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受爱戴的五星上将:海军飞行员威廉·哈尔西轶事

阿蒙
2017-10-22 15:4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946年,在美国海军军官参加的一次招待会上,一位戴着大号订制军帽,身高1米82,年龄60上下的海军将军出现了。在他所到之处,都被激动的人群重重包围。有个女人冲开围在将军周围的人群,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兴奋地大叫:“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上帝握手!”奇妙的是,围观群众中压根没有人觉得她的言行过于夸张了。

这位被当作上帝看待的将领,就是本文的主角——威廉·哈尔西将军。

主流媒体中哈尔西的标准表情。据他本人说,如果在照片上看到这种有些恼怒的神色,纯粹是因为他正在看书时却忘了戴眼镜。

哈尔西?中文世界的读者对这位将军或许未必熟悉,但在美国,这却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性如烈火,豪放凶悍,浑身是胆,满嘴粗活,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公牛”哈尔西。在本文中,作者将为大家展示这位传奇海军将领不为人知的一面。

温柔的“公牛”

在美国海军的历史上,五星上将威廉·哈尔西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在哈尔西的心目中,海军就是纳尔逊所说的“一帮共同奋战的兄弟”。海军的水兵们都知道,哈尔西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福利,他一直都在为此尽心竭力。哈尔西对部下的体恤,换来的是水兵们真心的敬重。他在同时代的美国海军将领中不是才能最卓著的一位,无论在行政管理,还是作战指挥方面都不是,但绝对是最深得军心民心的一位。

于是,哈尔西毫无争议的成为最受媒体关注的对象。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遭到日本海军偷袭,美国上下,民众情绪一片低迷。为了鼓舞士气,美国海军需要一位刚毅、坚定、不屈,能给所有人安全感的将领。于是乎,媒体人将哈尔西塑造成他们心目中典型的海军高级将领形象——“咆哮的海斗犬”。结果,转眼之间,哈尔西在当时和后世许多人心目中成了一个好勇斗狠,天不怕地不怕,满口粗话,毫不在意这样会亵渎神明的美国海军“头号流氓”。

两位海军高级将领——尼米兹(左)与哈尔西在科蒂斯号军舰的合影。从这张照片能清楚地看出,二人身高相仿,哈尔西的头明显大出一号。

哈尔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呢?

只要见过哈尔西本人,人们就会多多少少理解文章开头那位女士的夸张言谈——即便在美国海军内部,都有许多人觉得哈尔西至少长了一副神明般的样貌。早在40多年前,当他还在海军学校就读的时候,同学们都常说“他看上去就像一尊海皇波塞冬的雕像”。7.75英寸的标准帽子他戴着勉强还算合适,不过订制的7.7875英寸的帽子还是更适合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插图漫画家学会评选出“世界六大令人震惊和兴奋的头颅”,得到漫画家垂青的人物包括: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美国工人领袖沃尔特·卢瑟、英国工党领导人欧内斯特·贝文、电影明星泰隆·鲍华——当然还有威廉·哈尔西将军。

1943年美军在所罗门群岛图拉吉港的山坡上竖起的哈尔西“杀死日本鬼子、杀死日本鬼子、更多地杀死日本鬼子”的标语牌。

哈尔西很少会使用“该死(damn)”和“他妈的(fuck)”之类的字眼,情绪激动的时候,他说的最多的是“去见鬼吧(go to hell)”,根本就谈不上是粗话。他对日本人最脍炙人口的诅咒不过是“从此以后只有在地狱才能听见日本话”,“杀死日本鬼子,杀死日本鬼子,不停地杀死日本鬼子”而已。确实够狠,但一点都不猥琐,和下流更不沾边。

有一件小事可以折射出哈尔西的脾气。有一次,彭萨科拉海军基地附近发生了车祸,有水兵身受重伤。随后,一位海军军医开车赶到现场,对水兵进行紧急救治,他将水兵送上随后赶来的救护车,便示意救护车开走。当时,哈尔西已经比军医早一些到达现场,目睹了整个救助的过程,他当即询问军医:“难道你不打算陪他一起去医院吗?”军医的回答是:“不,长官,我有自己的车。”这时候,哈尔西的情绪爆发了,他怒斥道:“去他妈的你自己的车!马上给我上救护车!”只有在这种人命关天的特殊场合下,哈尔西才会抑制不住爆粗口。

平时,哈尔西不仅在公众和下属面前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上司也是一样。他即便与最好的朋友私聊,也几乎从不说上司的坏话。他的同僚和部下一直都觉得哈尔西内心会对美国的一些政策有不同看法,因而时常有意无意地引他开口批判政府的相关政策。结果,他们一次都没有成功。哈尔西保持沉默的原因只有一个:这些政策都是以总统的名义颁布和实施的,而总统是武装力量最高司令,身为军人,他不能进行批判!

