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4门精品摄影课,等你来学
在过去3年,影艺堂邀请高校教授、职业艺术家、资深策展人、出版行业人士以及业内资深译者,一共开设了近50门精品摄影课、10门线上公益讲座,涉及摄影艺术的方方面面:历史梳理、重要艺术家与流派、创作方法、摄影理论与艺术美学、摄影项目的实践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在线课程将为所有热爱摄影朋友提供切入艺术殿堂的方便法门。当然,这些内容值得反复回听,是我们体悟摄影艺术的线索和引导。
在此,我们感谢所有课程老师的付出,更感谢所有读者的关注与支持。
精 品 课 程
课程简介:《世界摄影史》共分12讲,课程基于三个方面:一、理清世界摄影史脉络;二、阐明世界摄影史发展的内部因素;三、尝试建立自身的摄影认知系统。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依次深入及平行展开,摄影师不仅可以了解摄影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较为清晰地认知自身所处的摄影位置,从而为进一步欣赏、拍摄摄影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曾经,艺术史学家和摄影史学家尝试将摄影从艺术史中剥离,那么现在这种努力就显得有点过于徒劳。摄影已经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并在其自我建构中产生了美学价值和哲学体系。这些都让我们饶有兴致地去发现和观察我们自以为熟知的摄影。
主讲人:戴菲,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学者,策展人。
课程简介:2019年9月9日,罗伯特·弗兰克逝世,一代摄影传奇由此落幕。但对于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弗兰克与《美国人》仍然被重重疑雾所笼罩:这位瑞士摄影师为何以及如何变成了美国摄影师?83张看似毫不相干实则紧密相连的照片,到底表达了什么?弗兰克用了哪些独特的编排手法来体现其观点?这本由内容模糊、画面倾斜、影调粗糙的照片组成的画册,如何从备受争议变成摄影经典,并如何影响后来的摄影走向?除了《美国人》,还能从他的其他画册中学到什么?他与斯泰肯、埃文斯、德尔皮尔、抽象派画家、垮掉派作家等之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上述问题将成为解读的切入点,并紧扣弗兰克的生平(与其扎根的摄影传统)以及《美国人》的创作过程,在10节课(10个小时)内,深度剖析弗兰克的摄影世界,解读《美国人》中的每一张照片与编排手法,并在波澜壮阔的摄影史中思考它的继往开来。
主讲人:李鑫,“影艺堂”联合创始人。
课程简介:日本摄影的零散知识和图片,国内已经随处可见,但浮光掠影远远不够,重要的是系统地研读和欣赏,如此才能厘清日本摄影发展的整个脉络,进而看清摄影大师们如何“挑衅”前人,否定过去,创新时代。
日本摄影研究专家林叶将在8节课(12个小时)内倾囊相授日本摄影史,回顾日本摄影的黄金时代,聚焦“VIVO”和“挑衅”两大摄影群体,重点讲述东松照明、奈良原一高、细江英公、中平卓马、森山大道五位写真家,纵向探讨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进而解决大家在面对日本摄影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在横向上与整个时代大背景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搭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主讲人:林叶,摄影研究学者、译者、写作者,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与翻译工作。出版译著包括杉本博司文集(《艺术的起源》与《现象》)、《日本摄影50年》《私摄影论》《亚洲家族物语》等,译作包括《日本艺术摄影史》(选译)。
课程简介:在课程《从VIVO到挑衅》中,摄影研究学者林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日本摄影黄金时代的五位摄影家。在《后挑衅时代的日本摄影》中,林叶将承接这批“挑衅”摄影家,着眼于他们的“影响”,具体谈一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摄影。
课程共分为4讲,分别聚焦以下四个主要话题:(1)森山大道的弟子们;(2)1980年代之后的日本景观摄影;(3)艺术摄影在日本;(4)日本女性摄影的崛起。
主讲人:林叶,摄影研究学者、译者、写作者,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与翻译工作。出版译著包括杉本博司文集(《艺术的起源》与《现象》)、《日本摄影50年》《私摄影论》《亚洲家族物语》等,译作包括《日本艺术摄影史》(选译)。
课程简介:桑塔格将照片比作我们在影院屏幕上看到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从真实而来,但未必全真。若想看到或体验真的世界,则需走出影院,也就是去到照片以外,或是前往照片的现场。但是摄影师与照相机制造商共谋了这个骗局,人类已经彻底地被照片所混淆。我们既无法分清真实,又被照片带来的“真实”所蒙蔽,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境况之中。
