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风靡上百年,这本书讲透了日本侘寂之美
题图:波士顿倾茶版画
常言道,东方人重感性直观,西方人重逻辑理性;东方人感情表达内敛中庸,西方人感情表达自由直接。
东方哲学向内追求,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而西方哲学则向外探寻,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最终目的。正是东西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可思议的是,如此迥异的东西方人性,却在这小小的茶杯中相遇了。
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第一次把茶叶带到了欧洲。之后,茶叶于1636年传到法国,1638年传到俄罗斯。
英国于1650年迎接茶叶入国,到18世纪上半叶,伦敦的咖啡店实际上都已变成了茶室,成为艾迪生和斯梯尔等文人高士的聚集之地。饮茶已经成为西方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风靡上百年
这本书讲透了日本侘寂之美
文 | 领读
01
茶的流派
至于中国人,则更不必说了。从公元4、5 世纪,茶就成了长江流域的居民喜爱的饮料。到唐代,烹煮的饼茶流行。
茶圣陆羽已经写出了世界首部茶专著《茶经》,详细叙述了茶树的天然性质、精选茶叶的方法、适宜的茶具、煮茶的方法等等。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画面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茶末入铛煮法。是现存最早表现唐代煮茶法的绘画,展示了初唐时期寺院煮茶待客之风尚
宋代时,粉茶开始流行。人们把茶叶放在小石磨里研磨成茶粉,再把茶粉放到开水中,用精美的茶筅搅打。宋人对茶更加狂热,将茶饮上升到品玩的游戏层面,斗茶之风盛行。专情于艺术的徽宗皇帝,就是斗茶、分茶的高手。
[北宋]宋徽宗《文会图》
宋徽宗所画的茶宴杰作,也是对宋代龙凤团茶点法和品饮环境的生动写照
一代有一代之生活,明太祖朱元璋罢进龙凤团饼茶,改进芽茶,明代的风俗为之一变。茶叶的煮法、点法逐渐淡出,改为简便的芽叶冲泡。
同时,因为新的撮泡法流行,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泡茶的茶壶才真正出现。
从此,简单的冲泡法保持至今,成为现代人的饮茶方式。
[明]文徵明《品茶图轴》
明代城市化发展迅速,茶馆林立,园林兴盛。文人士大夫优游于山林,品茶作为一种符号,在纪游、饯别、雅集、卜居中,都有它的身影
日本踏着中国文明的足迹一路追随而来。805年,最澄和尚携茶种由唐朝返回日本,开始种植茶树。1191年,随着入宋研究南派禅宗的荣西禅师回国,宋茶得以传入日本。南派禅宗迅速普及,宋茶的仪式及茶的理想也随之传播开来。到了15世纪,茶道已经在日本完全确立。
荣西禅师
02
独树一帜的茶道文化
为何茶道发生于日本,而非中国?周作人曾在《茶之书序》中说到,“茶事起于中国,有这么一部《茶经》,却是不曾发生茶道。正如虽有《瓶史》而不曾发生花道一样。”因为是“中国人不大热心于道,因为他缺少宗教情绪,因此对于道教与禅也就不容易有甚深了解了罢。”
丰原周延《茶道》
而茶道的“道”,即来自道家的“道”。茶道的形式来源于禅宗的饮茶仪式,而禅宗正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茶道即在庸碌的日常生活中追逐美,是探寻生之艺术的唯美主义宗教,是道家思想的化身。
道家主张事物的真正本质只存在于“虚”中。譬如,一间房子的实质,只能存在于由屋顶和墙壁围起来的虚空里,而并不存在于屋顶和墙壁本身。“虚”能包容一切。一个虚怀若谷、敞开心胸、不囿于事物的人,能够恪守和谐统一的原则,保持事物间的均衡调和。
正如迦叶拈花微笑的故事所表达的,对于禅宗卓越的洞察力来说,言辞不过是思想的障碍。佛教经典的全部影响,也不过是个人思索的注脚。禅宗信徒把事物外在的附属品看作认清真理的阻碍,追求与事物内在本性的直接交流。他们主张只要通过神圣的冥想,就能到达自我实现的极致。
日本珍藏的禅宗六祖慧能像
禅寺的组织形态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僧人们被分派了照管禅寺的专门工作。这些服务构成了禅僧修行的一部分。许多重要的禅宗问答,就在扫洒庭除和烧水沏茶的过程中进行。茶道的全部理想,就来自这样一个禅的观念,即在人生琐事中发现伟大。
著名的茶道大师千利休,就是道释思想的忠实实践者。他用从茶室中得来的优雅的高标准,努力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无论身在何处,都时刻保持心情的平静。他永远追求与宇宙的伟大律动相协调。
千利休
有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他的观念。利休让儿子绍安清扫露地并洒水。绍安做完后,利休说:“不行,还不够干净。”命令他重新打扫。
绍安极不情愿地又干了一小时,转身对父亲说:“爸爸,再也没有什么要做的了。石径已经冲洗过三遍,石灯笼和树木都喷洒了足够的水,苔藓和地衣也都青翠欲滴。地上没有留下一根树枝、一片树叶。”
“傻孩子,”茶师呵斥道,“露地不是这样打扫的!”说着,利休来到庭园,晃起一棵树来。霎时间,金黄和深红的树叶片片飞落,庭园的地面上铺满了秋天织锦般的碎片。利休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洁净,还有美和自然。
03
日本近代启蒙时期的先知
以茶道发出东方人自己的声音
冈仓天心正是这种东方文化、东方艺术的热心提倡者、宣传者。冈仓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评论家、思想家,被誉为“明治奇才”,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冈仓天心
他1880年毕业于东大文学部。1890年,担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培育了一大批美术家。后与横山大观等人创立了日本美术院,领导新日本画运动。从1893年起,他多次去中国、印度考察,加深了对东方文化的认识。1910年,冈仓成为波士顿美术馆中国·日本美术部部长,为该馆收集美术品。
他毕生致力于美术事业,不仅是日本现代美术的开拓者和指导者,而且是东方文化艺术的宣传家,强调亚洲价值观应对世界进步做出贡献。著名书评人刘铮说,冈仓天心可以说是日本的林语堂,不过他用英文著书绍介亚洲文明,比林语堂还要早三十年。
《茶之书》就是冈仓天心的名作。在本书中,他考察了茶道之种种,对茶道的艺术与精神做了鉴赏,并借此阐述自己关于东洋美学之理念。自出版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不光如此,在日本和中国也有多个版本流行,称得上是媲美《菊与刀》的日本文化经典。
《茶之书》英文版原版
04
与众不同的版本
豆瓣高分推荐译本 全新再版
本版力求贴近日本的文化风格。译者尤海燕为华东师范大学日语系教授,长期从事日语文学的研究与翻译工作,她于2010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茶之书》,受到豆瓣读者的高分推荐。此次再版,希望能做到尽善尽美,不负众望。
设计上,以茶叶之自然伸展形状为主元素,封面和腰封均以茶叶的绿色为主,附以作者冈仓天心小像,与本书完美贴合。
书前选取13幅茶道花道浮世绘,全彩印刷,分别以茶家、茶园、茶室、茶道仪式、插花的顺序排列,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日本茶文化与插花文化。
每章的篇章页,分别附以一幅选自《池坊生花模范花形图谱》《花道古书集成》《华道家元池坊立生花集》的日本古典花道图绘,呈现日本插花的经典样式,共七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