1945年,哈尔西(左)、艾克尔伯格(中)和麦克阿瑟三人在珍珠港。后来艾克尔伯格这位陆军将军和麦帅闹翻了,哈尔西与麦帅的关系却始终良好。

令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他对西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的态度。也许是天性使然,“麦帅”的言行总是显得相当夸张,充满戏剧色彩,用现代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他天生就爱“装×”。麦帅的做派在当时和后世都不缺少批评者,陆军内部有不少人也看不惯,至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对他说三道四几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风气。海军陆战队尤其喜欢拿麦帅开涮,这倒不全是因为对他“装×”看不惯,而是更久远的往事——当初,麦帅在美国陆军参谋长任上时,曾经提出撤销海军陆战队这个兵种、并入陆军。这个计划最后不了了之,但他和海军陆战队的梁子由此结了下来,受到的批评自然最为尖酸刻薄。

海军和陆战队中,高级将领们时常怂恿哈尔西和他们站在一起,和麦帅划清界限。然而,哈尔西从来都不会应声附和,他的回答只是:“你们一定是搞错了,麦克阿瑟将军是一位出色的军人。”麦帅功高权重、桀骜不羁,即便对罗斯福总统都不无微词,后来更是和大部分部下都闹翻了。但是,麦克阿瑟和两位部下从未产生过什么不愉快,一位是他部下的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队司令乔治·肯尼,另一位就是哈尔西。麦帅对公众形象重视到极其做作的程度,也是一位公认极难伺候的上司,能够和他一直和睦相处的哈尔西如果真是海军“头号流氓”,那才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人人都爱的“笨”小孩

哈尔西当然不是流氓,但如果只是一个有着良好形象,言行得体的绅士,那么他只能得到人们的敬意,而不是喜爱。事实上,他的家人,下属和同僚都很喜欢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哈尔西是个人人都爱的“笨”小孩。

1894年,手持心爱橄榄球的少年哈尔西。

哈尔西出身海军世家,18岁进入美国海军军官的摇篮——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他不是一个才气横溢的人,毕业那一年成绩充其量就是中上等,在校平均成绩甚至更接近“退学水平”。在学习机械理论的第一个月底,因为他的成绩糟糕,老爸建议他放弃心爱的橄榄球运动。哈尔西的回答是宁可退学也不会放弃。实际上他球打得也不怎么样,坚持下去纯粹是因为热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橄榄球仅限于二流水平。他在海军学院的头两年,就是个只会“乱推乱挤”的替补,板凳坐穿也打不上比赛。1902年,校队首发边后卫受了重伤,哈尔西终于熬出头了,打了两个赛季的主力,直到毕业。在哈尔西的自传中,他坦言:这两个赛季的校队很可能是海军学院史上排名倒数前两位的破队,而我本人又是这支破队中最糟的球员!

1900年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一年级新生哈尔西

40多年之后,哈尔西来到欧内斯特·金的办公室,首次和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见面。陆军出身的艾森豪威尔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上将,他们告诉我,你是海军学院最差的边后卫。”初次见面就被这样问候,哈尔西的心情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但他也无法辩解,只得回答:“是的,是这样的。那又怎样?”艾森豪威尔大笑着向他伸出了手说:“我想让你见见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差的中卫。”弄得哈尔西都有些不好意思。

在球场上,这两位蹩脚的橄榄球运动员因为就读年份不同,没能同场竞技。但真要比较起来,哈尔西很可能是美国陆海军军校史上最糟糕的正赛选手。1903年,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队以5比40惨败给西点军校队,创造了陆海军学员校际对抗赛史上最悬殊的分差。哈尔西就是海军学院队打满全场,输得要当裤子的2名先发之一。即便如此,他对橄榄球的热爱依然未变。

哈尔西热爱运动,高大健壮,但反应神经不是很发达,而且动作也不灵活。最有力的证人是他的妻子弗朗西丝。1906年,还是个海军少尉的哈尔西在“唐·胡安”号炮艇服役。当时,这艘军舰停靠在诺福克海军造船厂检修。这天下午,哈尔西正在甲板上认真地操练水兵,突然飞来一个皮手笼(这是啥?),一下子把这位威风凛凛的少尉的军帽打掉了——他自己根本就没反应过来,水兵们就已经笑作一团。给哈尔西来这么一下的,就是他今后的太太。

