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讨厌的梵高:艺术史上的痛苦绝唱

2022-05-10 1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馨 中国工人出版社 

对梵高来说,有件事他无法明白,为什么他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对他表现出无以复加的厌恶。他从未主动去伤害任何人,总是在自己还懵然无知的时候,就已经让对方产生了反感和厌恶。

【荷兰】梵高

《自画像》

(1889年)

说到梵高,我们一定会想到他的《星夜》《向日葵》《乌鸦飞过的麦田》这些世界名作。或许许多人会赞叹于他的绘画技法,但今天,小工想带大家走进的,是他痛苦而与众不同的一生。

纵览全球艺术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毕生痛苦如梵高这样的人了......即使他的作品到了后人眼里“一览众山小”的地步,当时的世人仍对他选择视而不见。如果比较一下毕加索、达利、米罗、修拉,甚至出身更为悲苦的郁特里罗等人会发现,梵高度过的,仍是举世最为惨淡的人生。

远人·《梵高艺术发现之旅》自序

惨淡,是贯穿梵高一生的主题。他在世俗的海洋中沉浮挣扎,为了生存,不断试图寻求一个能将其不凡的思想和社会连结的方法。这条路是痛苦的,可他始终不愿意向世俗妥协。或者说,妥协对他来说从来不是一个选项。他的画作和书信,无一不表达出了他不甘虚度的强烈愿望。

亲情、爱情、友情,或许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它们确是人类情感的三个坐标轴。现在就请跟随小工,一起感受他的人生,描绘出你心中梵高的人生坐标吧。

01

亲爱的提奥

没有提奥,梵高不可能投身绘画,今天的世界美术史上,也就难说会有梵高的名字。

提奥是梵高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他时常关心文森特的心理状态,他也是极少数能了解文森特的人。两人生前的通信有651封之多。其中,时间间隔最长的一次,是在梵高决定投身绘画之后。虽然提奥应梵高的请求寄来了米勒的画作供他临摹,但提奥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寄信再跟他的哥哥说些什么。

【荷兰】梵高

《给提奥·梵高的信》

(1882年)

当他时隔很久后去探访梵高时,被哥哥的生存条件所震惊。彼时,提奥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大画商。他的服饰打扮、仪表谈吐无不吻合社会的要求。当他走进梵高的房间之后,吃惊得不敢相信,即使他知道哥哥混得很惨,惨到这个地步还是出乎意料。

震惊的提奥立刻给哥哥买来各种生活用品。经过一年多的冷漠后,兄弟间终于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提奥坦率地告诉哥哥,自己一直没有来信,是觉得哥哥总举棋不定地今天想干这个,明天又想干那个,以致觉得哥哥在堕落。

梵高拿出他的画,告诉弟弟自己想做个画家的愿望。以行业眼光来看,提奥当然知道,哥哥起步实在太晚,从更严酷的角度来说,到这个年龄,绘画只能当作一种消遣了,但他终于理解了梵高,兄弟间有了约定——在梵高能够卖出自己的画作之前,由提奥每月汇给哥哥一百法郎。

在真实的生活中,这样的诺言很少能够兑现。提奥的伟大就在于他坚持了承诺。只是他无法预料,这一坚持竟然是整整十年,直到梵高离开这个让他受尽磨难而又奉献出自己一切的人间。

提奥在梵高自杀后半年精神崩溃,死于严重的精神病发作。他们,也葬在了一起。

02

坏死之爱

梵高对于爱情热烈而真挚。他的爱无关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但也就是这种未经社会化的赤诚,使他连连被世俗痛击。

凯瑟琳

当梵高还在为成为一名牧师而努力的时候,他的叔叔约翰尼斯为他安排了在阿姆斯特丹的住处,在那里他遇见了年长梵高两岁的表姐凯瑟琳。凯瑟琳容颜温婉,性格活泼,二人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向来拙于口舌的梵高居然在凯瑟琳面前妙语连珠。

可是,凯瑟琳已经结婚了,她和丈夫的感情极为和谐,夫妻俩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当时,梵高压抑着自己不能倾诉的痛苦离开了阿姆斯特丹。

【荷兰】梵高

《读小说的人》

(1888年)

可当凯瑟琳丧偶之后再次与梵高相见,变故带来的痛苦将凯瑟琳曾经的热情和欢快击溃得无影无踪。在梵高眼里,因痛苦而来的深沉反而使凯瑟琳焕发出难以言说的成熟之美。这种悲哀催熟的美比幸福孕育的美更具吸引人的内涵和魅力。他再一次陷入对凯瑟琳的爱恋。

当梵高当凯瑟琳有一天告诉梵高,自己喜欢他的画时,梵高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陡然间像失去控制一样地倾吐起来。然而,凯瑟琳面对梵高突然迸发的热烈只感到惊骇,同时还觉得梵高幼稚可笑。梵高骤然变得疯狂,喋喋不休地向凯瑟琳倾诉自己对她深埋于心的情感,倾诉自己对艺术的抱负。他根本没意识到,他的话让这个只愿意活在过去的女人无比反感。

“不!永远不!永远不!”凯瑟琳的回答让梵高感到内心的破碎和绝望。

克里斯汀

梵高在绘画之路上接连受挫时,遇见了洗衣工克里斯汀。她的收入不足以糊口,所以克里斯汀的另一个身份是站在街头接客的妓女。就像梵高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在旁人眼里是一个可笑的疯子一样,克里斯汀也不觉得做妓女是多么耻辱的事。她只是和千百万穷人一样,需要活下去。

【荷兰】梵高

《哀伤》

(1882年)

梵高邀请她做自己的模特之后,两人渐生情愫,便决定同居。对梵高来说,克里斯汀给予了他温暖,所以在面对别人不怀好意的戏问中就坦告对方,克里斯汀是自己的妻子。这句话不免令同行们感到蔑视。克里斯汀并非以模特为生的女人,而是人尽可夫的妓女。梵高怎么能把一个妓女当成妻子呢?

