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 | 古城新景——1911年《济南城图》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作者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编制出版社会需要的各类地图;出版测绘、地理专业图书和两专业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工具书。
↑ 点击上方「中国测绘学会」
可快速关注我们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藏有一幅《济南城图》,该图原藏于美国地理学会图书馆,是现存较早的运用近代测绘技术绘制的济南城地图,也是一幅采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文字标注的近代济南城图。
▲1911年《济南城图》
全图采用近代测绘法,详细绘注了济南的山脉、泉源、城墙、官府衙署、工厂、街道、铁路等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随着清末政府实行新政以及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此图中还出现了许多近代职能部门。
从绘制技术来看,该图绘制较为精确、细致,图文布置井然有序。今济南护城河的轮廓与此图所绘几乎吻合,各条街道倾斜度也大致相同。虽然济南街巷布局极其错综复杂,但在图中都能详尽展示,可见此图测绘之精细。
从图例来看,图中内城墙标示为条状图形,内绘有密集平行斜线,角楼、瓮城、城门等都有直观展示。外城墙与今城墙图例相同,另绘出各门。大明湖等湖泊以闭合曲线表示,湖中两个闭合中心的建筑左右分别为历下亭和汇泉寺,此种画法不致凌乱,且有利于突出湖心岛的位置分布。护城河等河流采用平行于河岸的不相交的曲线描绘。
同时,此图也有一些缺憾,如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等济南名泉名称并未标出。泉水与济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方位识别标志,在绘制此图时未考虑到这一点,这使此图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清道光《济南府志》中的《济南府城并各衙门图》
清道光《济南府志》中的《济南府城并各衙门图》中济南古城总体布局呈现出“环湖抱泉,四门不对”的特点。黑虎泉、趵突泉、五龙潭三大泉群挖渠沟通形成护城屏障。大明湖由诸泉水汇成,被完全包含于城内,湖泊水域边界与济南内城北部的边界重合。大明湖与三大泉群的位置奠定了济南古城基本范围的基础。
从图上看,东门偏北,南门居中,西门偏南,北门偏东。这是因为,济南东南方向地势较高,为避免夏季洪水灌入城内,故偏北设齐川门;历山门在南城墙的偏东处,但以整个济南城边界来看,它处于正中位置;因大明湖北侧占据较大面积,且水域直至孝感寺,故从西城墙正中开城门意义不大,故泺源门偏南;汇波门为水门,位于大明湖出水口,故偏东。济南俗语“三山不显出高官,四门不对出王位”,“四门不对”说的就是四座城门不对称,这与其他古城呈现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的格局不同。
▲1902年《省城街巷全图》
1902年,新任济南巡抚周馥在书肆中找到1898 年间旧版地图,将其重新分区染色编成新图,名为《省城街巷全图》,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与1841年《济南府城并各衙门图》相比,此图明显变化是在城外修建外郭,城区向东、西、南三面拓展超过一倍。
因清末捻军起义,清政府拨银在济南城东、南、西三面修城郭防御。郭与城之间的主要街道多由城内街道延伸而出,至城郭处再开设城门。
此图用几何图形表示的建筑,主要分为四类:政府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寺庙与宫祠、名泉。此图标注了大量泉水、寺庙、宫祠等地点,这不仅彰显了济南悠久浓厚的泉水文化与寺庙文化,而且可作为济南人辨别方位的标志,实用性较强。
《省城街巷全图》是清代官府为方便管理城市所绘,故对图中大小街道均进行标注,为留出空白以注明街道名称,所绘街道大大宽于实际宽度,导致街巷与建筑等比例极不协调。
▲1911年《济南城图》
▲1902年《省城街巷全图》
1911年《济南城图》与1902年《省城街巷全图》相比,内城除原四门外,图中增绘新东门、新南门、新西门、西小北门、新北门,这几座门均用来缓解交通压力。
整体来看,1911年《济南城图》较为详尽地展示了清末济南近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布局。明清时期的济南城墙、护城河、城内街道基本位置未发生变化,但随着人口增多,创办近代工业,开办新学以及开埠等一系列近代化的发展,使得济南城向外拓展。清政府机构仍居城内,而新的政府职能部门如邮政局等位于中心区域以外且占地较小,可见它们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由于津浦、胶济铁路的开通和济南开埠,济南商业区突破城郭向西发展。
原标题:《科普 | 古城新景——1911年《济南城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