“唐·胡安·德·奥斯特里亚”号炮艇。这艘简称为“唐·胡安”号的军舰原先是西班牙海军的老式巡洋舰,在美西战争中被美国海军俘获后,被改为炮艇。1906年,哈尔西就是在这艘军舰上服役。

1909年12月1日,两位新人举行了婚礼。按照海军里的惯例,结婚蛋糕需要让新娘用新郎的军刀切开。不过,就在几天前,这位笨手笨脚的新郎在军舰的梯子上不小心绊了一下,军刀掉进海里去了,搞得新娘只得借参加婚礼的新郎好友的军刀来切蛋糕。婚后,弗朗西丝也没少吐老公的槽。她曾对哈尔西说:“要是一个男人有个神经脆弱的妻子,想要甩了她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老婆交给你。你走进家门不到5分钟,被你弄得东倒西歪的沙发和你碰撞椅子的声音就会让她心脏衰竭而死。”对此,哈尔西完全无力反驳。他的步伐不灵活在海军是出了名的,有些僵硬,走路的时候,宽阔的肩膀都不会摇摆。每次哈尔西和大家一起上岸散步的时候,只要有人稍微细心一点观察,就会发现他一直都试图改变自己的步伐,想要和其他人保持一致,但走起来的样子就足以让所有人笑掉大牙……

哈尔西与夫人前往白宫拜访总统罗斯福

妻管严的老顽童

许多人都知道,哈尔西拥有海军飞行员资格,海军航空兵出身的军官们因此对他感觉更亲切,都乐于接受他的指挥。不过,要是有人因此认为哈尔西是个优秀的飞行员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哈尔西早年曾经接触过飞机,但正式接受相关培训,却是在1934年——52岁年纪、挂着上校军衔的时候!当时,担任海军航空局局长的欧内斯特·金告诉哈尔西:如果能通过飞行观察员课程,就让他出任“萨拉托加”号航母的舰长!这下子,哈尔西自然欣喜若狂,但他先得过老婆大人这一关,毕竟要跟着飞机上天转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彭萨科拉海军航校。哈尔西曾在这个地方接受飞行培训。

1934年7月1日,得到老婆的批准之后,哈尔西兴冲冲地来到彭萨科拉的海军航空学校受训。跟着教官飞了几天之后,哈尔西来劲了,他感觉当一名坐在后座的“飞行观察员”实在太不过瘾——他要当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要达成这个目标,哈尔西面前困难重重,首先他当时的视力不合格,其次还是老婆大人这一关!哈尔西决定先斩后奏,他瞒着妻子,偷偷开始了飞行员的训练:地面课程、教练带飞、单飞……终于,哈尔西完成了单飞课程,可以独自驾机升空,累计飞行时间有了10个小时,算是一个合格的飞行员了。

这时候,哈尔西才鼓起勇气写信给妻子:亲爱的,你老公当上飞行员啦……果不其然,哈尔西家的老婆大人大发雷霆,弗朗西丝挥舞着这封信,向女儿怒斥这个在地上翻不动跟斗、却要在天上开飞机翻跟斗的老顽童是个“老傻瓜”!

1935年,在彭萨科拉航校学习飞行的哈尔西。无论别人怎么评价,这个“老傻瓜”都非常享受飞行的乐趣。

对此,哈尔西在航校的教官和同学们不会有太多反对意见。在他们眼里,哈尔西的基本飞行技能还算凑合,但总会出些状况。有一次,他着陆时出了错,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团团乱转、幸好这位年逾五旬的老上校没有受伤。还有一次,进行野外飞行时,哈尔西因为视力较差,看不清距离驾驶座5英尺远的指南针,只好沿着铁轨飞,却选择了错误的岔道,迟了很久才回到机场。结果,搞得以后只要哈尔西在天上飞,还没有着陆,整个基地人员的心就会提到嗓子眼。后来,哈尔西开始驾驶现役的“OU”双翼飞机,在着陆滑行时,飞机主起落架碰到一块软地,马上翻了个个儿、变成机腹朝上,这下子,整个基地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美国海军飞行徽章。哈尔西为了得到这枚徽章,52岁接受海军飞行员培训教程,吃了不少苦头,被老婆骂傻瓜,还收获一条“飞行蠢货”勋带。

