际上只有0.5千克。这种情形,我们可以称之为重量幻觉或砝码错觉,因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砝码的重量是恒定的。类似的,假设去年1元钱能买到1千克大米,如果我们想当然地认为1元钱(在价值上)恒定,总能够买到1千克大米,那么我们就掉进了货币幻觉陷阱。在经济学家眼里,如果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货币已贬值了50%,那么现在的1元钱只能买到0.5千克大米。
你去某山村旅游期间,到当地商店购买衬衫。店主爽快地告诉你,他按今年衬衫的进货价160元/件卖给你,他还说这批衬衫是他去年进的货,当时进货价为100元/件。如果在此期间货币已贬值50%,你能否帮店主分析一下这笔交易,他是亏了还是赚了?
答案是亏了。因为货币已贬值50%,所以现在的160元相当于去年的80元,低于店主去年的进货价,因此店主亏了。这是站在去年的时间点上看的。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如果店主也意识到货币贬值50%,他今年的售价应该至少为200元/件。
费雪
这个例子改编自费雪《货币幻觉》中的一个例子。费雪有极强的观察力、洞察力和表达能力,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在1920年前后,费雪发现,现实生活中,货币幻觉的例子比比皆是,充斥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各个领域。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普通大众,对货币贬值几乎一无所知,普遍认为货币价值稳定不变。
今天的人们或多或少能体会到货币贬值。我的母亲是位农民,几乎不识字,但日常生活的经验让她感受到了货币贬值。她经常说,钱变暄了。“暄”(读xuān),是山东临沂一带的土话,字典的解释是“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钱暄的意思就是钱软,不值钱。(当然,钱暄的字面意思更接近于下文将要说的通货膨胀。)我曾好奇地问她是如何感知到这一点的。她说,100块钱在我们村商店能买到的生活必需品数量,比以前少了。
然而,如果因此认为我的母亲不受货币幻觉的困扰,那就太理想化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也许能够说明想要摆脱货币幻觉有多么困难。有个小偷趁我父母外出赶集,溜进家里,偷走我母亲1000元左右的私房钱。我母亲因此很痛苦,她说,这相当于家里被偷走了几千斤大米。然而事实上,当时这些钱已买不到1000斤大米。由此可见,货币幻觉可能涉及复杂的认知过程。而这正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已取得一些令人信服的成果。我们在后文再说说这一点。
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是同义语,在今天的经济学教科书上,通货膨胀通常被定义为物价水平上升。假设你的收入不变,但每种商品的价格都突然上升,变为昨天价格的2倍,那么你的收入买任何东西,与昨天相比,能买到的数量都减少了一半。物价水平上升,让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这就是货币贬值。这里需要区分单个物品价格上升和物价水平上升。单个物品价格上升,通常认为是该物品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导致的;而物价水平上升,通常指很多种物品价格都上升,是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的。如果打个比方,单个物品价格上升,相当于海平面激起的朵朵浪花,而物价水平上升类似于海平面上升。
稍微深入一点看,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物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升。然而货币本身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物品的价格。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大,物品价格也会上升。说到这儿,我们回到通货膨胀这个词。通货膨胀的字面意思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通货),过度增加了(膨胀),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钱暄了”。
通货膨胀导致了货币贬值,而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货币价值不变,这就是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在微观层面上的影响,我们在前文简单介绍了一些。然而,更重要的影响,也许是宏观经济上的影响。
1958年,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考察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萨缪尔森和索洛将这种关系拓展并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根据这种理论,当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时,工人会要求涨工资;当劳动力市场接近于充分就业时,物价也会上升,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工人要求涨薪,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企业产品的需求旺盛。由此一来,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的任务只不过是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最优的位置:他们可以降低失业率,扩大产出,但这又会导致通货膨胀。
当时,货币幻觉和菲利普斯曲线有很多拥护者,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比如萨缪尔森、索罗、莫迪利安尼、托宾等。
然而,货币幻觉思想和菲利普斯曲线很快将迎来当头棒喝,致命一击。
货币幻觉思想的衰落
1967年12月,弗里德曼在美国经济学会上指出,人们不存在货币幻觉,也就是说,人们对通货膨胀有完美的预期,并据此进行调整。