但谁都能看出,梵高是真心准备娶克里斯汀为妻的。在梵高心里,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惊世骇俗。活到今天,只有克里斯汀使他体会到梦寐以求的家庭温暖。相濡以沫的日子使他觉得娶克里斯汀为妻是再自然不过之事。他根本不会去想,自己的行为在旁人看来,着实令人唾弃和不可想象。

然而两人一起生活下去后,成为“妻子”的克里斯汀根本不能理解梵高的绘画行为,觉得他也应该减少绘画,把钱节约下来留作家用。当梵高用于绘画的支出过多时,她也开始对梵高极尽嘲讽。她认为,梵高应该承担起家里的支出,然而他胡乱涂抹的画没有一幅能变成金钱。梵高有梵高无法离开的绘画,她也有她已经习惯而无法离开的生活。摆在两人面前的,只有分手。

梵高的爱情,是他赤子般心灵的集中体现。他从不考虑什么是世俗意味上的“适合”与“高尚”,或许这也是他遭受了如此多的苦痛和伤害的原因。

03

高更,剃刀和耳朵

随着梵高的绘画技法日趋成熟,他越来越觉得,必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才能轰轰烈烈地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他第一个想要邀请的同行就是保罗·高更。

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梵高狂热地画《向日葵》系列画作来装点自己的小屋。在提奥为高更支付了前往阿尔的火车票后,1888年10月20日,高更终于来到了阿尔。面对高更的到来,梵高欣喜若狂;但在高更眼里,他只不过是过来陪一陪这个业余的崇拜者。

【荷兰】梵高

《高更的椅子》

(1888年)

【荷兰】梵高

《梵高的椅子》

(1888年)

不久之后,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高更始终崇拜安格尔,对德加也推崇备至,这些人的作品恰恰是梵高感到无法忍受和鄙弃的;相反,对梵高热烈推崇的伦勃朗、米勒、杜比尼、卢梭等人,高更从来就没放在眼里。此外,二人的绘画行为也大相径庭,梵高可以疯狂地每天画出一幅画,高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他们的每次交谈都在三言两语后变为争吵。原以为其乐融融的相聚在梵高心里变成日益对立的现实,这让梵高无法忍受。他越激烈,就变得越执拗;越执拗,两人的观点就变得越尖锐。他们白天不停画画,晚上不停争吵。

尤其是看到高更那幅《画向日葵的梵高》后,他终于知道自己在高更眼里是个什么人了。他对该画的评价是,“这是我!但这是发了疯的我”!画中人眼神中的呆滞和混乱使手中那支画笔也像是充满颤抖。

【法】高更

《画向日葵的梵高》

(1888年)

梵高终于崩溃了。圣诞节晚上,高更饭后出门。当他穿过圣马丁广场之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追来。高更立刻回头,只见梵高手拿一把打开的剃刀。高更没有动,只是目光严厉地看着梵高。一向对梵高有震慑力的高更这次同样取得了成功。梵高站住了,既绝望又愤怒地凝视高更片刻,然后垂下头,沿原路跑了回去。

万念俱灰的梵高当晚回到家,面对镜子用剃刀割去了右耳的一块耳垂,随后,他将割下的耳垂用速写纸包好,再用绷带扎紧耳部,忍痛去往妓院,将它交给一个叫拉歇尔的妓女。妓院是他和高更经常光顾的场所。他和拉歇尔很熟,在最近一次没钱时,拉歇尔戏谑地说可以用一只耳朵代替金钱。

在愤懑中,梵高脆弱的神经已经错乱了。

梵高的性格充满真诚和热望。就性格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说梵高过于谦卑、过于单纯、过于执着、过于充满友善。这样的性格从常理来看,应该得到认同和良好的结果。但常理不等于现实,在梵高赖以生存的冷漠社会,不是不需要这些品质,而是同时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机灵和变通。这恰恰是梵高毕生缺少的。

远人·《梵高艺术发现之旅》

短短篇幅,难以丈量梵高这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的一生。若想阅读更多,请参看:

【 本期推荐图书 】

《梵高艺术发现之旅》

远人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梵高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转折人物,从他以后,表现主义大行其道,并成为20世纪的主流。本书通过180幅梵高的代表作品,在解读梵高艺术一生的同时,也揭示了艺术流派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演变的关键点。

书稿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展现了艺术巨匠凡高的一生,也对他艺术气质的形成做了深入的剖析。这既是一本艺术大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看懂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断代简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接近西方绘画艺术的入门捷径。

原标题:《被讨厌的梵高:艺术史上的痛苦绝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