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师好⑤|上应大朱广用:教学生辨百种气味,配独一无二香料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杨帆
2017-09-10 07:4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老师好”这句学生每天都说、老师每天都听的话,承载着平凡而又深厚的师生情。

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老师好”专题,讲述五位大学教师的故事,他们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是言传身教的好老师,也是人民教师中的普通一员。

新学期伊始,他们将向学生展示一个更多元、更广阔的世界。

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双目失明的弗兰克中校在饭店用餐时,通过空气中飘散的欧吉维姐妹香皂味,嗅出附近端坐着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士,两人随后跳了一段被影迷奉为经典的探戈。

在现实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朱广用在课堂、实验室和生活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分辨数百种气味的学生。

朱广用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学生并不总是与“香”相伴,提升花香鲜韵的吲哚取自粪便,酸奶中的丁酸有股脚臭味。刚接触气味辨别,嗅觉疲劳可能会流鼻血。

但久而久之,这批未来调香师们,不仅能辨识气味,还能做出香气逼真、天然感好、又在自然界找不到对照物的香精。通过调配香精,他们时常做出独一无二的化妆品、饮料、食品等,用于自己的生活。

学生能辨别300-400种气味

9月7日上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澎湃新闻记者跟随朱广用进入一栋办公楼,刚踏入四层,一股酸菜泡面味顺风飘来。

“这是顾永波老师在调试酸菜味的香精。”朱广用的实验室也在这层,他说着拧开了一间实验室的门,一股花香透了出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内摆满了各类试剂。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图

实验室里,桌上的试管和试剂瓶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个瓶身上都贴着标签。朱广用熟练地换上有些发黄的白色实验服,“衣服没时间清洗,做实验也没太注意这些。”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实验室里挂着的其他几件白色实验服,也布满了试剂留下的暗黄色斑点。

“辨别气味,特别是初学阶段是很痛苦的。”朱广用说,人的嗅觉长期使用也会疲劳,一旦过度使用,会发生鼻粘膜充血甚至流血的情况。因此,他要求学生每天练习辨别气味的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

“大一刚刚接触香料,前一个月基本上人是懵的。”朱广用的学生、今年大三的舒健祯说,因为没有接触过各种特殊的味道,感觉很难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经过两三个月的分子结构学习和气味辨别练习,他们大概能分辨出气味差异比较大的香气,但是对同样类型,分子结构有略微差异的气味,他们在分辨时仍然会有误区。

对于这种细小差异,朱广用会根据自己经验告诉学生:“有些香料甲基比较尖刺、乙基比较酸、丙基比较柔和而丁基带花香。”

当学生们遇到难题,他会反复讲解,反复鼓励。他经常告诉学生们,知名的调香师能分辨上千种味道,只有不断积累才可能创造有特色的香味。

朱广用

“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跟气味有关的知识。”朱广用说,接触各种气味,并能辨别它们,这是调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他在《食用香精基础》和《日用香精基础》两门课上教给学生们的技能。作为专业课,学生们要能辨别300-400种不同气味,并能根据散发不同味道香料的化学结构,分析出其不同特点。

舒健祯现在已经能分辨400多种气味了,让他最有成就感的是“有时候偶然闻到一种气味,脑子里能够反应出分子式和调配方法”。他打算参加今年学院和企业合办的调香大赛,“这是学院大三、大四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通常根据举办方给出的不常见水果调味,胜出者可以出国学习。”

学生们自己调配化妆品,给面包加香精

“香料其实并不香,很多味道还很大。”朱广用说,以往不少新生刚入校,会“天真”地以为将与花香、草香相伴。

他举例说,作为茉莉花香的必备添加物,吲哚能够显著提升花香的鲜韵,“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吲哚是从粪便中提取的。还有酸奶中使用的丁酸,这个味道更大,有股脚臭味,我们在实验室都会接触。”

课程中,朱广用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单体原料,这些原料闻起来十分枯燥。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会在课上用这些原料调配出香蕉和菠萝香精。“很多学生可能以前没有接触过,觉得特别新鲜很好玩,自己就很想试一试。”这是朱广用的小诀窍。

“有些同学如果没有调配成功,都不愿意走。有些第一次调配成功的同学还会把小样拿回宿舍作纪念。”朱广用说,看到学生们对自己成果的坚持,他很欣慰。

最让他高兴的则是调香课考试上,一些学生调配的香精香气协调、香气逼真特征突出、香气天然感好。“香气天然感好是我最看重的,因为我们的香精是配出来的,而且在自然界找不到对照物的东西,所以能够有种天然感是非常好的作品。”他解释说。

“知识只有运用才会带来更大的动力。”朱广用说,他鼓励学生们将学到的东西用于生活。

学生在做皮革香精调配实验。

他透露,现在他们专业很多高年级学生的日化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学生掌握了调香技术,在实验室为自己调配化妆品、沐浴露、洗发水和润肤乳的香精。

“饮料、食品、洗涤剂、牙膏等产品学生们都可以加,我们有学生自己买面包试着加香精,来改善面包的风味。”他有些得意地说。

“调香其实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朱广用曾在一家日化企业工作,但最终他选择回到母校当一名老师,他说他更享受跟学生交流的单纯,也很欣赏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很多时候学生的配方都能给他灵感和启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享受知识和技术运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