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蜡笔小新》三十周年,这位埼玉县小朋友为什么招人喜欢?

2022-05-02 10: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近日,日本著名动画片《蜡笔小新》迎来了三十周年的纪念庆典。该作品改编自漫画家臼井仪人的同名作品,最早于1990年开始连载,1992年改编成电视动画,在朝日电视台播出,成为了日本著名的长寿动画之一,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而自1993年开始,日本东宝电影公司每年会制作一部《蜡笔小新》的电影。今年为纪念动画播出30周年,最新剧场版《蜡笔小新:幽灵忍者珍风传》也已于4月22日上映。据悉,电影将以忍者为主题,揭开“野原新之助”诞生的秘密。

《蜡笔小新》迎来了三十周年的纪念庆典。       蜡笔小新三十周年官网 图

为纪念动画播出30周年,最新剧场版《蜡笔小新:幽灵忍者珍风传》也已于4月22日在日本上映。    

野原新之助的诞生

说起《蜡笔小新》,很多人会好奇一部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角的动画作品,为什么会如此让全球人着迷。这不得不提到他的创作者——臼井仪人。

臼井仪人,原名为臼井义人,1958年出生于静冈县静冈市,在埼玉县春日部市长大。1977年毕业于埼玉县立春日部工业高等学校,而后进入设计专门学校学习。1979年,进入广告公司,他一边靠制作超市的POP广告为生,一边作为漫画家出道。

1990年8月,《蜡笔小新》开始在《周刊Weekly漫画动作》杂志上连载。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野原新之助”五岁男孩,而“蜡笔”是幼儿园小朋友最常用的绘图用具,漫画《蜡笔小新》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臼井仪人相信“小孩子想要做什么想要说什么,总是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他想用小孩的有趣视角来描述成人世界。于是,漫画早期定位为一部面向成人的搞笑漫画,而故事中的“小新”也常常会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和出格的行为。

1990年8月,《蜡笔小新》开始在杂志上连载。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野原新之助”五岁男孩。

另外,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九十代(主人公小新的出生日期为1987年5月5日),因此漫画中可以看到许多反映日本九十年代社会风情的元素,比如野原一家三口组成的中产阶级家庭,反映了当时主流的“核家庭(Nuclear Family)”现象。

“核家庭”,是指包括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人的最基本的家庭形态。在过去,日本和中国一样也崇尚大家族的概念。二战结束后,“核家庭”的理念由西方流入日本社会,得到了迅速普及。在 1960 年代,“核家庭”的数量急剧上升,并在 1963 年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1975 年,“核家庭”比例达到 64% 左右的峰值。进入1990年代后,“核家庭”成为了日本家庭结构的主流,同时家庭类型也出现了细分,比如出现了“丁克夫妻”和“单亲家庭”等现象。漫画中,风间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年驻扎国外,不在家,这样的“单一亲人照顾的中产阶级家庭”在日本也十分普遍。

野原家反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主流的“核家庭”现象。   视频截图

小新的母亲野原美伢,也拥有典型的日本全职家庭主妇形象。除此之外,美伢喜欢在超市抢打折商品;喜欢和邻居八卦;喜欢抱怨老公工资太少,但自己仍然爱买名牌衣服、包包、珠宝;甚至时不时对小新施展的“暴力教育”,多多少少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

漫画中通过小孩的口吻,都对成年人社会进行吐槽。    

1992年朝日电视台将漫画改编成动画播出后,《蜡笔小新》意外地收到广大家庭观众的欢迎。人们发现,故事情节虽然夸张和无厘头,但细节背后又真实地反映出日本普通家庭的家长里短;主角小新虽然常常脱线、犯错、惹人发怒,但事实上他率真可爱,在家人、朋友面临危机时,又常常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于是,《蜡笔小新》慢慢转变为阖家观赏的作品。小新成为了国民偶像。

主角小新虽然常常脱线、犯错、惹人发怒,但事实上他率真可爱,赢得了很多人喜爱。视频截图

“小新风波”和漫画家的失踪

让一个五岁小孩学大人说话,并时不时谈论一些成年人的话题,《蜡笔小新》的走红,自然也充满争议。

其中饱受批评的,莫过于蜡笔小新的“大象舞”和“屁屁舞”。在漫画中,这是臼井仪人为小新这个“问题儿童”设定的标志性动作。动画播放后,虽然收视率相当之高,但许多家长表示担心“粗俗的言行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美伢惩罚小新时,常常使用的 “太阳穴转转功”、“愤怒铁拳”的必杀技,也因为存在“虐待儿童倾向”而遭到投诉。因此考虑到社会影响,在后来的动画中,这些 “不雅”的动作都遭到了删减。

