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有人发现神秘大蘑菇,手掌这么大,还会化成一摊“黑水”!能吃吗?
江南的春天,几场雨后长蘑菇这件事,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但是,你见过这种奇怪的蘑菇吗?日前,有网友在萧山一处树丛下发现了几个“神秘”大蘑菇。
个头颇大,网友用手比了比,足足有一只成年人手掌高,伞盖底下是一圈黑色裙边,越往顶部颜色越浅,整株呈黑白色。
边上还有一株新冒出来的小蘑菇,只不过全身雪白,未撑开的伞盖让整株看起来像个小话筒。
突然出现的这个大蘑菇,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有人觉得它长得有些瘆人:
因为个头大,网友戏谑是“小兔子的保护伞”:
但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蘑菇有没有毒是最关心的问题。
评论区里也分成了两派——
有人说颜色不鲜艳可以吃,说不定味道不错:
也有人猜测有毒:
部分网友表示是一种叫毛头鬼伞的蘑菇,幼时可食用:
到底能不能吃?
大蘑菇真实身份揭秘
那它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毒?能食用吗?
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许楚楚表示,看了网友的照片后,初步判断这应该是鬼伞属的菌类,可能是毛头鬼伞或者墨汁鬼伞。
一般,南方每年4-10月都会长菇,5-6月是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当环境湿度达到90%,只要一点点合适的介质,落在地上的孢子就会化成一朵朵小菇爬出来。而鬼伞之所以叫鬼伞,是因为它们长出来的时候挺可爱,但成熟后很快会化成恐怖的黑水。
为了进一步区分,许老师咨询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药用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林文飞教授。
林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图中的蘑菇确实是毛头鬼伞,“毛头鬼伞和墨汁鬼伞很相似,这张照片上看尤其像,但墨汁鬼伞菌盖呈条纹状,毛头鬼伞菌盖呈鳞片状。”
墨汁鬼伞(左)和毛头鬼伞(右)
那鬼伞属的种类是不是有毒?毕竟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感觉不友好。
“那倒不是,鬼伞属的种类有好几种,有一些人工驯化成功后就可以是我们常吃的食用菌了。比如人工培养可食用的鸡腿菇,野生的时候就是毛头鬼伞。”林教授介绍,这类菇野生没驯化的时候,幼小的菇无毒可以吃,但有条件,不能同时喝酒,一喝酒就可能发生中毒反应;长大的菇就不能吃了,有毒。
虽然幼时的毛头鬼伞可食用,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药用价值,但林教授还是提醒大家,非专业人士在野外环境下很容易和别的食用菌搞混,不建议特地采摘食用。
如何区分毒蘑菇和普通蘑菇?
最好的“保命”方式是?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来区分毒蘑菇和普通蘑菇呢?据了解,目前传说中的、网络上的,所有对毒蘑菇的鉴别,都是不可靠的。
比如,“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这样的传言就很不靠谱,长得白白净净的鳞柄白毒鹅膏就属于剧毒蘑菇。
还有,很多人相信的 “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实际上也是错误的,对人有毒的豹斑鹅膏,蛞蝓食用该蘑菇后就不会中毒。
特别是,有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才能鉴别,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
那么,如何来保护好自己,不要误食毒蘑菇呢?
林教授提醒大家,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即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轻易购买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万一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要记住蘑菇的样子,马上就医。
杭州地区常见毒蘑菇
其实杭州的野外长有不少蘑菇,有些蘑菇长得也十分朴素,颜色并不鲜艳,但实则有毒,这次我们也列举了十六种常见的毒蘑菇,方便大家区分:
1. 白橙黄盖鹅膏菌
子实体较小。菌盖初期卵圆形至钟形,后渐平展,中间稍凸起,白色。菌褶黄色,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大,苞状,白色,有时破裂而成片附着在菌盖表面。夏秋季于林中地上散生或单生。
2. 斑纹丝盖伞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6厘米,扁半球形、钟形至斗笠形,顶部凸起,黄褐棕色纤毛状长条纹幼时有白色纤毛,边缘开裂。菌肉污白色。菌褶浅灰褐至褐黄色,边缘白色,直生。菌柄长3~8厘米,粗0.5~1.2厘米,污白至浅黄褐色,有纵条纹,弯生,基部稍膨大且色浅内部实心。秋季生林地上。
3. 块鳞灰毒鹅膏菌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呈灰色。菌盖扁半球形,灰色,具深灰色易脱落的鳞片,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菌柄污白色,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由灰色环带组成。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4. 肥脚白鬼伞
