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理工职称改革:分类施行,重大成果带头人有权推荐成员晋升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通讯员 杨萍
2017-09-20 11:14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南京理工大学

在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理工)做了8年副高科研“老人”,堵平终于在今年评上了正高级的研究员职称。他笑说自己比较幸运,正好赶上了学校职称改革的第一班车。

堵平常年跟随团队做国防科研。不同于民用科研类项目,其团队所出的成果常因涉密不能发表论文,这在南理工改革前的职称评选体系中容易“吃亏”。

今年启动的新的评选体系给了他另一条路:只要获得国家科技奖和教学成果奖,且排名靠前,就能获得团队第一负责人的推荐晋升。堵平就是在这条渠道上获得了正高。

分管人事的南理工校长助理陈钱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南理工的特色是承载了许多国防军工研究项目,如此改革有利于促进科研团队发展,产出大的科研成果。

这还只是南理工此次职称改革中的一个方面。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职称评定中更注重教学成果,而非单一的论文指标;凭借实验室工作成果,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也有望获得正高职称。这些也是改革中的亮点。

要改革,人事是突破口,职称是“指挥棒”

南理工此番职称改革算是历来最“大动干戈”的一次。

外有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内有南理工“十三五”建设规划和综合改革的需求,聚焦人事制度的职称改革便应运而生。

“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突破口,而人事制度中,职称是‘指挥棒’,目前具有最重要的导向作用。”陈钱告诉澎湃新闻,内外双重需求下,该校自去年实施新的岗位聘任后全面铺开了这项工程,今年4月系统的改革方案出台。

一直以来,职务晋升意味着教师学术水平、地位的提升。而什么样的教师能予以晋升,其晋升的标准和路径如何,则直接反映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特点和导向。

以南理工为例,改革之前,该校有两套职称评选体系,校内所有教师按照这两大类所设定的晋升标准去申请职称。一类是教学科研并重,一类是科研为主,两套体系中承担课题项目、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成果论文都是硬性指标。

“这样设定也有他的道理,作为大学老师,教学和科研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陈钱说,其中也有弊端。比如,以基础教学为主的老师平时时间大多花在教学上,做其他科研、课题的机会相对少,论文上容易落后于其他老师。从事实验室建设的人也面临类似问题。

因此,新的评价体系中,南理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类别:教学为主型,实验教师型。

“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设立标准,可以人尽其材,才尽其用,老师们只要在自己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安心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能有晋升的机会和发展空间。”陈钱表示。

职称“直达车”,团队负责人有推荐权

除了扩充的四个大类别外,南理工还将科研为主类,再细分为科学研究、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三项,分别设立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陈钱表示,如此也是考虑到南理工的特点需求。例如,其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研究中,更加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以及在团队中的作用,因此,就有“直评”制度的设计。

“直评”是指:在重大(工程)项目研究中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及教学成果奖中的任意一奖的团队成员中,团队第一负责人有权选聘其中一位骨干成员直接晋升高级职务。

“因为南理工承载很多国防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团队在做。既然是国防,很多成果就涉及到保密,不能论文发表,所以这类老师在以前的评价体系中是不占优势的。而直评则看你在团队的实际工作中起到多少作用,而不单单考察你论文写了多少。”南理工人事处处长孔捷对澎湃新闻表示。

堵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今年6月获得其团队第一完成人王泽山院士推荐后成为研究员。

“为什么设直评,是因为拿奖不易,能拿到奖就已经证明一些基础条件是符合的了。”据堵平告诉澎湃新闻,获得直评资格前,他已经拿到了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总排名第5、校内排名第4的成绩。

“国家三大奖我们学校有时候一年都拿不到一项,近十多年已经拿了十项,每项奖给一个团队,最多六个人,所以这么多年就六十多个人获得过这种奖。”堵平说。

“直评”给了堵平及类似的岗位教师们“一个专门的通道,不用跟写论文的人去拼了。”而从学校层面来讲,也避免一些老师为评职称“自己找些容易写高层次论文的其他课题来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科研大团队的形成。“所以这也是为了鼓励教师积极承接国家的重大项目,促进科研大团队的形成。”孔捷表示。

同时,“赋予团队第一带头人以直接推荐的权利,并进行现场答辩,也有利于带头人组建团队,发挥团队的作用”,陈钱对澎湃新闻表示。

潜心教学、实验室建设,也能成为正高

在南理工这样的工科为主学校,“纯教学教师占少数,但也是给学校做贡献,也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发展空间。”带着这样的理念,孔捷带领人事处制定了以教学为主的老师晋升高级职称的申报条件。

澎湃新闻查询到,该类评选条件中,论文的数量要求相比教学科研类有所减少,但对教学成果的要求增高。如,副高级要求有主持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等。

“改革之前,评副教授的话要各种条件,对我可以说是望尘莫及的,因为我的精力主要是放在基础教学以及教学改革这方面,但现在就可以专攻教学了。”南理工以教学为主的老师许绘(化名)对澎湃新闻说。

他(她)在学校每周承担着10个学时的课,还要准备教材改革、教学课题等“杂事”,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这位40岁的讲师已经近3年来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考虑论文的事情。

但在这次增设的教学为主型副高职称系列评审中,第一次参加职称评审的他(她),因为在教学效果、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的优良成绩,一次性通过副高评审。

“我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省去了职称的后顾之忧,以后我就兢兢业业搞教学啦。”许绘表示。

同样的体会姜斌也有,他常年从事实验教学和管理,按照以往的评价系统,他需要做一些实验室以外的科研研究,才能积累晋升资格。但现在凭他多年在实验室积累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就评上了教授的职位。

“改革最大的好处是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但并不意味换一个评价体系其标准就降低了。我会评价自己哪边工作更优秀,选择合适的晋升渠道。”姜斌对澎湃新闻说。

“实验室对工科学校很重要,差异性评价是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同的老师拿着不同的‘票’就可以登上自己的职称‘专列’,只要在南理工工作好好干都有奔头。”孔捷说。

当然,改革的过程也免不了艰难。孔捷表示,怎么让选出来的搞科研的跟搞教学的同级别职称的人水平相当,“这个是难点”。

“就像你是做馒头的,我是包包子的,技术不一样,标准就不一样,我们要保证同等的职称含金量是一样的。”

“既要考虑到每一个通道都有机会,又要保证水平相当,这个平衡点要找到,否则就有失公平。”孔捷说,今年刚实行的改革方案在未来实践中将不断完善。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