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五四青年奖章 | 文书洋:行走山林泥土间,砥砺青春报国志
“苍龙过碧城,青瓦走云烟。千古彝家寨,今朝去旧颜。”文书洋在微信朋友圈上写下了这首名为《晨咏特西》的小诗。
“清晨,看到如洗的青山、缭绕的云雾和农户的新居,不禁感慨中华民族反贫困事业的伟大成就,献给党、献给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可爱的人们!”
文书洋,白族,中共党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教育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获得者,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2年4月,获得“四川五四青年奖章”表彰。
2019年12月,入职西南财经大学仅两个月的文书洋就背上行囊再出发,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和乡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投入井叶特西乡的建设工作之中。
美姑县是西南财经大学定点帮扶地区,井叶特西乡位于美姑县东部。这里黄茅埂云海浩瀚,雪松玉洁;索玛花漫山遍野,争奇斗艳。人们依山而居、顺时而动,四季更迭、往来种作,仙境般的美景之下是烟火人家的柴米油盐。截止2019年底,最后两个尚未摘帽的贫困村,成为文书洋与井叶特西乡故事的开端。
理论“下乡”,为民“造富”
作为经济学博士和井叶特西乡挂职干部,文书洋时常在想:经济学理论如何“下乡”,为井叶特西乡人民创造真正的财富?根据大量的走访,文书洋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因地制宜,发展“小而精”的燕麦加工产业。
理论是出发点。在走访中,文书洋发现:当地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但畜牧业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并且交通运输成本过高;而谷物类作物则只需要简单加工,同时保存时间长、运输更方便。“产业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怎样在交通运输受限的情况下尽量在当地完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因地制宜选材是因地制宜解决的第一步。井叶特西乡地处高原山区,土地受污染程度极低,适合种植燕麦荞麦。燕麦作为当地主食之一,经过去壳、炒制、研磨三个简单步骤后,冲入开水就能得到美味与营养兼具的燕麦粥。
“把项目做得小而精,才能更好调动普通群众的积极性。”针对当地百姓商品经济意识不足、自发创业热情不高的特点,文书洋提出采取“以订单带生产”的低风险运作模式。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注册成立“井叶特西食品加工厂”,以小规模、低风险、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但文书洋深知:“对乡村振兴来说,欠发达地区如何长期跟进产业项目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四个不摘’政策将起到关键指导作用。”
实践又归于理论。文书洋在担任井叶特西乡挂职干部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田野调查,形成多篇学术论文和资政报告;并与当地组织部门合作,牵头承担“帮扶干部管理”专题调研课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研究,开展覆盖全县帮扶干部的调查研究,形成相关学术论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谆谆教诲。
锋从磨砺出,旧貌换新颜
井叶特西乡位于大凉山深处,自然地理条件特殊、生活环境迥异于都市。对于时年28岁的青年教师文书洋来说,要快速适应新环境,完成好党组织交予的光荣任务,挑战不小。作为挂职副书记、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他同时对口联系西甘萨村8户帮扶户,兼任依嘠村村干部,多数时间都住在村上。高原上日照强烈、气候高寒,生活物资简单,条件相对简陋。但“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来旧貌换新颜?百年党史上,我们党创造了多少从无到有的奇迹?作为一名党员,能吃苦是一种基本功!”文书洋如是激励自己。
帮扶工作期间,文书洋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驻村开展工作。2020年10月,他突发急性阑尾炎,入院手术治疗。但躺在病床上,文书洋仍然心系乡亲,通过线上方式跟进工作;伤口尚未痊愈,“肚子上贴着纱布”,就重新置身泥土的芬芳、投入到紧张的驻村帮扶工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检查验收。彝族同胞们淳朴真挚的感情一次又一次深深冲击着年轻的文书洋:“很多上了年纪的彝族老人完全不通汉语,但所有人必定都会说一句汉话——'共产党好’!”
驻乡帮扶工作经历让文书洋感触颇深:“中国减贫事业为世界树立榜样。物质帮扶在全球都具有相似性,而我们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他由衷感叹,中国反贫困实践最突出的特点是能通过党的集中领导和动员,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下沉。坚持驻守在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干部们,不仅承担政策解读和政策落实工作,也为数据采集、基层调解、检查验收提供了直接人力支持,更带动了受帮扶地区人力资本形成,成为脱贫攻坚夺取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纵观人类发展史,全民族动员的、跨地区的、长期的人员帮扶十分罕见,规模如此之大者更是绝无仅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
离开大凉山,离开美姑,离开那个曾为之全身心付出的“幸福特西”,文书洋回到了他同样热爱的教师岗位。作为高校教师,文书洋想要为新时代青年学生讲好中国金融故事。他说:“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是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怎样在未来的教学中融入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尤其是讲活讲好金融在反贫困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实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做人,是我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他也正积极参与国家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金融学》编纂工作,要将中国实践经验,教授给新时代中国青年,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中国问题、理解中国现象、学习中国理论。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把它贯穿于我的教师生涯和学术生涯,用好这一年‘田野经验’带来的宝贵财富,为中国经济学教学和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烛照他人的奉献中,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文书洋动情地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