美伢惩罚小新时,常常使用的 “太阳穴转转功”曾遭到投诉。 视频截图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在早期的动画中,小新常常会直呼母亲的大名“美伢”,而后期被逐渐纠正为“妈妈”。小新创作的幻想角色“肥嘟嘟左卫门”,也因抹黑日本武士形象的问题,遭到指责,随后又因为声优的意外离世,被“封印”长达16年之久。不过对于这些,臼井仪人没有发表过任何的评价。

肥嘟嘟左卫门            视频截图

臼井仪人一生都很低调。他认为"漫画家的使命是制造感动,最好保持神秘",也常常表示“自己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想让读者失望”。因此除了在自己最喜欢的TBS广播节目里出演过一两次、和作为声优在《蜡笔小新》中出现几秒钟之外,鲜有公开露面。

2009年9月11日,喜欢登山的臼井仪人告诉家人,自己独自去爬山,当日就会回家。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迟迟不见归来,家人立刻向埼玉县春日部警察署报案。著名漫画家失踪事件也引起了日本各大媒体的关注,被广泛报道。

直到9月19日,一名登山客发现荒船山120米高的悬崖下有一名男性尸体,搜索队直奔现场,最终通过牙齿数据,确定了死者正是臼井仪人,享年52岁。从现场发现的数码相机中的残留图像来看,警方怀疑他是在“在往下拍照的时候脚底打滑”失足致死。

2009年9月11日,臼井仪人失踪事件引起了日本各大媒体的关注。   视频截图

2009年10月16日,朝日电视台播出的《蜡笔小新》动画中,以旁白的形式发布了"为臼井仪人老师追悼"的信息。而为贯彻臼井生前神秘低调的作风,家人只举行了灵堂内没有挂遗照,亦没有挽联,只有鲜花摆设。

如今仍在连载的《蜡笔小新》作品则由臼井的助手及编辑以“UY工作室”名号继续创作。为了表示区别,出版社将标题改为《新蜡笔小新》,但是臼井仍挂名第一作者。

动画中曾出现一个喜欢唱卡拉OK的漫画家“臼井仪人”,其声优即为臼井仪人本人。 视频截图

春日部市的“圣地巡礼”

臼井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一直在春日部市生活。这里位于埼玉县的东部,距离东京大约只需1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地许多人选择去东京工作,过着早出晚归的“双城”生活。而在臼井仪人的眼里,远离都市喧嚣的春日部市是平静悠闲的代名词,更充满着怀旧的味道,因此《蜡笔小新》漫画中的主舞台也设在这里。

在春日部市,为了感谢《蜡笔小新》为当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野原一家(包括妹妹小葵)被当地政府登记为了“特别居民”。在市政府办公厅入口处,还开设了小新专柜,售卖明信片套装。在附近的游客接待中心,还提供蜡笔小新款的春日部市纪念印章。

春日部市政府为野原一家颁发的“特别居民票”。 春日部市政府官网 图

在春日部车站,无论是检票口、公告栏,还是站名招牌,到处也都是“小新”的装饰,更重要是,发车旋律被改为了《蜡笔小新》动画片中的经典插曲《我是最受欢迎的人》。街上行驶的观光巴士也被打造成了“蜡笔小新专车“,带有原创插图的乘车证明可以作为“圣地巡游”的纪念。

春日部车站,站名招牌有“小新和小白”的装饰。   维基百科 图

发车旋律被改为了《蜡笔小新》动画片中的插曲。   维基百科 图

《蜡笔小新》动画中的许多场景在春日部市也都可以找到原型。比如美伢最爱逛的"Sato Kokonokado"百货商店,其原型就是"伊藤洋华堂春日部店"。不仅在大楼顶端可以看到与动画片中一样的商场Logo,商场三楼还设有小新专柜、供游客合影留念的摄影角。三十周年庆典之际,这里也开展特别的展览活动。

动画片中,美伢最爱逛的"Sato Kokonokado"百货商店。  视频截图

原型"伊藤洋华堂春日部店"。大楼顶端标志与动画片中的一模一样。 维基百科 图

在市运营的儿童馆前,还可以遇见小新在双叶幼儿园向日葵小班的同学们,妮妮、风间、阿呆、正男等等。因为维修的关系,雕像有时候会被搬走,工作人还会贴心地留下纸条,上面写着:“我现在外出了,请等我回来!”

市运营的儿童馆前,有小新、小葵和小白的雕塑。   维基百科 图

还有双叶幼儿园向日葵小班的同学们。    维基百科 图

值得一提的是,漫画中,野原一家住在“春日部市双叶町904”。其中的“双叶町”事实上并不存在,其原型为《蜡笔小新》漫画的出版商双叶社,而“904”则是根据“蜡笔”的日语发音“クレヨン”变化而来。

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地址,但对小新而言,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地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