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名义价格,而是经过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实际价格。例如,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他们预期价格水平变为原来的2倍,他们也会要求雇主将他们的收入提高到原来的2倍。这样一来,消费者的消费没有发生变化。类似的,企业的产量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企业也只关注相对价格。在这里,真正重要的是在进行定价决策时,人们完美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
这对菲利普斯曲线也是致命一击。因为按照此曲线,人们要求的名义工资增加幅度仅取决于失业率。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因此在与雇主协商工资时,他们会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举个例子,如果在某个失业率水平上,工人们原本协商涨薪5%,但如果他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10%,他们就会要求涨薪15%。
弗里德曼进一步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理论。他认为当失业率低于某个水平时,将会进入通货膨胀螺旋,而当失业率高于这个特定的水平时,将会进入通货紧缩螺旋。他将这个失业率水平称为自然失业率,只有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才不存在通货膨胀螺旋或通货紧缩螺旋。弗里德曼的基本论证思路如下:如果失业率很低,并且假设预期通货膨胀率为零,那么在这么低的失业率水平上,劳动力和商品的需求都很大,企业就会提高产品的相对价格。这意味着价格上涨幅度必须超过预期通货膨胀率。随后,人们会上调通货膨胀预期;企业进一步提高相对价格……导致通货膨胀螺旋(物价水平螺旋上升)。相反,如果失业率过高,通货膨胀将低于预期,物价将螺旋下降。
因此,弗里德曼认为,宏观经济决策者的目标是将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以避免通胀螺旋或通缩螺旋。而且,在长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应该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自然失业率理论(有时也称完美预期理论),几乎瞬间风靡,并且至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宏观经济学教科书这么教,而且它也成为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
自然失业率理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它在形式上很美,符合经济学推崇的数学形式化,符合最优化原理;其次,货币幻觉的说法比较模糊,不容易形式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个理论较好地解释了197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上升的现象:通货膨胀率上升是当时石油供给冲击和通货膨胀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失业率上升则是由于需求降低。实证证据也发现,弗里德曼的理论与数据拟合得很好。
由于“不存在货币幻觉”是自然失业率理论的关键假设,它也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假设。在弗里德曼发表演讲4年后,他的劲敌托宾在美国经济年会上说:“当然,经济学家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假设存在货币幻觉。”
多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4年前,就在弗里德曼否认货币幻觉之前,货币幻觉还是主流,甚至托宾本人也是货币幻觉思想的拥护者。
究竟是否存在货币幻觉?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尽管货币幻觉理论比较朴素,需要修正,但从货币幻觉一下跳到完美预期,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一个极端。真相很可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由于“不存在货币幻觉”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关键假设,因此,是否存在货币幻觉的验证就变得极其重要。然而正如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指出的,这方面的验证少之又少。这两位经济学家搜集了一些实证证据,结果表明,存在货币幻觉,更严谨一点地说,“不存在货币幻觉”的假设是错误的。
如果人们能预期通货膨胀,那么在工资合同中,应该包含像生活费用调整的条款。然而,根据1976—2000年加拿大工会合同的大样本数据,只有19%的合同涉及对预期通货膨胀的调整;然而,即使这样的调整,也是有触发门槛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合同才进行调整;如果通货膨胀率未达到既定水平,对工资不予调整。这表明大多数工资合同用名义工资表示,而不是像弗里德曼所认为的,用实际工资表示。
不仅工资合同,金融合同通常也不使用通货膨胀条款。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通常按固定利率支付利息。另外,绝大部分企业的会计记账,也是用名义价值记账。这一切似乎都表明存在货币幻觉。
最后,我们说一说脑神经科学的发现。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是人的决策中枢。如果这一脑区遭受创伤,人的认知会发生很大改变。一些科学家通过设置通货膨胀场景,验证了人们无法对通货膨胀做出完美预期。科学家对受试者的大脑进行扫描后发现,在决策时,前额叶皮层有个特殊部位——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比较活跃,这似乎是产生货币幻觉的区域。
经济学家常说,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现实的近似;即使理论拟合现实拟合得很好,我们也不能说这就是现实本身。货币幻觉理论是如此,自然失业率理论也是如此。因此,有关货币幻觉理论的争论,仍将持续下去,经济学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仍将持续下去。
本文为《货币幻觉》译者前言。《货币幻觉》,[美]欧文·费雪 著,曹乾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2年4月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