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付贷被禁后现“马甲”产品:消费贷流入楼市屡禁不绝
广州日报9月7日报道,2016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然而,最近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城市首付贷又“死灰复燃”,引起市场热议。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表面上包括中介、开发商和银行都宣称没有首付贷,但却有不少“马甲”产品,比如消费贷或者同首付贷类似的产品。
有分析指出,“首付贷”是被严禁的,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地下操作的可能性,而且一般主要出现在一手市场。不仅增加居民购房的杠杆倍数,也不利于国家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因此,建议购房者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少用类似产品购房。
近日,有媒体爆出消息称,环京河北楼市的首付贷“死灰复燃”,“首付10%、开发商垫资”也“重见天日”。记者向北京中介人士了解情况,获悉业内听闻环京和天津的楼市确实仍有“首付贷”的踪影,部分小担保公司依然“死心不息”,私下做首付贷或者“变体”的信用贷。该人士透露,他了解到开发商已经不太敢掺和,但是个别小型的金融担保公司却仍然“铤而走险”。
房产中介声称可获得类“首付贷”支持
记者随后向深圳的中介人士了解情况,得知深圳市场的“首付贷”几乎不见踪影,该人士称,目前监管很严格,中介即使有心也没胆:“不过理财公司倒还是可以操作垫资,只是手续费非常贵。”她解释,操作手法是理财公司先垫资给买家付齐首付三成,买家等拿到房产证后,申请两成的装修贷,拿到钱后再把垫付资金还给理财公司。
广州的情况又如何?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中介对于“首付贷”非常敏感。在把首付不够的情况告诉某家中介的销售人员后,记者询问可有办法能解决首付不够的问题,比如采用“首付贷”,中介人士忙不迭强调该行没有“首付贷”:“一手房一般根据开发商要求付首付,有的开发商可能会允许少一成首付,让买家在1~2年内分期付款,但二手房的首付就一定要付三成。”不过,也有中介称,可以提供类似首付贷一样的资金支持。
“现在还敢提供杠杆的话一定会被严厉打击。”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在去年那一波首付贷风波中,确实有人趁机捞了一笔,但国家严控后,都没什么好果子吃,如今想在这一块钻空子的机会太小了。”他透露,此前开发商垫资的情况一旦被举报便立马被处罚:“如果不是这么严,有人垫资的话,我们业内人都挖空心思继续买房了。”
一位房地产平台人士称:“我们早不玩这个了,平台的金融‘半死不活’,审批比银行还严,我们自己员工都不向公司贷款,借款基本都走银行路线。”
不过,另一家中介人士却透露,可以根据个人信用和贷款记录等资质,获得类似于首付贷的资金支持。这位工作人员还直言,他们自己人都有利用这个产品买房的。据悉,申请该贷款跟平时申请房贷类似,多打几份银行流水,相关机构会根据买家的资质来审批,贷款期限最长五年。不过,这位工作人员提醒,这种贷款是要看到客户正常购房贷款审批下来之后才能批的,最终结果还是看客户资质。
开发商:基本不提供首付贷支持
据了解,此前首付贷多数是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买家按照国家规定首付不够,或者不想给那么多首付,一些开发商会适当地提供一些资金支持,降低购房难度。但这个现在都很少了,如果有的话,也是不容易发现的或者是一些特殊时间点,比如新开盘、周年庆等等。但这都是常态。”一位广州开发商人士直言。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某新开盘的公寓楼,按照规定,商住两用最低是需要50%的首付款的,但由于做新开盘搞活动,只需10%的首付款,剩下的40%由开发商垫资。还款周期为两年,没有任何利息和手续费。
这意味着,虽然表面上,如果买家在购房时支付五成首付,但通过首付贷或类似首付贷产品,实际首付比例将降至五成以下,或者更低。“这样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接提高了购房杠杆,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增加买家的还款压力。另一个是影响了国家的调控政策。比如国家要求首付三成或者四成,那不是顺便说的,是政策调控的需要。如果大家都去走首付贷通道,调控政策不是没有意义了?最后资金还是进入楼市了,而且成本还高了。”一位银行人士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广州走访部分楼盘发现,虽然今年下半年新增开盘的楼盘比较多,但基本上没有出现首付贷等资金支持。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称,“首付贷”不仅仅在广州是被严禁的,在全国也是明令禁止的,因为政策不支持用杠杆买房,这在一年前已经被明确禁止,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地下操作的可能性。
业内:银行力推线上消费贷无需消费单据
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总额3.27万亿元,从5月起连续三个月新增额量较去年同期保持负增长,控房贷初见成效。而另一边厢,居民短期消费性贷款在今年获得爆发性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已远超去年全年,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为8305亿元。
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消费贷资金流入楼市禁而不止。记者的一位朋友就告诉记者,之前买房子首付还差几十万,经朋友指引,申请了某银行的线上信用消费贷,30万元,利息也可以接受,年息6.2%,而且很快就到账自己的银行账户了。“虽然银行的合同上规定贷款资金不能用于投资,只能用于消费等,但是钱打入卡里,与卡里的资金一起,怎么用也没有人管。”该人士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消费贷的爆发,一方面与银行力推有关,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新调控政策下首付比例上调,使得更多人借助消费贷凑首付款。”广州某银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是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的,但依然难以避免这一现象。
该人士还补充道,特别是目前银行力推的线上消费贷,不需要提供消费单据,贷款资金直接打入到借款人的个人账户,银行对客户如何支配资金本身就比较难控制;而对于需要委托支付的消费贷,市面上也有渠道帮助套现。此外,此前有不少开发商暗中操作双合同,以装修贷的名义做实际是首付贷的业务。
房卫士按揭总经理郑大源也告诉记者,消费贷被挪用流入楼市的现象一直都存在,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目前房贷资金收紧的情况下。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此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6月份,银监会监管系统至少已经披露了10余张针对涉楼市贷款违规、涉股市贷款违规的罚单,被处罚的银行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其中,江苏省某上市农商行甚至为一名员工办理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
(原题《消费贷流入楼市屡禁不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