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绍兴路书游记:这里有爱旧书的人,有坚持的人
这些年,每次来上海都逛几家书店,先后已经逛了十几家,但上海书店太多,还得多来几次才行。上月去上海短暂停留,只去了绍兴路一带逛逛。一直听说绍兴路是文化街,有一些出版单位和小书店,网上看到一位叫苏西的姑娘,写了一篇《上海绍兴路旧书店指南》,很详细指出了这些书店的坐标。
短短几百米的绍兴路,既有上海新闻出版局这样的机关,也有上海人民、上海文艺、上海音像这样的出版单位,还有《故事会》这样曾经火遍中国的杂志。我不是来人民、文艺社看朋友的,而是想逛逛这一带的小书店。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7.jpg)
在陕西南路、绍兴路丁字路口下车,从西往东逛,第一家店在94号,书店叫“明室”,是一家主打佛学和上海历史的旧书店。可能来早了,94号大门紧闭。后来知道,这一带的旧书店基本都是这种模式,半开放,需要直接敲门,没人就打电话预约,而且多数下午才开。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80.jpg)
然后看到对面27号汉源书屋已经开门,就先进到汉源里逛,这家书店很有名,摄影师尔冬强创办,店内书不是很多,咖啡和座位不少,一早几乎已经坐满人。里面有个小屋,收藏展示着很多木头牌匾。买了一本波德里亚的《游戏与警察》,这本书开本很舒服,粉色、长条,单手可握读。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8.jpg)
汉源斜对过80号,有一家小书店叫“诗集”,这家店命运坎坷,以前叫“开·闭·开诗歌书店”,就像名字一样,书店保持着开闭开的状态,《开·闭·开》是以色列诗人阿米亥的诗集,这家书店用这样一个名字,体现了他们对诗歌主题的坚持,如今改名叫“诗集”。打电话预约,店主说下午才开门。
只好继续往东逛,52弄3楼C座有一家书店叫mephisto,凑近才看到门上贴着mephisto字样,也是房门紧闭。试着按了门铃,店主开了门。我不好意思地问:“可以参观吗?”店主说:“随意。”就这样闯入书店,像进入一个私人书房,有点不太敢东张西望。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3/6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5.jpg)
Mephisto既是旧书店也是店主的书房,他们一家都住在这里,卧室、厨房、卫生间、书房一应俱全。和店主聊天知道,店主名鲁毅,以前开过书店,后来做媒体,聊出我们彼此有很多共同认识的朋友。
这里旧书和其他一些旧物不少,需要慢慢淘,计划中今天要逛好几家书店,不敢在这里多停留。我淘了一本敦煌学家常书鸿女儿常沙娜的素描本,已经很旧,封皮还有点要掉,但素描本里有几幅常沙娜素描手稿,画得真好,忍不住拿下。后面都还没用过,我以后还可以在这个本子里画画,能和这样的艺术大师用同一本素描本,该是多美妙的事情啊。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3.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47.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4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49.jpg)
1945年至1948年间,常沙娜随父亲常书鸿在敦煌学习和临摹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深造,1951年回国,被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引荐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做助教,并随林徽因学习工艺美术设计;1956年后,任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直至就任院长。读库出过一个笔记本《敦煌小花》,就是常沙娜画的,特别精美。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3/13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3/17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3/17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3/177.jpg)
在mephisto还淘了一本《中国佛学人名诸宗师传承表》,也很喜欢。之前读韦力的《觅宗记》,对中国宗教各派的人名和师承总是分不清楚,有了这本就一目了然了。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46.jpg)
从mephiston出来已经午后,想去找点吃的,顺便去犀牛书店。步行到复兴路的复兴坊,犀牛书店就在弄里,刚进弄口就看到何香凝旧居和史良旧居,犀牛在37号,费很大劲终于找到。犀牛也是一家命运曲折的书店,先后搬了好几个地方,搬到这里时间不长,目前这个地方很小,只有一个正方形斗室。仔细翻了一圈书,收获了一本好朋友父亲的诗集,雁翼《拾到的抒情诗》。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6.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7.jpg)
从犀牛出来,肚子饿得呱呱叫。在思南一带吃了点饭,又回到绍兴路,想再探访上午错过的几家书店,先去了80号的诗集,已经开门了。探头探脑进来,小小的书店里有两男一女,其中一哥们在弹吉他,我以为他们是朋友聚会,小声问:“可以进来逛吗?”“可以可以。”店主问,“你是上午打过电话的吧。”“嗯呐!”
听着吉他声,我开始淘书。这里不单是诗集,各类文学书均有,虽然在密麻麻的书堆中淘出好书挺难的,但淘的过程很快乐。最后只淘得一本《寸纸留香》,这是一本国家图书馆整理的西文藏书票图录。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9.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7.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2.jpg)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另一家书店会饮的老板来找诗集老板吃饭,问我们要不要去会饮看看,然后,告诉我们大门密码,你们自己DIY。走到东头16号,按照密码取了钥匙,开门进去上二楼,掀开帘子,有个老外躺在沙发上。这家书店可以住宿,老外可能是今天的住客。打了招呼后,老外继续抱着电脑看电影。
书店名字来自柏拉图《会饮篇》,我在书架上看到很多这本商务汉译名著。因为老板不在,我们没法买书,看到几本想买的书,没有下手。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63.jpg)
从会饮出来天已经黑了,逛了一天已经很累。还有最后一家书店小亚细亚想去,走路大概要十几分钟。
走没几步看到一个小门脸叫“戏话”,掀开京剧脸谱门帘,有位姑娘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喝茶。才想起来刚才在诗集,老板推荐过这个听戏空间。老板是兄妹俩,哥哥爱茶,妹妹爱戏,他们一起把茶和戏结合起来,开了这样的戏空间,在这里听戏、分享、讲座、交流,说晚上会有一位南音老师来表演。妹妹热爱戏曲,全国各地听戏,也写戏评。最后开了这样一个戏空间,让更多戏曲爱好者有一个自由交流和听戏的空间。喝了几杯茶,听她讲一些听戏故事后,匆匆告别了。因为跟小亚细亚老板约好,去他的书店逛逛。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5.jpg)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到永康路142弄54号的小亚细亚。老板吴志超清瘦、长发,书呆气,媒体人。认识后就开始海聊。媒体人和爱书人高度重合,沟通零障碍。这家书店也可以住宿,也是“六根”潘采夫做“城市之光”书店住宿活动的入驻书店之一。书店在一楼,二三四层都可以住,有四个房间。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54.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3/66.jpg)
从七点巴拉巴拉聊到十一点,反而没时间好好淘书,匆匆淘了几本,有《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孙机《中国圣火》的影印本、《伟大的街道》等。然后,一起去附近一个小海鲜夜宵,吃完告别时已经过了零点。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81.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8.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5.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162/973.jpg)
这一天的书店之旅愉快而匆忙,收获了一些好书,认识了一些书店朋友。非常建议去上海的朋友到绍兴路逛逛,这里有一些爱旧书的人,有坚持的人。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