彭萨科拉海军航校有个小小的恶趣味,这就是叫“飞行蠢货”的小玩意儿:一个铝制的蠢货人偶,用一条胸革带挂在身上。按照航校的传统,所有学员里头,如果有人在跑道上滑行时滑出跑道指示灯的界线,就会得到这个“奖品”。除了上天飞行的时候,“获奖”者必须一直戴着这玩意儿,直到下一个倒霉蛋获此“殊荣”。

结果大家都可以想象出来,哈尔西在开始训练飞行后不久,就驾驶飞机一头撞到指示灯上。接下来,中队长马提亚·加德纳海军少校集合全中队的学员,一本正经地宣读他们为哈尔西写的“获奖”贺词,将“飞行蠢货”勋带扣在这位上校的肩膀上。这一刻,如果老婆大人弗朗西丝在场的话,一定感慨万千:哈尔西家的这个“老傻瓜”,真的是实至名归了……

哈尔西把“飞行蠢货”戴了好几周,然后航校又有一个学员撞了指示灯。教官告诉他,可以把“飞行蠢货”交出去了。哈尔西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我不想把它给别人。我以后再也不想戴这玩意儿了。不过等我去指挥‘萨拉托加’号航母之后,我会把它放在舱内的隔板上。如果船上有谁干了蠢事,我会在训斥他之前看一眼‘飞行蠢货’,然后说:‘稍等,比尔·哈尔西!你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人爱我没关系,就是别叫我上帝

“飞行蠢货勋带”只是哈尔西收藏的无数小纪念品之一。别人送给他的任何礼物,哪怕再不起眼,甚至于在外人看来如同废品,他也会十分珍爱。

哈尔西的右裤兜里总是藏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新西兰总督赠送的一枚新西兰硬币和一枚一美元银币。钱包里,哈尔西总是保留有一片刻着三叶草图案的云母石,是一位外号“三叶草查理”的朋友送的;还有一张10日元的纸币,上面还特地注明“来自1944年11月5日沉海的鬼子‘那智’号巡洋舰,从获救的出纳处取得”。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很小巧的钟爱纪念品,外面是白色条纹亚麻布套,里面填充的是稻草。在美国海军的夏威夷基地,这种小纪念品象征幸运。有一次,哈尔西一不留神把它在旗舰上搞丢了,为了找回这个幸运符,他几乎将整艘船翻了个遍。

由于收藏了太多大大小小的宝贝疙瘩,哈尔西的房间总是显得十分凌乱,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非常占地方。他收藏了不少日本武士刀和各种刀具;许多纪念品烟灰缸,例如为纪念1944年10月9日向马库斯岛发射第一枚5英寸炮弹,用弹壳制作的纪念烟灰缸。其他珍品包括日本横须贺海军镇守府中将司令官赠送的瑞士音乐盒和一个景泰蓝花瓶,还有一大堆小件纪念品更是无法计数。

哈尔西从来都不是一个井井有条的人,根本不能指望他将这些纪念品分门别类地放在储藏室里展览。不过,也不用担心这些纪念品会挤爆他的房间,因为人人都爱哈尔西,有些人表达这份感情的方式,就是想方设法从他这里顺手牵羊带走一些纪念品……

1945年战争结束后,哈尔西在美国的人气居高不下。图为他在新奥尔良港口和一个八岁男童握手。

根据事后统计,这些雅贼会偷走哈尔西的帽子、纽扣、图钉甚至马桶盖等厕所用具。哈尔西在莱特岛的时候,有个人趁他游泳的时候偷走了他的学级纪念戒指,倒着实让他心疼。不过,哈尔西也没有大张旗鼓地搜捕窃贼,最后他的部下们设法送给他一枚新戒指了事。一般来说,哈尔西不会和这些老爱顺手牵羊的崇拜者计较。相比之下,他对那些刻意将他标签化、甚至神化的报道更加感到头疼,以至于苦恼不堪。

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位妇人在集会上握了哈尔西的手,将他称为上帝,随后欣喜若狂的离去。这时候,哈尔西转过头就对副官吐槽:“你听见刚才那傻话了吗?过去的63年,我一直都是个简简单单的比尔·哈尔西,这一刻却突然成了‘上帝’,我得花些时间来适应这个变化。”言下之意是:爱我当然可以,就是千万别叫我上帝!

这就是哈尔西,一个和媒体的宣传截然不同,谈不上才华横溢、但是分外可亲的老水兵。

微笑才是哈尔西在照片上留下的最常见的表情。与其成为标签化的“海斗犬”,被人称为“上帝”,他宁愿做个快快乐乐的本色哈尔西。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