而且,正如真实世界包裹了电影院一样,真实世界也包裹了一个摄影制造的影像世界(第六章),这个摄影的影像世界或附于真实世界之上、或之下、或之外、或之内,与真实世界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无法厘清的新世界。人们,今天“现代”的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与真实世界并行不悖地向历史的深处滑行。
这就是摄影。用摄影创造了摄影的历史,用摄影改造了人类的历史,用摄影再造了人类的社会和意识。我们需要停顿一下摄影的历史,恰如我们“可以”停顿一下人类的历史、人类的社会、人类的意识一样,而这种期望可能在桑塔格的《论摄影》里找到慰藉。
主讲人:戴菲,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学者,策展人。
课程简介:当代中国的摄影创作,在近10年呈现出一种比较显著的社会学转向。不管是将镜头指向中国地理概念上的各个元素,或者记录飞速发展之下的社会变迁,抑或对准自己生活过的家乡,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社会学的思考,这为本来作为媒介的摄影注入了一股持续不断的活力。
然而,对于许多摄影者而言,庞杂艰涩的社会学理论并不一定能信手拈来。笔者在一些展览中经常看到对社会学概念的挪用或断章取义,说明目前大多数创作者还是缺乏理论的积累,拍的东西越来越像,越来越雷同,却缺乏自身的思考和体悟。
在课程中,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看待摄影创作。以读书、思考、创作的三阶段进行视觉训练,重点解读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一书,反思消费社会、图像时代的种种表现,帮助学员开拓创作思路。
主讲人:吴晓隆,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摄影教师,美育工作室主理人,从事摄影教学、推广工作多年,开设《摄影与生活》《摄影名作鉴赏》等课程,累计培训教授学员千余名。
课程简介:景观摄影脱胎于新地形学,但在世界各国的本土化过程中迭代出更多的意义与可能。新地形学的核心是面对“现代化”的反思和表达,而中国当代景观摄影的反思对象,除了“现代化”,还有”西方化“。
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而对西方化、全球化的反思,则聚焦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痛点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根本差异。
在课程《新地形学与中国当代景观摄影》中,我们将试图对这十年间的“景观热”现象进行梳理划分与总结,意在探究其作为持续热点背后的原因,探索景观摄影这座巨大冰山位于海平面下面的部分。
主讲人:张樱瀚,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建国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士,英国桑德兰大学传媒学院媒体制作专业学士。2019年,作品《人为黄土》入选“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最后的海草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曾在《摄影世界》杂志担任撰稿人撰写摄影古典工艺专栏。
课程简介:设想一个问题,假如你也是贝歇的学生,能学到什么,又会如何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呢?如何顶住老师的光环,面对同学的竞争?是承上启下还是另辟蹊径?必须要用大画幅吗?可以PS吗?照片必须清晰吗?……
不妨带着这样的假设和疑问,来听陈海舒的线上课,我们将一同回看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创立过程,以历史的眼光再次检视贝歇夫妇及其弟子的创作,他们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美学判断是如何刺中摄影的核心?希望这样身临其境的实验,能让摄影创作者学会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媒介、对美学做出判断,并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根基可靠的支持。
主讲人:陈海舒,旅德艺术家、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大学媒体艺术专业硕士。作品曾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8年)、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8年)、莱比锡摄影节(201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7年)、东京艺术书展(2017年)、丹麦奥胡斯摄影书周(2016年)、abC艺术书展(2016年)等展出。
获Karin Abt-Straubinger 基金会奖金(2018年),Spector Books图书奖(2016年),入围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9年)、卡塞尔摄影样书奖(2017年)、三影堂摄影奖(2017年)、新锐摄影奖等奖项(2016年)。曾参加瑞士文化基金会驻留项目(2019年)。
课程简介:本课程共分为10节,深入讲解卡蒂埃-布列松、寇德卡、马丁·帕尔、斯蒂芬·肖尔等10位世界级摄影大师,既能知晓其摄影风格,又能帮助学员掌握他们的创作技法。
原标题:《24门精品摄影课,等你来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