子实体小,白色。菌盖直径2~5厘米,扁半球形,开伞后中央凸起,具有细小、松软易脱落的污白色鳞片,味苦。菌褶白色,离生。菌柄细长白色,空心,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生菌柄之中部。无菌托。常在园中地上或稀疏的林地上群生或近丛生。
5. 纯黄白鬼伞
子实体较小,柠檬黄色,菌盖直径2~5厘米,初期钟形或半笠形,后期稍扁平,表面有一层柠檬黄色粉末,边缘有长条棱。菌肉黄白色。菌褶淡黄色至白黄色,离生,菌柄细长,表面被粉末,质脆,空心。菌环膜质,薄而脆,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于林地上散生或群生。
6. 鳞柄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中部凸起略带黄色,边缘无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菌柄细长圆柱形,有显著的纤毛状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生菌柄之上部或顶部。菌托苞状。夏秋季于阔叶林地上单生或散生。其毒性很强,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与栗、高山栎以及松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7. 角鳞白鹅膏菌
子实体较大,白色。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开伞后布满角状鳞片。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较密。菌柄圆柱形,较粗壮,基部膨大,有时向下延伸似假根,内部实心。菌环生靠菌柄顶部。菌托由呈片状至近似角状鳞片组成。夏秋季常常于阔叶林地上单生。
8. 毒鹅膏菌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4~13厘米,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细长,长5~18厘米,粗0.6~2厘米,圆柱形,白色,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白色,苞状,较大而厚。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极毒。
9. 土红鹅膏菌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渐平展或边缘翻起,具明显长条棱。密被土红色、锈红色粉末,老后渐脱落。菌肉白色,具清香气味。菌褶白色。菌柄细长,柱状,密被土红色、锈红色粉末,基部稍膨大。菌环生菌柄之上部。有几圈粉粒状鳞片组成的菌托。
10. 苦粉孢牛肝菌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3~15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褐色为主、豆沙色、浅褐色、朽叶色或灰紫褐色,幼时具绒毛,老后近光滑。菌肉白色,伤变不明显,味很苦。菌管层近凹生,管口之间不易分离。菌柄较粗壮,长3~10厘米,粗1.5~2厘米,基部略膨大,上部色浅,下部深褐色有明显或不很明显的网纹,内部实心孢子印肉粉色。孢子近无色或带肉色,平滑,长椭圆形或近纺锤形。
11. 拟卵盖鹅膏菌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幼时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期扁平,污白色,有粉末状物,往往覆盖大片浅土黄色菌托残片,边缘无条纹,表皮延伸撕裂成附属物。菌肉白色,伤后稍暗且带红色。菌柄呈棒状,基部延伸后近纺锤状,白色至污白色,表面似粉状或棉毛状鳞片。菌托浅土黄色(同菌盖鳞片),苞状,内部实心或松软近白色。
12. 亚稀褶红菇
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近平展至中部下凹呈浅漏斗形,浅灰色、灰褐色至灰黑褐色,有时边缘色浅,表面干燥,有微细绒毛,无条纹。菌肉白色,伤后变红色。菌褶直生或近延生,近白色至浅黄白色,伤后变红色,稍稀疏,不等长,厚而脆,不分叉,往往有横脉。菌柄长36厘米,直径1~3厘米,圆柱形,灰色,较菌盖色浅。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剧毒。
13. 黄斑蘑菇
菌盖直径4-8厘米,初时凸镜形或近方形,后渐平展;表面污白色,中央带淡棕色,光滑;边缘内卷,浅黄色。菌肉白色。菌褶淡粉色至黑褐色,较密,离生。菌柄长5~15厘米,直径1-2厘米,圆柱形,近基部膨大,白色光滑,幼时实心,成熟后空心,基部球形膨大处黄色。
14. 细褐鳞蘑菇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厘米,初期半球形,后期近平展,表面污白色,具有带褐色、黑褐色纤毛状小鳞片,中部鳞片灰褐色,边缘有少量菌幕残物。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灰白至粉红色,最后变黑褐色,离生。菌柄污白色,基部膨大,伤处变黄色。菌环白色,薄膜质,双层。
15. 赭红拟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直径4~15厘米,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菌柄基部稍膨大。
16. 污白鳞鹅膏菌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直径3~8厘米,半球形至扁平,表面白色至污白色,被角锥状鳞片且中部密而大,边缘鱗片少而其顶端灰褐色。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边缘有粉粒状,不等长菌柄长6.5~8厘米,粗1~1.5厘米,白色有粉粒状或棉絮状鳞片,基部膨大呈纺锤状且有数圈角锥状菌托残片。菌环膜质,易破碎,附着在菌柄或盖缘。
最后再提醒一遍: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原标题:《浙江有人发现神秘大蘑菇,手掌这么大,还会化成一摊“黑水”!能吃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