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发布《全球土地展望2》

2022-05-05 18: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投资大规模土地恢复以防治荒漠化、⽔⼟流失和农业⽣产损失是双赢的解决⽅案。这是环境的胜利,是⽓候的胜利,是经济和当地社区⽣计的胜利。⼟地恢复是⼀种强⼤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获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于2022年4月27日出版第⼆版《全球⼟地展望,⼟地恢复以促进恢复和复原力》,阐述了国家和社区设计其量⾝定制的⼟地恢复议程的基本原理、有利条件和多种途径。

中国绿发会是UNCCD公约的观察员机构,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为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绿发会国际部现将内容摘要发布,供读者参考。

⼟壤、⽔和⽣物多样性为我们社会和经济的财富提供了基础。它们满⾜了我们对⾷物、⽔、燃料和其他塑造我们⽣计和⽣活⽅式的原材料⽇益增⻓的需求和渴望。然⽽,我们⽬前管理和使⽤这些⾃然资源的⽅式正在威胁地球上许多物种的健康和持续⽣存,包括人类⾃⼰。

⼈类已经改变了地球上超过 70% 的⾃然,造成了空前的环境退化,并⼤⼤加剧了全球变暖。科学家们预测,如果当前的⼟地退化趋势在本世纪继续下去,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气候问题,粮⾷供应中断、生物多样性丧失,⼈类健康下降、⼈畜共患病和⼟地资源冲突等⻛险也随之增大。

据估计,全球⼟地退化程度在总⼟地⾯积的 20-40% 之间,直接影响到世界近⼀半的⼈⼝,遍及世界农⽥、旱地、湿地、森林和草原。

国际社会已承诺到 2030 年恢复 10 亿公顷的退化⼟地。这仅仅是开始。其⽬的是保护⼤⾃然,为⼦孙后代保护⼟地资源的⽣产力,减少灾害和流行病的⻛险和影响,并提⾼⽣态系统和社区在⾯临迫在眉睫的环境压力和⽓候冲击时的复原力。

我们需要在正确的地⽅以正确的规模进行恢复,以更好地管理相互关联的全球紧急情况。负责任的治理和⼟地使⽤规划将是保护健康和多产的⼟地和恢复⽣物多样性、富含碳的⽣态系统以避免危险的临界点的关键。

⼟地是⽣物多样性丧失和⽓候变化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它必须成为任何有意义的⼲预措施以解决这些相互交织的危机的主要焦点。恢复退化的⼟地和⼟壤为⽴即采取协调⼀致的行动提供了最肥沃的⼟壤。

现代农业⽐任何其他⼈类活动更能改变地球的⾯貌。从⾷品、动物饲料和其他商品的⽣产到连接⽣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和供应链。使我们的粮⾷系统具有可持续性和弹性,将对全球⼟地、⽣物多样性和⽓候议程的成功做出重⼤贡献。

⼟地恢复议程是⼀项多重利益战略,可扭转过去的⼟地和⽣态系统退化,同时创造机会,改善⽣计,让我们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例如,⽤于促进⼟壤健康或补给地下⽔的再⽣⼟地利⽤实践也增强了我们应对⼲旱、洪⽔、野⽕和沙尘暴的能力。 

中国绿发会在维护土地生态上的相关努力包括但不限于:

-【电蚯蚓环境公益诉讼】

针对部分地区“电蚯蚓”现象泛滥,中国绿发会发起了电蚯蚓环境公益诉讼。电蚯蚓环境公益诉讼是典型的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

-【推动土壤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调查】

2022年2月25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BCON)建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应将“土壤生物多样性”列入普查的一级指标。

-【打击盗采泥炭黑土违法行为,保护黑土地和泥炭】

2021年3月,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收到志愿者反映,地表下泥炭资源被非法采挖、售卖。绿会政研室对此高度关注,并致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诚请妥善处理五常市采挖倒卖泥炭资源严重环境违法问题》,诚请妥善调查处理此事。收到致函后,黑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坚决遏制黑土地盗挖售卖行为,并对涉案黑土地进行全力修复。从4月1日起,黑龙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日专项行动,全面摸排违法占用耕地、林地、湿地和各类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采挖、加工、运输、倒卖泥炭黑土等违法行为。

原摘要链接:

https://www.unccd.int/sites/default/files/2022-04/GLO2_SDM_low-res.pdf

译/Stan 审/YJ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